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心声:家长过度干涉学校教学让老师迷茫

(2009-12-17 00:00:55)

2009年12月17日sina网消息:重庆18中在本校高二年级期中考试中学校按学生成绩分难度不同AB卷考试,一家长认为此举存在歧视学生的现象,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是在给孩子分等定级,于是向相关部门投诉,遂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热议。

如果不分AB卷,学生考试题目不会做,分数少的可怜是不是对学生的打击呢?而分AB卷,至少是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体验到成功,在保护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让学生动了笔,多了一次思考的机会。因此,四眼先生认为,作为教育教学的专门机构,学校在怎样教育孩子,以及怎样考试等方面有自己的经验,举行这样一场考试,无非是在保护孩子的自信的同时,考察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没有其他任何目的,而过于敏感的把一个并不涉及排名、升学等激烈竞争的期中考试无限的放大,上纲上线,说成了歧视、侮辱、放弃了学生,给学校帽子扣的之大,之可笑,让人忍俊不禁。

前教育部发言人王明旭曾说过时下是从卖菜的大妈到教育部长都对教育有话说,这话一点都不错。许多人明明不懂教育,甚至连自己的孩子都管理不好,却在公众面前信誓旦旦的说自己懂教育,对教育大放厥词、指手画脚。不幸的是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教育不负责任的言论混淆了视听。说实话,由于这些偏激言论的影响,已经让许多的一线教师非常迷茫。以至于前一段时间教育部明文明文规定教师有权批评学生,否则就是不作为的时候,教育行业内外一片哗然!现在看来素质教育的东风,无疑是将“赏识教育”、“激励教育”等人本理念推向教育一线的同时,已经矫枉过正,将基础教育异化为“只说好话的教育”、“丧失了惩戒维度的教育”。

笔者深知现在的眼下教师对学生的共识:越来越不好管、越来越不敢管。虽然这个共识需要一分为二地看,一方面是学生的权益意识空前高涨,约制了教师过于自由裁量的空间;而另一方面,面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学生,老师不敢批评,越来越没辙,轻则“离家出走”,重则被告知媒体或诉上法庭。老师们都明白:管,则意味着无限的风险;不管,则意味着教育质量下降。两害相权取其轻,许多老师选择了不管,于是中国基础教育就呈现出这样一种诡异:学生在老师的迁就中处于不管或者少管状态。

因此,任何一个家长既然把学生送到学校,就应该对老师信任,不要对老师的管理横加指责,如果是对学校教育的方式方法有异议,可以心平气和的去表达。信口雌黄,指手画脚,不分场合,不分对象的倾诉在给学校施加压力的同时,必然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也必然导致教育的相应责任与义务的缺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