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路上有你陪伴真好
(2016-01-15 18:09:25)
我已经记不得第一次见到《湖北教育.新班主任》杂志的时候是个什么样的情景,或许是在某个午后的下午,或许是在某个领导的办公桌上,但是,我一直记得在看见杂志的时候,是那种一见钟情的那种过电的感觉。
我是被其中的文章吸引的。我记得我偶遇的那一期卷首是一篇题为《给学生正能量》的文章。我记得我是拿过杂志顺手一翻,就看见了这篇文章,一读之后立马让我眼前一亮,我们常常都在说要善待学生身上的问题,都知道要有爱心,可是,怎样才算有爱心,什么是爱心,估计常人都无法给出答案,但是在这篇文章里,作者王一凡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给学生正能量”。反复阅读,反复品味,它让我觉得说道了心坎上,深入了骨髓。
就这样,我对这本杂志留给我的只有美好,让我对她高看一眼,也让我对这本杂志有了更加深入阅读的欲望。往后再翻,我一个字一个字的通读之后,发现《领导力学院》、《纠偏解难》、《教育圆桌》等栏目更让人惊喜。《领导力学院》十个页码,高屋建瓴,详细介绍了一些先进理念、先进的做法。《纠偏解难》围绕一个案例,就某些棘手的问题展开分析,而《教育圆桌》则是围绕某个热门话题展开讨论。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杂志的了解的也开始增多,我才知道这本年轻的杂志,其实根本宗旨就是立足湖北,面向全国,在“新”字上下功夫,为班主任提供资讯服务。
这个时候的我之于《新班主任》杂志,就像是一个毛头小伙子在剧院在看舞台上的美女,满心欢喜的欣赏着她带来的赏心悦目,但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与她搭上话,甚至有更深的交集。
但是,我和《新班主任》杂志的缘份让这种状况很快发生了改变。不就之后,我接到了《新班主任》杂志的电话,一个美女编辑说在我的博客上看到了一篇文章,觉得很好,希望能够被采用,但不巧的是这篇文章已经被另一家媒体看中,早已经下了预约。虽然这次美好的邂逅未能成功,但是无疑让《新班主任》杂志在众多的读者中对我有了更多的关注和了解。
这次经历,让我对《新班主任》杂志的心理距离更近一步,也让我对《新班主任》有了更深的了解。于是,读杂志,投稿,约稿,在读者群互动,甚至是偶尔和编辑聊天,我们的联系越来越多,心也越拉越近。
2013年4月27日,在远离武汉500多公里的一个乡村学校,我迎来了《新班主任》的编辑王玉梅老师和安子老师。他们乘火车、转汽车,经过一整天的奔波之后,顾不上路途的劳累,和我面对面的打开了话匣子。就班主任工作以及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话题,我们三个第一次见面的老熟人,聊到深夜十二点。
这次的见面,让我们加深了对对方的认识。我看到的是《新班主任》杂志媒体担当,而编辑老师看到的是一个乡村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渴望。更让我感动的是,王玉梅老师把我介绍给了国内的自主管理团队,回武汉之后,王玉梅老师又给我快递了一大摞专业书籍,这让我又一次看到了一个媒体人的情怀。我的内心充满感动,也充满了温暖,觉得唯有努力前行才能对得起这份特殊的情谊。
时至如今,我和《新班主任》相识两年了,也在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道路上快速成长的两年。坦白的说,这两年是我成长最快的两年,也是我感觉最幸福的两年。我这知道,这与我结缘《新班主任》杂志分不开的。在此,我衷心的感谢《新班主任》杂志,感谢她对一个乡村教师的不弃不离,感谢她对一个普通读者无私的引领,我期待着《新班主任》越来越好!
前一篇:登上职业顶峰需要哪些核心素养
后一篇:不要让发表文章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