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舌灿莲花——郦食其巧说齐王

(2023-08-20 19:09:28)
分类: 妙文精选
               舌灿莲花——
              郦食其巧说齐王

    郦食其,秦朝陈留郡雍丘县高阳乡(今河南开封市杞县西南)人,少年嗜酒,常混迹于酒肆,自称高阳酒徒。他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够供他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等小吏。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使役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打起“伐无道,除暴秦”的旗帜,于是天下群起响应。项梁、项羽起兵于会稽;刘备发难于沛县。当陈胜、项羽等起义军路过高阳时,郦食其非常轻视他们,认为他们都是鼠目寸光之辈,不足以举大事,只有对刘邦十分敬仰,说他有雄才大略,可以一起共事。于是郦食其前往投靠刘邦,凭着自己的聪慧得到刘邦的赏识,并获得了“广野君”的称号。
    郦食其常常担任说客,以刘邦使臣的身份奔走于天下诸侯之间。当时天下格局初定,楚汉相持的局面渐渐形成,只有齐国具有相当的实力,与楚汉不即不离,因此,齐国的立场就显得格外重要。
    楚汉相争,正面战场一时间难分胜负。在韩信破赵、收燕准备南下攻齐的关键时刻,郦食其自告奋勇,向刘邦请命说:“田齐地广势众,齐将田间统帅二十万大兵驻守历城(今山东济南一带),汉军即使派出数万大军,也难以在短期内攻破。我请求受命出使,劝说齐国向汉称臣。”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派他出使齐国,去说服齐王田广,争取让其成为刘邦的同盟。
    郦食其只身来到齐国,不仅证明了他的勇气和魄力,实际上,他是将自己的性命当作游说的筹码。他相信只凭自己一人,便可让齐国归顺,正如他相信刘邦会让他全权处理一样。
    郦食其来到齐国,即刻请求拜见齐王田广。他从中门缓缓地进入,并未向齐王行跪拜之礼。齐王见他这样,大怒道:“你来我国游说,竟敢违背礼仪,是不是欺负我们没有军队啊?”
    郦食其说:“汉王率领百万雄师,威震内外。韩信现在屯兵赵国,随时可能席卷而来。可惜齐国的人民已经危在旦夕,大王的君位也很难保全。我今天此来,一是想要救齐国人民的性命,一是为保大王安然无忧,我担负这样的使命,并非有求于大王,为何要行跪拜之礼呢?如果大王不想保住齐国的话,就尽管杀了我,以正君臣之礼;如果是为齐国的百姓考虑,为什么不听听我的建议呢?”
    齐王说:“我堂堂齐国地域广阔,国富兵强,内有文臣治世,外有武将安边,哪里来的危在旦夕?”
    郦食其说:“大王又何必自欺欺人呢!论武勇,大王与霸王相比,如何?霸王得关中而不能守,走彭城而不能敌,五国皆叛,关中尽失。如今大王想要以齐国的千里之地,对抗全胜的汉王,难道不是一种错误吗?”齐王听了沉吟许久,无言以对。
    郦食其接着说:“大王无须再想,要想知道齐国是否可以保全,关键在于天下人心的归向,不知大王知道吗?”
    齐王说:“我不知道。”
    郦食其说:“当今天下,楚,表面强大实际势弱;汉,看似势弱实则强大。汉王和项王一起攻打秦朝,早就约好,先攻入咸阳的人便可以称王,汉王首先攻入咸阳,但项王却不让他在关中称王,让他到汉中为王。汉王攻下城池,立刻给有功的将领封侯;缴获了财宝,立刻分赠给士兵,与天下同得其利,所以那些英雄豪杰都愿意为他效劳。而项王对别人的功劳从来不记得,对别人的罪过却又从来不忘记;将士们打了胜仗,却得不到奖赏;攻下城池,也得不到封爵;不是他们项氏家族的人,便得不到重用;对有功人员,不愿意授给侯印;攻城得到的财物,不肯赏赐给大家,天下人都背弃和怨恨他,没人愿意为他效力。我知道天下归于汉,而不在楚,大王最好及早归附汉王,这才是明智之举。我此来是为齐王您,而不是为了汉王,还请大王三思。”
    齐王听了郦食其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起身向郦食其拜谢说:“先生此来的确是为了寡人,刚才言语上有所冒犯,还请恕罪。不知先生所说的归附之事,应该如何去做啊?”
    郦食其见时机已到,便说:“现在汉王已经具有敖仓的粮食,阻塞成皋的险要,守住了白马渡口,堵塞了大行要道,扼守住蜚壶关口,天下诸侯若是想最后投降那就先被灭掉。您若是赶快投降汉王,那么齐国的社稷还能够保全下来;倘若不投降汉王,那么危亡的时刻立刻就会到来。大王最好先派人到荥阳递上降表,我在此等候,和大王一起恭候汉王到来。”
    郦食其以其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而且还使齐王对他感激不已,真是帮了刘邦一个大忙。
    所谓:“谀言者,博而于智。”套近乎的说辞,要善于替对方权衡各种决策的优劣,摸准了对方的心愿顺着对方的欲望去游说,以取得对方的信任。鬼谷子十分重视语言的效应。他认为游说君主并不在说多少话,重要的是把话说得恰如其分,抓住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身为刘邦的谋士,郦食其一开始,便看到了刘邦的前途与未来,所以他才会只身前往齐国,实际上是以自己的性命为自己的承诺担保,虽然他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但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了齐王,这正是语言的魅力所在。

                             ——选自《彩图全解鬼谷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