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投资基金上海保险宋贯东专业代理人财经 |
分类: 理财频道 |
2006年基金的火爆行情,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基民行列,成了养“基”族。但从2007年第四季度开始的大调整,使许多的人的收益大幅缩水,甚至被深度套牢。整个2008年,股市熊途漫漫,基民的心情也可谡是期望与失望同在,挣扎与痛苦相伴。现实,就这样给人们上了一课:投资有风险。投资有风险,股票是这样,基金也是如此.
基金公司在投资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主要是基金公司的运作风险和基金的投资风险,但这些风险对投资者来说,未必就是他所面临的最大风险。风险人人都会面临,但当风险真的袭来时,有的投资者能把可能性的损失降到尽可能的少;有的人却常常是要受到很大的损失,不是说增值了,保值都没有做到。这到底是为何?
风险来自你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些什么。投资的最大风险莫过于盲目!投资中最大的风险常常是来自于投资者本身!
基金在2006年和2007年曾创造了巨大的赚钱效应,这是许多投资者进入市场的诱因。许多人甚至连基金为何物都不甚了了,靠别人的推荐,没有自己的思考,以为基金是“包赚不赔”,头脑中根本没有风险意识。当风暴来临,自然会受到巨大的损失.
投资基金有风险,没有谁可以保证过去的神话会在未来延续。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必须在头脑中牢固地树立起风险意识,要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能力,面对风险要学会避险,而不是惊慌失措操作失当,结果反而人为地放大了风险。不能合理地避险,人为地放大风险,这才是投资者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那么,避险,应从何处入手呢?
第一,做一个明明白白的养基人.
俗话说,下水之前先识水。盲目的入市,跟风似的操作,可能一时会有不错的收益,但要想长期投资,得到长期的收益,那么所有的行为都应该是建立在深入了解、深思熟虑的基础之上的.
投资前要舍得花时间静下心来学习、分析、比较,不能用别人的话来代替自己的思考,代替自己的学习.
(1)学中识“基”: 我开始接触基金时,对什么是基金基本上还是一无所知。我坚持这样一个原则:不熟不做,不懂不进。投资基金不是为赌一把而来,于是我就从最基础的知识学起,到书店买来有关的书籍,到网上查找有关基金的资料,慢慢地搞明白了,所谓的基金实际就是专家理财,基金的优势就是专业优势、团队优势、规模优势。磨刀不误砍柴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认真识“己”:对基金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这只是做到了“知彼”,还要有一个“知己”的过程,还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情况。要把识“基“和识“己”结合起来。不光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还要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了解哪些基金能满足自己的需要,明确怎么样买基金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3)比中选“基”: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买基金,我的原则是不看净值的高低,不看基金的新与旧,要看招募说明书中阐述的投资理念投资范围,要看年报季报中基金的投资情况,要看基金公司的投资团队,根据自身的理财规划来确定适合的基金产品类型,合理的进行资产配置和基金类型配置.
二、做一个独立思考的养基人.
“羊群效应”是投资行为中一种常见现象。多数人的投资习惯是随大流,看到别人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不是仔细地研究基本面、技术面,不是认真研究报表,而是热衷于到处打探消息,喜欢道听途说,很轻易地就相信他人的说法,把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随意投资。还有的人是非常迷信专家,专家如何说就如何操作。这种盲从心理在投资中是极其有害的。羊群效应放大了人们的心理偏差,使人们的投资决策以羊群的感觉为依据,而不是以正轨的分析为依据。罗杰斯曾经说过:“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要想真正获取收益,基金投资必须要独立思考,做一名理性的投资者,形成自己的投资理念,有自己的交易方法和原则。 中国有句古话:“三思而行”,就的就是这个道理。股市中获大利的永远是少数人。所以成功者,必定是一个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的人。当多数人疯狂时,要保持几分清醒和警觉;当多数人恐惧时,要有足够的胆量。不要搏消息,那不是散户的优势;不要相信股评,股评者中假内行居多;不要沉湎于曲线,那是教人赔钱的理论、不要迷信概念,那往往是为散户设置的陷井。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这样,你才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三、做一个耐心的养基人.
投资基金之路犹如一场长跑。这是一场需要更多理智而不仅仅是热情的长跑。投资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耐下心来坚持到底.
(1)信“基”之心要坚:
每个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投资理念,每只基金都有自己的投资风格。在同样的市场条件下,基金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我始终是看淡一时的涨与跌,相信自己的判断,相信自己所持有的基金能为自己带来长期的收益。因此,当遭遇今年的几次行情暴跌的时候,我始终是不为所动,并趁机加大了自己的仓位.
(2)捂“基”之时要长:
投资基金应该有一种和投资股票不一样的风格,不应该抱着一种“炒”的心态,进行波段操作,而应该抱着一种“捂”的心态。股票可以适合投机,但基金却不适合投机。只要相信自己,相信基金,长期持有,就可以有效地化解风险.
(3)换“基”之术要会:
当然,长期持有,并不是说一味地消极等待。在“捂”基金的同时,我们可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规避风险,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比如我们可以选择分红再投资的方式,追求复利,比如我们可以进行基金转换,把高收益但同时也是高风险的基金品种转换为低收益但同时也是低风险的基金品种来规避风险。耐心持有加主动操作,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人们常说:“站得高,望得远。”有一句古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投资基金,不能眼里只有基金,要跳出基金看基金。投资基金,使自己学会了站在大环境里看基金,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投资,从而也更坚定了自己长期持有的信心。只要我们多一些理性,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耐心,“和基金一起慢慢变老”,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转自网络作者不详 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