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浒中秋节武松史进文化 |
分类: 水浒研究 |
宋朝是一个和平时间长久、重视传统文化的朝代,经济发展超过前代,老百姓的生活有滋有味,整个社会到处弥漫着追求享乐的气氛,民俗节日基本达到了每月都有,“过节”也就成了宋朝人追求快乐生活的极致。
宋朝时期,中秋节走下了圣坛,从一个国家“拜月”的宗教仪式变成为市民狂欢的节日,
《水浒传》是一个反映宋朝生活全景的百科全书,其中对中秋节的描写最惊心动魄。一是第二回里史进宴请少华山三头领;二是第三十回里张都监宴请武松。
史进是水泊梁山第一个出场的好汉。史进学到一身功夫后,捉拿住陈达后,中了朱武杨春的苦肉计,史进成为义气的牺牲品,与少华山来往。“史进正和三个头领在后园饮酒,赏玩中秋,叙说旧话新言,只听得墙外一声喊起,火把乱明”, “华阴县县尉在马上,引着两个都头,带着三四百士兵,围住庄院,要捉拿史进和三个头领。结果是史进不可避免的远离了主流秩序。
中秋节对于打虎英雄武松来说也是一个门槛,中秋节的陷阱让他义无反顾的走上了非主流社会。
书中虽没有详细介绍中秋节的民俗,但也给我们透露出一点宋朝中秋节的习俗。
一是饮酒赏月。
二是阖家团圆。武松醉打蒋门神后,中秋节被选为张都监等设计陷害武松的“道具”。张都监携夫人宅眷和丫鬟在鸳鸯楼安排筵宴,庆赏中秋。除了武松没有外人,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武松作为外人,
“吃了一杯便待转身出来”,张都监挽留说“如自家一般,何故却要回避”。武松参加张都监的中秋节家宴,按照习俗感觉到不是外人,十分激动,在合家团圆的气氛中坠入圈套。卢俊义第一次上梁山后,在梁山泊过了两个多月。临近中秋节,卢俊义思想归期。验证了“每逢佳节必思亲”的谚语。
中秋节是宋朝的一个狂欢节,把全民带入了浪费的境地,也把全民带到了一个极端追求享乐的心境,享乐让一个民族堕落,面对金国的金戈铁马,只能是高潮过后是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