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门外汉也谈“诗”

(2008-11-16 06:19:11)
标签:

诗歌

博友

云崖山人

孤山鹤亭

古井

感想

随笔

杂谈

分类: 笔迹心痕

    门外汉也谈“诗”

     最近常常读到博友们的好诗。昨天看了“古井女士”和“云崖山人”谈诗的博文,早晨又看到了“古井女士”和“孤山鹤亭”相互的“酬唱”,所以一大早起来便心血来潮在这里侃“诗”了。
    历史上中国诗歌的发展从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其后又有建安风骨风格的五言诗、陶渊明的田园诗,谢灵运的山水诗······
    诗歌发展到唐代,迎来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在唐代近三百年的时间里,留下了近五万首诗,独具风格的著名诗人约五、六十个。但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喜欢他那豪放和浪漫主义的情怀。

    现在网上诗歌日渐增多,既丰富了文学创作,也活跃了文学交流,最大的益处还是拓展了文学欣赏的范围。看博友们在吟诵诗歌当中,感悟着作者状物的笔触,抒怀的情感,品味诗行铺陈的细腻,意境塑造的深邃,对自己体味生活,咀嚼人生是一种极好的启迪。
    其实,诗歌无论是清雅还是通俗,无论是飞扬还是伤感,所表现的只是诗歌的外部特征,这也就是诗歌的风格,并非诗歌的筋骨。诗歌的筋骨是什么呢?应该是诗歌的意境,也叫诗魂。无论作者水准与风格如何,在诗歌创作中都要创造一种意境,不仅是诗歌体裁的审美要求,也是作者创作激情的选择。

    我喜欢轻快明朗的诗,不喜欢太朦胧的诗,有些朦胧诗我读来读去一头雾水,不明不白,感觉很艰涩、很难懂。

    我对古体诗没有研究, 觉得古体诗是诗,不是长篇的文章,无法用白话文写。而且古体诗的字数少,要简练才可以写好。因为我的古典文学基础不好,就像音乐一样,用简谱写不了交响乐,没有功底就唱不了“咏叹调”。

   说了这么多,自己都不会写诗,实在是门外汉在谈诗。不过学生时代时也学写了一段时间的诗,虽不敢说有多么大的进步,但总是或多或少的有一些感悟,或者算是心得体会吧。也能算得上是一个诗歌爱好者了,便悉数记之,是为琐语。

http://www.blog126.cn/attachments/2008/04/08/12003_200804081620081KAlq.thumb.jpg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闲话“批评”
后一篇:油画家耿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