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本文已被南方都市报采用,付有稿酬,四眼先生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
http://gcontent.nddaily.com/0/07/0070d23b06b1486a/Blog/e7c/dd7bfd.html
凝聚专家8年《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日前终于面世,其中,琴、亲、魅等44个汉字在专家倡导下进行了写法调整,这引发了争议。19日,教育部对此进行了回应。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司司长李宇明接受记者参访时强调说:“微调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主要是针对印刷规范而言。”
然而,如果将来就按征求意见稿实施,真的如同李司长所说的那样,“不会对老百姓生活造成多大影响”吗?
作为一线老师的四眼先生认为,不!至少是对广大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历年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指出,“试卷以合格的大学新生应该具备的语文基础与能力为主要考查内容,针对近年来考生语文水平实际情况和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水平的反馈意见,着重加强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也有明确规定:“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通过汉语文课程教授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所以按照大纲“对汉语言文字规范掌握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的要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规定,如果学生对这44
同样我们想想看,如果那位考生在明年的高考作文中,如果用到了这整形的44个字中的某些,又被扣了分,很有可能就不能考上心目中理想的大学,一定会非常痛心和惋惜!
因此,汉字整形一旦与考试联系起来,特别是与高考联系起来,就显得不同寻常了,因此,官方还得正式回应一下,要不莘莘学子是放心不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