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生图景

(2022-03-18 20:30:22)
标签:

教育

情感

文化

杂谈

分类: 读书益智

人生图景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摘录

                    人生图景


    《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是詹姆斯·克里斯蒂安的代表作。他通过人生的几个阶段: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年期、中年期给我们描述了人的一生的全部图景。尽管东西方文化存在差异,但是读来感觉在人性、心理特征方面仍有诸多可以印证之处。读着每一阶段的文字,想一想自己所走过的路,想一想自己的父母、子女的经历,想一想自己所未走过的路,让生活多点理性的思考,让单调的生活多些色彩,倒也可以称之为一件乐事。

婴儿期

在生命的最初12--15个月,我们被环绕我们身边的世界所唤醒。我们完全依赖他人,我们的需求必须在他人的帮助下才能得到满足。因此,这一阶段的关键挑战就是发展一种信任感,我们对他人的信任度取决于我们如何得到照顾。我们是否能发展出这方面的能力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我们是我们所处环境的卒子。

这一阶段很关键。在此期间,如果我们没能发展出信任和开放,后面就会出现严重的冲突。一些人格理论家走得更远,他们相信,如果我们在这一早期阶段没有体验过(他人对自己的)爱,那么爱就会从我们的生活中永远消失。我们将永远不会去爱或被被爱。

儿童早期

儿童早期的重要挑战是:在做任何我们想做的事情的无限自由与必要的限制和控制(别人想要的)之间取得平衡,这些限制和控制是我们在生活中必须接受的。

如果有太多的自由,我们就将学会抗拒所有对我们施加限制的权威;而在另一方面,如果有太多约束,我们就会逐渐丧失探索生活的动力,变成一个被动的恐新症患者。

儿童中期

接下来的挑战是一种不同的挑战:我们会发现他人和我们处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这个阶段的心理挑战是,在我们所有的关系范围内,成功地接受我们作为男孩或女孩的自我。当做女儿的意识到她与她的母亲是同一性别时,就会发现自己在内心深处与母亲相处竞争;同样,作儿子的也会感到与父亲之间的竞争——每个人都在争取父母另一方的爱和性别角色的认可。为了解决这些冲突,便引出了一种(与周围人及周围世界)新的关系,其根基建立在性别认同的现实情况之上。

儿童后期

大约6岁时,开始进入一段较长的、平稳的成长期,一直延续到青春期开始,持续时间为5年到6年。这是一段巩固我们迄今取得的成长收益的时间。它是一段休息期,接下来很快就要接受快速变化的考验。但是,如果早期成长的挑战还没有得到解决,这一“休息期”很可能会是一种进一步解决这些冲突的加速时间。

(这一时期)人格仍处于发展阶段;它仍然是摇摇欲坠,敏感脆弱。我们的自我还没有牢牢扎根。因此,如果在这一时期我们置身其中的环境对我们充满敌意并拒绝我们,就会导致出现让人痛苦的不适感。被我们的同辈所接受,在这一点上是很重要的,我们积极地寻求(被他人接受),虽然并非经常表现出来。我们想到感受到:我们跟别人很相像,别人喜欢我们。

青春期早期

突然的生理发育启动了青春期,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动荡”时期,一段不仅会影响我们自身,还会影响我们周边所有人的动荡时间。

青春期的标记是成长和回归的爆发。

青春期早期的主要挑战是,接受我们身体内潜在发生的生理变化和明显的性器变化。荷尔蒙变化带来剧烈的、无法控制的情绪波动。对于我们来说,主要挑战是能在我们的身体和情绪发生剧变时“hold”得住自已,载着我们过渡到成年,让我们为繁衍后代和养育子女做好准备。

青春期中期

在青春期中期,身心动荡仍在继续,但是随着我们感觉自己更像成人,独立于权威即独立于其他年轻人的问题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这是一段试验和犯错的时间,我们会品尝成功,但也会在没有实现我们目标时学会接受失败。目前的挑战是学习接受失败而不会感觉自己像个失败者,也即不会因为失败而丧失自尊。

分离往往涉及一段痛苦而长期的时间:反抗权威,反对父母和其他直接“控制者”(真实的或想象的)及控制符号。“权威危机”准确地描述了青春期中期的体验。我们受到的限制和压抑越多,我们的抗议声就会越大,我们对那些约束和约束者的攻击就会越尖锐;或者,若是不允许直接进行攻击,我们就会越多地攻击那些替罪羊。

近来有大量研究表明,实现决定性的自我整合的青少年人数正在递减。只有少数青少年才会通过认真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测试。真正的独立仅出现在下层阶级青少年和一些上层中产阶级青少年身上,因为这两个极端与核心的青少年文化有着如此大的不同。但在研究青少年中“沉默的大多数”时,他们只是发现了象征性的亲子冲突,进而则是象征性的成熟和自主。

在这些让人心烦痛苦的时刻,我们会从同辈群体那里寻求理解和支持,青春期中期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同辈顺从”。我们的父母对我们的误解和拒绝越多,我们需要来自和我们有着类似经历的同辈的支持就越多。而他们也完全能理解这一点(他们也是群体中的一员)。

青春期后期

如果这些挑战都被带着持续的自尊顺利度过,那么青春期后期的特点就将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有了一个顺利运作的自我,我们可以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

我们对自已的感觉越好,我们就会越发渴望与他人保持亲密关系。青春期后期的挑战就是巩固一种与他人相联系的自我感,发展出一种亲密感能力,逐步放下对我们作为独特自我能够完成什么的疑虑和恐惧,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人生舞台上,为成人生活做好准备。

成年早期

这是生命中的一段时光:求爱和婚配;青少年时结下的友谊,如果不再是可取的就会被放弃,如果似乎值得未来投资就会被整固。

我们尝试社会为我们指定的角色、规则和责任。这可以是一段创造和生产的时间,一段将一个人的创造力释放到不同活动中去的时间,养育孩子只是其中一项活动。我们中的许多人都会在这个时候选择我们的职业,以及各种持久的业余爱好。所有这一切都是表达我们自己个性本质的方法。

在这些年中,我们可能会第一次清晰地看到我们的能力和局限,我们将不得不在余下的生活中与其相伴。我们可能会发现,我们必须接受一些基本的限制。与此同时,我们也会产生一种成长潜力的感觉,并在我们到底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上开始设定现实的目标。

成年中期

30——40岁是另一个过渡时期,对有些人来说则是一种“成长危机”,它会将我们推出我们正在行进的车辙,迫使我们去面对新的选择。这一转型期的一个基本因素是一种感觉:某种形式的改变势在必行。

男性和女性都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多少都已被限定在自己从事的职业和生活方式中。

三十多岁这段时间最好被形容为一个沉淀下来寻求稳定的时间。内心的混乱现在消失了:寻求认同的青少年时期和追求亲密关系的成年早期都已成为过去。看问题变得更加客观,男性和女性都会关注自己在社会中的优势和推进自己职业生涯中的优势。

三十多岁末期的特点经常是重新寻自治/自主。在青春期中后期,我们的奋斗指向发现自我和自主,但在我们二十多岁时,我们获得的一些收益会丢失。

三十多岁晚期,会出现一种强烈的需求:打破对老导师尤其是一个人工作或职业上老导师的依赖关系。

生命中这一阶段的一个重要挑战是成长和取得成就。如果我们能够从容自信地用自身掌握的技能承担起压在我们肩膀上的责任,实现目标会给我们带来深沉的满足感。我们可以享受我们的劳动果实。自主和自尊也可以加深。

但在另一方面,它们也可以是一段危险的时光。如果我们对自身作出不切实际的要求,设定高不可攀的目标,滑入失败模式,那么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变成地狱般的,我们会遇上无尽的麻烦。此外,如果我们变得如此在意去实现社会目标和物质目标,以至于忽略了设定那些有助于促进我们自身成长为人的目标,接下来几年为我们设定的舞台,就会让我们措手不及,一无所获。

中年期

40——50岁的挑战,可以说是自青春期过渡转型的动荡以来最不稳定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一段转型时间。这一“中年危机”(约始于四十岁左右,上下浮动几年时间)现在会召唤我们已经发展出的所有资源。

中年是一段总结反思评估的时间。

无论一个人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会开始进入反省时间。世俗的成功符号可能已经达到,但这样的成就却让人感到空虚和没有意义。“生活中比这更重要的事情有的是。一定有。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我想要找到它。”因此,内心的焦虑(“难道人活一辈子就为了这?”)被转译成一种新的行动:“我失去了什么?”

萧伯纳苦涩的公理是真的:“如果一开始你就牺牲自己来满足那些你爱的人,那么到头来,你就会憎恨那些你牺牲自己所满足的人。”

解决中年挑战的办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在我们是谁这个问题上再次为自己设定有意义目标的能力,以及我们给自己留下的时间。

成年后期

如果中年挑战得到某种程度的成功应对,那么50岁以后就会是一段让人满意的时光。我们将会继续成长,实现我们的目标,享受生活。

男人和女人现在可以真正被称为“成人”。挥之不去的倾向——为我们遇到的问题而责怪自己的父母——终于停下。我们会带着赞赏的心情意识到或记住他们,他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这时的我们经常会享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在这早先竞争激烈的岁月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的创造力往往达到更高的境界,仿佛障碍全都不复存在;个人和专业成就仍在继续,或者增加。这段时间一直被称为“安详热身时光”,经常有一种分得清生活大小事、知道什么是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成功感。

事实上,直到晚年我们才会获得一种有品质的经验,而这很少能在较早的时间体验到。

一个人感到非常荣幸参加了“一场宇宙戏剧,我实际上是它的一部分。”

我们生命时光中的70岁和80岁,也可能会带来一种坚定感,注意力集中于生命中的一些事情上,给其打包。

如果中年冲突仍未得到解决,那么这些后来的时光可能会充满绝望和幻灭。如果亲密感从未在中年得到重建,空洞感和距离感就是我们后来所有关系的特征,进而就会导致一种无孔不入的孤独感,成为生活中一个真正的悲剧:一个与他人没有任何关系的人。

我们中的许多人进入成年晚期,都没有深厚的“精神”(即终极性)资源。生活已经在其他方面吸走了我们的精力。

最后阶段

对我们中的一些人(并非所有人)来说,我们的生命周期还有一个最后阶段。它始于我们必须面对这一事实:我们自己的死亡迫在眉睫。这不仅仅是意识到人都有一死。相反,这是接受一个绝对的事实:我们自己的生活、时间差不多已经用完。

我们周围的人已经离去,其中许多都是我们认识的:亲人、朋友、同事、熟人、同时代的显贵。这种与死亡生活在一起,是为我们自己的离去所做的一个重要的准备时间。它有助于减少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感。

我们有可能再次回到过去,体验过去发生的事件。在最后阶段,它的出现是自然的和正常的。这既部分是一种尝试,在脑海中看到所有上演的人生之戏,然后添加一个很好的结局,也部分是对自己离去的一个最后准备。这是一个回放,浏览自己一生的活动,回味自己取得的成就,最后一次盘点生活经验——留意我们将会留下什么。

德重整理

2022年3月18日星期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