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闲话“批评”

(2008-11-15 06:34:46)
标签:

人生感悟

思想随笔

杂谈

分类: 笔迹心痕

闲话“批评”日常生活中,常有人批评的人应该是幸福的,但前提必须是善意的批评。

    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如果从来没有人敢批评过他,那他的人生一定是很悲哀的。因为批评是最深的关爱。当然,那种恶毒的、伤人的诋毁,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批评。

   小时候不懂事,我最讨厌、最痛恨的就是父亲和母亲的批评了。因为他们一直在用一种近乎于临渴掘井式的忠告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对于母亲的罗嗦与唠叨也很厌烦,总觉得他们是有意跟我过不去。等自己成为人妻人母后,才深深体会到这世界上真正最疼爱、你最关心你的人就是父母了,是他们用心血、汗水乃至生命哺育了我们。

    我觉得,一个人无论多么伟大,如果他狂傲得不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他的一生很可能会一事无成。我们党的民主生活会也是讲“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但可悲的是,如今的干部往往很多人当面都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背地里又是另外一副面孔,我最讨厌的就是那种“两面三刀”的人物。

   就拿“博客”做为例子,我看很多博友加精加圈的评论,都是毫无意义、千篇一律的吹捧。记得一个博友跟我也算是“不打不相识”了,就是因为他给我提了很中肯的意见,我做了反思退出所有的圈子,然后都成了深交的朋友。

    另外那只号称自己为深林“啄木鸟”朋友,在我的再三忽悠下,也开起了博客。我也给他捉过了两只小小的虫了,呵呵,多好的平台啊!我是职业病,想不到也会掉入了孟子所说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的泥淖中。可是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到目前为止没有引起哪位博友的愤怒。昨天,我斗胆给新闻工作的前辈人民日报的“澳门老记”兄也捉了一只小小的虫,他在难忘新疆知青岁月的评论里把“毅然决然”写成“依然决然”了,我知道这是笔误,但我还是熬不住说了出来,没想到这位老兄当天就发来纸条:“谢谢!纠人错乃大德,被人纠错乃大幸!我已将你的纸条转‘难忘新疆知青岁月’老兄了,让他代为改正。再次致谢!”我看了后感到特别温暖、特别感动。可见,人与人之间只要是真诚相待,都是能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

    想起“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西天取经的路上,孙悟空为了“抗险救灾”几乎是跑断了腿,操碎了心,累坏了身子,就是因为唐僧不虚心听取他的意见,才出现了多少次“死里逃生”的情景。“西游记”虽然是神话,但也很有教育意义。在现实的生活中,多少党员干部夜郎自大,把人民群众的意见和批评当成耳边风,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纵观那些轰然倒下的“所谓人民的公仆”,哪个不是先拒绝别人善意的意见,拒绝别人的关爱,目中无人,等到东窗事发了,再次面对大众时已经是站在被告席上身穿囚服、然后悔之晚矣!

   人的一生中,接触、交往、认识、见面的人很多,但能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且能成为真正朋友的又有几个?曾经给你批评、提意见最多的人往往都是生命中最亲近的人。正是有了至爱亲朋的批评,才完善了我们的人格,成就了我们的事业,指明了我们前进的道路。没有他们的批评,我们永远也不知自己错在哪里?那是多么可怕啊!

 闲话“批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告别秋天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