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稳讲台
2001年,我大学毕业,几经周折之后,我终于在家乡的中学,走上了梦寐以求的讲台,当上了教师。
那是一所农村高中,四周被高山环绕,到一趟县城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一毕业就能够有份工作,而且我也并非是什么“985”、“211”名校毕业,所以,我收拾好了自己的行李前去报道,决心在这个学校扎下根来,开始自己的教书育人生涯。
我是数学专业的,由于学校学科教师不配套,上班的前三年,我却被学校派去教高中地理。由于不是地理专业科班出身,我的地理课堂很干瘪。不仅学生学的痛苦,我自己也觉得难受。说实话,那段时间我有很大的压力。作为一个男子汉,我有了恐慌,不仅是因为被学生瞧不起,而是因为自己满腔热血心气高昂的时候,事实却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告诉自己能力不足。
因此,我想到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尽快站稳讲台。
在我上班的第三年,学校终于同意了我教数学的申请。在我熟悉的数学这个学科,我在课堂上很快扭转了局面,但是一想到教地理的那段屈辱的日子,我便心里隐隐作痛。于是我发誓,我要用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堂堂课让学生在我的课堂里流连忘返,我要使自己课堂成为一张享誉四方的名片。
在这种需要的驱使下,我很快就有了行动。我一有机会就去听课,我认真的钻研教材,我细心的打磨教案……终于,在我上班的第十年,也就是2011年,我拿到了襄阳市第二批高中数学骨干教师的称号。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我早已释然,不再把它当作是一种屈辱,而是把它当做我教育生涯中非常珍贵的一部分。因为站稳讲台,给学生提供精彩的课堂,不管是对普通科任老师来说,还是对一个班主任来说,它都非常重要,它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也是我们任何专业发展的基础。
再涅槃
虽然在课堂教学上,我的境况有了好转。但随着在教学上努力的深入,我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好的课堂效果除了教师要在怎么教这个层面努力之外,怎样在课堂上抓住学生,让学生跟着自己学也非常重要。
于是,我想到了为自己立下的第二个目标,那就是要想办法赢得每一个学生的心,让他们信任我、尊重我、佩服我。
就这样,我当了班主任。
一开始,我没有任何策略,采用的是围追堵截的办法。每天和学生学在一起,下课了是朋友,上课了是师生。不久之后,我就发现我把自己累的够呛,而且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的目标也非常遥远。我深刻的认识到许多时候好心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简单而不得法的努力会把学生推向我们预期的反面,甚至引发学生反抗。
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又一次严重的挑战。如果说第一次的危机我还知道怎么反击,那么面对这次的挑战,我则根本不知道如何突围。
于是,我开始向老班主任学,一有空就揣摩他们的做法,力争全盘理解吸收,同时,我相信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也开始反复琢磨自己遇到的问题。
不过,半年后,我发现了新问题:我的学习是效率低下,有的时候甚至会在原地打转。某一天遇到的问题,看起来很新鲜,没有先例,其实两年前就遇到过;某一天遇到的问题,看起来很棘手,也许别人已经有了现成的解决办法……
怎么办呢?一阵思索之后,我想到了要借助文字,用记录解决重复的问题,用文字保留自己的点滴思考。
就这样,我开始了全新的探索。一开始我没什么经验,就是为了记录而记录。为了避免自己懒惰,终止了行动,我给自己制定了许多计划。比如,定量计划,每个月要写足30篇。再比如,定时计划,每篇文章不得超过一个小时等等。
就这样,我不断的给自己制造各种目标,让自己去挑战,在各种努力中坚持。写啊写啊,不知不觉中,就坚持了11年,一直写到了今天。
如今,我已经在新浪博客写下了近千篇文章,得到了800多万网友的访问,两万多的关注。我参加过新浪网组织的教育博客大赛,获得了他们的全国二等奖,挣回了自己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我经历了被《新浪网》采访(《四眼先生:从乡下走出的一线教育工作者》);被《襄阳晚报》(《新浪教育名博,从歇马出发》)采访;被《新班主任》(《网络行走的精灵》)杂志采访,报道我借助网络学习的事情。
这些经历,让眼界越过了荆山深处的那个小镇,不仅让我结交了一群未曾谋面的朋友,也让我的网名“四眼先生”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11年,我的一个同事的儿子得了再生性障碍性贫血,需要大量的资金治病。看着他们夫妻俩为钱愁容满面的样子,我就决定在网络上发起了号召,让网友们给他献爱心。结果当天就引起了楚天都市报的关注,于是不断的有人给他捐款捐物。一个月之后,这位同事告诉我,他收到了四万多捐款。
这些热闹过后,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我是不是放弃了初心?我是不是偏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轨道?
我一开始觉得自己的这些行为确实有些偏了。但是,直到有一个家长找到我说要把他的学生转到我的班上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这也经历也是有意义的。他说:“有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什么样的学生。从杨老师帮人募集医疗费这件事上来看,杨老师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我把我儿子交给他我放心。”原来,这些行为看似荒唐,偏离正业,其实没有,因为班主任的专业修炼,除了管理上一些技术性的东西,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努力成为一个好人,然后用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学生。
而在对自己坚持记录、坚持写作的反思中,我也发现了新问题。一是素材有限。当班主任,就是那么点事。如果不创新实践,很难把那些老套的故事讲出新意。二是写自己的教育故事,也就是变相的为自己的经历立传,平时如果没有完美的班主任工作,在自己的记录里面的形象也不可能完美。
于是,在坚持写的基础上,我开始了在班级里折腾。
比如,2013年,原保康二中撤并之后,我调入保康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入中职学校后,我发现中职学校许多学生都是一些没长大的“巨婴”,于是,我启动了自主管理实验,2014年,我在班级的自主管理实验取得初步成功。不仅保康县教育局组织了全县管理干部进班观摩,而且在随后,班级管理经验被校长相中,不仅我的经验在全校推广,而且学生自主管理成了学校学生管理基本模式。
比如,2016年,我发现我们中职的许多学生精神贫乏,我想到了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掘自己身边有意义的事情,于是,我在自己任教的班级开展故事课程开发实践。学生积极配合,效果较好。我根据此次实践过程,撰写的经验文章《让学生在故事中丰盈》2018年12月发《当代教育家》。
而如今,我觉得我们中职学校的那些后进生很是让人费心,我正在把他们当做研究对象,在他们身上下功夫……
这些折腾,让我的教书育人生涯充满了乐趣,同时,也让我获得了丰厚的汇报。根据这些实践,我不仅总结写出了近百篇文字发在《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新班主任》《德育报》等媒体上,而且在2014年被评为湖北省首届新锐班主任,在2017年被评为《班主任之友》第三期的封面人物,在2018年,被《襄阳日报》以《坚守讲台匠心育人:记“湖北省首届新锐班主任”保康县中职学校教师》为题进行了报道。
时至今日,回过头来看,我一直觉得自己好像是处在某种窘境里,只是一直心有不甘,一直想着突围,一直在和遇到的各种问题较劲。虽然离当初立下的站稳讲台的目标还有距离,俘获学生的心灵,让学生铭记住我的目标并没实现,但是,我在当老师的这个路上,越来越从容。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困境当中,只有时时刻刻保持突围的姿势和认知,才能不懈怠,才能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