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心
(2024-01-04 20:55:53)| 分类: 佛教故事 |
如是心,“如是”取自佛经里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第一句“如是我闻”的前两个字,后一个“心”才是一个八零后的品牌创始人陈维的菩提心。
品牌是商品包装出来的,追求还是一个利字。然而,如是心品牌却让你真真切切感觉到“利”并不是品牌的终极追求。
通过营销“如是心”黄精产品,九蒸九晒的黄精产品营养价值兼药用价值逐步为世人所推崇,“南黄精北人参”,过硬的产品为小陈累积了丰厚的财富。在驾驭财富上,小陈一扫世人重利的本性,与人类的欲望、愆贪反其道而行之。五台山、九华山、普陀山、峨眉山,四个道场开设了四个“如是心”免费食住酒店,以接待朝圣的信众,成就了“如是心”独具一格的魅力。
由于好奇,网络抖音微信开始搜索小陈的信息。一个怎样的人能够在菩萨道场设立那么多的免费酒店、供朝拜者免费吃住,坚持八年耗损四个亿,仍然初心不减,还要建更多的免费酒店,接纳更多朝圣的香客。他有怎样的成长经历,发了怎样的大愿,才如此醉心于此类公益事业。
一搜果如所料,小陈年幼随外婆在寺庙长大,耳濡目染佛文化的熏陶。不仅如此,发生在他身上的传奇故事,更是匪夷所思,令人惊奇。少年时期才十几岁,小陈就开始闯荡这娑婆世界。雅安地震,他去做自愿者,在废墟里救助一个老人。无法搬动,他就用流食灌输老人嘴里,等到救灾官兵救下老人后,互留信息地址,若干年后,却意外得到这位老人遗产。此为奇闻一桩。还有一桩,去逛寺庙,结识一位老和尚,若干年后,收到老和尚辗转托人捎到的自己佩戴过的一串佛珠(老和尚已过世)。小陈把佛珠当做手串天天戴在手腕上,是纪念这份奇妙的缘分,也可能相信老和尚有未竟的寓意在里面,可以时时参悟。
奇妙的事情远不止这些。由于相貌圆满端正,耳垂儿犹如有道高僧的耳朵,大且圆厚,稍微向外翘,一看就是福泽深厚,竟然有合作者不问所以主动投一个亿入股。用小陈自己的话说,长得有福娃的相貌吧。实际上小陈大做公益事业,人家看在眼里,认可小陈的运道,才会主动资金靠拢。当然,从佛学角度解读,你前世布施的多,今生才有如此大福报,今世的财富皆是前世的资粮,小陈的如是心恰恰诠释了这一点。
如是心酒店八年接纳十几万朝圣的信众,但还不够,他发的大愿是要接待百万信众。八年来形形色色的信众都遇见过,有住了免费酒店后要发票的,有临走时顺走酒店用品的。自然也遇到过一掷万金的豪客,体验后甩手一百万捐给如是心,但小陈秉承免费的初心,立刻退回费用。所有这一切都没有改变小陈的初衷,他唯一不解的是,为什么有人赚了很多钱却不肯拿出一部分用于布施?小陈的布施随处可见、斋僧、供僧,与供养佛供养法一样的功德,他都懂。寺庙里捐给常住的米面粮油等等,常见小陈公司员工奔波的身影。上海天使宝贝团救助的1700名烫伤儿童,小陈承诺每年给每个儿童准备1000元的爱心礼包,直到18岁为止。
小陈举了一个例子,假使你赚了一百元钱,拿出十元用于做善事。赚一百万,拿出十万,那么你的福德资粮都有了。他明明白白告诉世人,舍就是得,信佛获大福报。
小陈最讨厌别人解读他,也最讨厌别人用佛学角度评价他,但行善事不问前程。然而,我仍是写下这世俗文字,聊表赞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