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处有伏兵

标签:
伏兵故事情节大成功大众文艺出版社四眼先生 |
近期,收到了70后北漂作家周凯旋赠我新出的小说《伏兵》(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在南方这个春暖花开、春意盎然的时节读这样的小说,让人一阵阵地紧张,似乎感到危机四伏般的颤栗。我忽然想起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难免有伏兵”这句话。因为《伏兵》通过一环扣一环的悬念,成功地以海关打击走私的过程为故事情节向人们展示了沄城平静生活的表象之下,各种被利益驱使的阴谋在那里离奇地诞生然后消融,于是人人都有了自己的角色,似乎谁都不可信,都成了伏兵。
应该说悬念迭出、故事情节诡异是这部小说的一大成功之处。也许取材于走私案,涉及海关、警察、九宫格等元素时候,就注定了这部小说的具有很强的故事性。但作者并不是把这些诡异的元素简单的堆砌,而是处处设疑,运用了阿加莎式的推理,让故事情节悬念迭出。比如,总以乞丐身份出现的大老板阿城,居然担负了九条人命.......不老老实实的看到结尾,你就无法知道私家侦探代和平是不是一个伏兵?那个被一次次被陷害的平鹤松,是不是一个伏兵......
小说的另一大成功之处是她的语言。比如小说开篇给了一个特写式近镜头:“刘作竣抬头看了看天,说是变天的时候了,然后一头钻进车里,出发。一队车悄无声息地出了门,没拉警笛,四散在街道的夜色里。”作者以其极具象征意义的文字,开门见山的为读者开了场,然后走私嫌疑人、警察便先后鲜活地出场了。就这样,小说以白描式的短句,为读者营造了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环境。
当然,任何一部作品都需要不断地打磨。如果说这部小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那就是有些情节安排不够顺畅还可以商榷,语言虽简但是不是很精。虽然《伏兵》有这些弱点,但这些弱点,并不妨碍作为消遣类书籍的的成功。
作者简介:
周凯旋,笔名河马死尸。现实生活中具有多种角色,是个伏兵:某媒体编辑、某救援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