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构建良好地同伴关系
(2019-09-20 16:28:21)
同伴关系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需的一种重要关系。良好的同伴关系,不仅可以助力学生成长,而且也会让班级更加团结,具有凝聚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有必要帮助学生建立相互接纳、认可、宽容的同伴关系。
班主任要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地同伴关系的意识。
对学生而言,同伴关系就是成长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受制于学生认识水平以及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现实中总有一些学生不能很好的处理同伴关系。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同伴关系状态,而且必须意识到学生非常需要同伴关系的建设,班级非常需要融洽的生生关系。因此,把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同伴关系纳入工作的范畴,并提升到班级管理手段的高度来看待,就显得非常必要。
班主任要有帮助学生建立良好地同伴关系的行动
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关键在于提前建设,而不是等到学生之间有矛盾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有裂痕,才想起来修复、去建设。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相互欣赏。学生之间良好的同伴关系,是从相互欣赏开始的。有经验的老师在学生进班不久,就会开展自我介绍,制作自信名片等等方式,讲述自己的故事,展示自己的特长,分享自己的喜欢偏好……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会让学生在相互熟悉的同时,增进他们相互了解,给他们一个相互欣赏,乃至相互需要的理由,无形中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改善生生关系。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相互尊重。班级里的学生,除了具有一些共性特点之外,不同的学生还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引导学生相互尊重,就是在相互了解的同时,进一步接纳彼此的个性。在这个阶段,一方面要让学生理解班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结合体,只接纳彼此的共性而不尊重彼此的个性,就无法与每个人友好相处;另一方面,必需让学生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能因为要求接纳彼此的个性,肆无忌惮的为所欲为。班主任可以在班级里开展评选“班级之星”、“比学赶帮超”结对等活动,明确发展导向,发展学生有价值的个性特长,引导学生相互尊重。
班主任要引导学生相互宽容。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会宽容,拥有一颗包容之心,学生之间的同伴关系才会长久。学生之间有了矛盾,班主任可以通过矛盾重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宽容别人,不仅是放下执念,宽容了自己,而且也是与人为善。
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学生良好的同伴关系的具体特征。虽然过于理想化,但是在带班的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具备这种意识,并始终不渝地朝这个方向努力。因为“好关系就是好教育”,帮助学生建设良好的同伴关系,就是在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