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来源找人功夫社会用人单位 |
近日,一款“超级逃课助手”的软件在大学生中走红。
这款软件使用简单,用户只需注册,然后发布逃课信息及补偿条件,就可找人代为上课。
据悉,“超级逃课助手”软件目前已有46000注册用户,起用户量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等地,广东目前注册用户正在发展中......
种种迹象表明,“大学生逃课现象”如今在一些高校不仅泛滥,而且还出现了新动向,借助于高科技网络,一场找人代上课的不正当行为正在被誉为“天之骄子”的部分大学生生当中变成公开交易!
这样实情,这样的现状,不由的让人目瞪口呆!
家长会怎么想?用人单位会怎么想?
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无法想象家长在了解真相后的愤怒,也无法体会用人单位在了解被骗后的悲哀!
或许,我们应该批判部分“天之骄子”自甘堕落、不思进取,把上大学看成混文凭,没想过通过上课学习知识,把来之不易的求学成才的机会白白浪费。
但是,任何不正之风都有其产生的土壤。
如此大的规模的逃课现象,是不是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的高校确实存在个别课堂质量差、上课没有吸引力的情况,学生认为是浪费时间就不想来呢?
一个企业无法提供用户满意的产品,就只有等着倒闭。同样,一所学校如果无法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课堂”,必将形同朽木、僵尸,即便是有一群朝气蓬勃的少年,却仍然无法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作为学校,面对这种情况,治标之策应该加强考勤监管,让代上课、代答到行为无法发挥作用,而深层次的努力应该是完善制度,在学业考核上下功夫,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明确学习目的。思考如何用课堂“吸引”助学生,如何用自己的管理和教育留住学生的“心!
首先,应该进一步落实高校的自主权,给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赋予自由空间。除了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之外,让学校能够更具社会发展的需要,灵和设置一些在社会上“适销对路”的课程。
其次,课堂是否精彩,是否有吸引力,教师有着完全的决定权。因此,学校应该通过改革评价机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学上来,使他们努力上好每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