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过程

(2010-03-31 09:46:48)
标签:

文化

分类: 它山之石

翻译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过程

 

      本文从语言、思维与翻译的关系入手,分析了英汉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并提出了在词和句子层面上对与思维方式相关的英语表达在汉译时的具体操作方法。

关键词   语言   思维差异   翻译

    
思维是语言产生的基础,它支配着语言。语言依附于思维,它是思维的载体。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而且还是一种思维活动。共同的思维规律是翻译得以进行的基础。深入、系统地探讨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个性即差异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了解语言表达上不同的深层原因,这对翻译实践有所启发和指导。本文首先分析了语言、思维的关系和思维研究的重要性,通过英汉思维方式差异的对比来揭示这种差异对语言造成的影响,最后简要地从词和句子两个层面探讨了与思维差异相关的英译汉的问题。

  
语言、思维与翻译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的任意的符号系统,是人类表达意义和思想的重要工具。思维是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具体地说它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语言和思维关系紧密,互相作用。一方面,语言是思维成果的凝结,它记录着思维的成果,是外化的思维载体,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的表达依赖于语言,思维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另一方面,思维则是语言的思想内容,对语言起着决定作用,语言的发展离不开思维,同时也促进思维的发展。

   
在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的翻译过程中,原作与译者的沟通依靠共同的思维规律。思维活动的规律及内容制约着翻译活动的全过程(方梦之:45)。董史良认为:翻译的内在规律在于人脑的思维,深入研究翻译中的思维活动将是译学研究的突破口。因此对翻译的研究离不开对人脑思维的研究。

  
英汉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上的表现

   
思维与语言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形式,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表现在语言内容上,而且也表现在语言结构上。英汉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综合型思维和分析型思维,本体性思维和客体性思维,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

2.1  
形象思维vs.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两种基本形式。抽象思维即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汉民族长于形象思维,而英民族则长于抽象思维。这在语言的表现为英语中大量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词涵义概括,指称笼统,覆盖面广,往往有一种魅力,因而便于用来表达复杂的思想和微妙的情绪(连淑能)。与英语相比,汉语用词倾向于具体,除了在科技及政论文体中,很少使用抽象名词,常常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如“IhopemypresenceheretonightisfurtherproofoftheimportanceweinBritainattachtorelationswithyourgreatcountry.”汉语译文为:我希望,今晚我到这里来可以进一步证明,我们英国人非常重视和你们伟大国家的关系。英文中的抽象名词presenceproofimportance汉译时都转换成了具体的动作。汉语中的成语望梅止渴用具体的”“来表达抽象的概念借空想安慰自己

2.2  
综合型思维vs.分析型思维   综合型思维倾向于把一个物体或观念的各个分散的部分合为一个整体,而分析型思维则倾向于把一个整体分成细小的部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受到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影响,注重天人合一,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这种综合型的思维方式在语言上表现为注重整体和谐,缺乏严格的逻辑性。汉语遵循的是语义的连接,是一种意合语言。这在古典诗歌中就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这种注重整体和谐,强调从多归一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为逻辑语序,横向铺叙,层层推进,归纳总结,句子中心常在后。

   
西方传统哲学思维是天人各一,偏重理性,注重逻辑分析。表现在语言上重形式,重理性,形成了句式构架严整,表达思维缜密,行文注重逻辑,语言大多明晰客观,符合理性。英语中使用大量连接手段连接句子,更多使用代词使句子指代明确,是一种形合语言。如:ThedebatewaslaunchedbytheGovernmentwhichinvitedanyonewithanopinionoftheBBC---includingordinarylistenersandviewers---tosaywhatwasgoodorbadabouttheCorporationandevenwhethertheythoughtitwasworthkeeping.句中使用whichincludingwhether来连接句子,使句子逻辑清晰,形式严整。西方人注重逻辑分析,惯于从一归多的思维方式表现在句子结构上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到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包惠南:39)。

2.3  
本体性思维vs.客体性思维   汉民族重视人的伦理生活,思维往往指向自身,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本体性思维,这种思维模式在观察、分析、研究事物时以人为中心,在叙述事件或陈述观点时习惯以表示人或生物的词作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较多。西方人重视自然客体,思维的目标往往指向外界。认为人高于自然,人类可以控制和改造自然,认为人类的本质在于利用自身的智慧和知识来征服和统治世界。在这种意识影响下,他们形成了客体性思维,把客观世界作为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对象。反映在语言上英语常把非生物词作为句子主语,被动语态使用较为广泛,尤其在科技政论文体重,强调以事实为主,被动语态使用更为频繁。

2.4  
顺向思维vs.逆向思维   中国人习惯于顺向思维,描述事件时通常先因后果,先假设后求证,先让步后论证等,西方人见长于逆向思维,叙述事件时常常与汉语相反,其双重否定结构的使用也是这种思维方式的反映。如:Itisimpossibletoooverestimatetheva-
lueoftheinvention.
=这项发明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也不会太高。)

  
思维差异与汉英翻译

   
作为跨文化交流的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也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由于英汉思维的差异导致了这两种语言内容与形式上的差异,汉译时要注意到这种差异的存在,根据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对词句作必要的调整,提高译文的质量。下面从词语和句子两个层面来做简要的探讨。

3.1  
词语的层面,抽象名词的翻译   由上面的陈述可知,我们受到抽象思维的影响,英语中使用大量的抽象名词来描述事件和表达观点,而汉语言倾向于用具体的词来表达,汉译时我们可以将英语的这类名词翻译为汉语的具体名词。

WetheChinesepeoplehaveournationalself-respectandpride.
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此句中用具体名词自尊心自豪感来翻译英语中抽象名词self-respectandpride.对于一些抽象名词我们根据句子语境的需要也可以转换为具体的动词。

Itisalsomyfirmconvictionthatmypresenceinthe-
cityofShanghaiduringthetimewhenthesymposiumisinprogresswillnotentailanydisagreeableobligationorunpleasantdutyonyou.
我深信,在专题讨论会进行期间,我去上海市一事,不会使你承担任何令人不惬意的义务或令人不愉快的责任。

3.1.1  连词的翻译  由于英语注重逻辑,重形合,句中各成分常用连接词语连接或代词来指代明确,汉语句子结构重意合,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多依靠语义贯通,语境的映衬,少用连接词。英语的关系代词和关系副词,如whatthatwhichwhowhenwherehow等,常起连接作用,汉语中没有与之相应的词类,因此翻译时常用意合的方式转换。如:Itisinthepublicschoolsthat
wefindthefullexpressionofsociety’sunderstanding---theknowledge
hopesandfearsthatarepassedontothenextgeneration.正是在公立学校里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理解的充分体现---传授给下一代的知识、希望和恐惧。

3.1.2 
介词的翻译  介词的使用在英语中非常活跃,可以用来表示虚泛意义,这也是西方抽象思维在语言使用上的体现。翻译时可将这些表示虚泛意义的介词转译成具体的词,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Theyfavourauniononthebasisofequalitybutareagainst-
Theoppressionofonenationbyanother.
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而不赞成互相压迫。

TheKremlinisturningwestwardforcapitalandtechnology.
克里姆林宫正在转向西方寻求资金和技术。

3.2  
句子层面的翻译

3.2.1 
由于受客体性思维的影响,加之英语重形合,故英语中较多使用被动语态  汉语重意合,相比较而言被动语态没这么多。在英汉翻译时常常要将英语的被动语态译为汉语的主动语态,无主句或判断句,尤其是英文的“Itis…+that”结构,汉译时通常要转换为主动句或无主句。如:“Itissaid…”=据说),“Itisreported…”=据报道),“Itisgenerallyconsidered…”(=大家认为)等。

3.2.2 
英语注重逻辑分析,句子以主谓语为中心  运用各种连接手段来扩大、连接、调节句子表达作者的思想,而汉语缺乏相应的连接词语,通过词序来表达内在逻辑语义关系,句子通常较为简短,句子由主题(Theme)和述题(Rheme)两部分构成,一个主语后可以用好几个动词来说明。在翻译复杂的英语句子时,可以采用分译的方法来处理。例如:Ontheirsilver-weddingdayAshurstandhiswifeweremotoringalongtheoutskirtsofthemoorintendingtocrownthefestivalbystoppingthenightatTorquaywheretheyhadfirstmet.在他们的银婚日,艾舍斯特和妻子坐着汽车,行使在荒原的外边,要到托尔基去过夜,圆满地结束这个节日,因为那里是他们初次相遇的地方。(《苹果车》)

3.2.3 
受逆向思维的影响,英语中有时先果后因  先求证后假设,先论证后让步,这时我们翻译为汉语时需进行句序的重新调整,以符合汉语思维方式的表达方式。例如:Wecangainnolastingpeaceifweapproachitwithsuspicionandmistrustorwithfear.如果我们以怀疑、不信任或者恐惧的心情去寻求和平,那就得不到持久的和平。

  
结束语

   
思维方式的差异可以影响到语言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化也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因此翻译离不开思维方式差异的研究。了解了不同的思维方式对语言造成的影响,我们在处理翻译问题时才能更好地采用有效的翻译方法来处理由于思维方式导致的翻译问题,从而提高翻译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