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支教老师的心路历程:到底谁改变了谁?

标签:
杂谈 |
题记:在我们国家的西部仍有许多地方师资力量欠缺,许多适龄儿童上学比较困难。于是,无数富有责任心的人们不远千里,将爱心无私的撒播在那些儿童的心田。四眼先生的大学同学小武就是其中的优秀的一位。在9月10日教师节到来之际,四眼先生把小武的这篇原创文章发出,庆祝教师节的同时也算为那些撒播爱心的人们助威。
再过几天,9月5号,我就在在鄂西北这个偏僻的乡村中学度过的了整整一年。
一年,365天,短暂而又漫长。但是对我这个从外乡来的年轻的支教老师来说,每一天都像是一首原生态的老歌,在我的内心时刻给我着有意或是无意的震撼与碰撞。恐怕就连我自己当初背着厚重的行李踏上支教征程的时候也没有想到,一年的扶贫支教岁月,一年的艰辛,一年的简单生活竞然如此深刻地改变了我的理想,信念。
我还清楚的记得,支教出发那一天临走的时候,一向坚强的母亲哭了,因为她知道她儿子是个牛脾气,认准了的事牛也拉不回来。俗话说“孝以顺为先”,按理作为家里几代单传的独生子,毕业于正规师范大学,在哪儿都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我也不应该这么倔强,执意违背母亲的意愿。但是那时的我思想很坚定,就像是中了魔。因为在内心的深处我知道自己已经开始厌倦了这个生我养我了20多年的城市,在富丽堂皇的光环下,每个人的生活其实淡而无味。那些本应当属于我的激情,梦想已经渐行渐远了,有时也曾想很想干一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但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离开,到西部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是我必须进行选择。我幻想着在西北的湛蓝的天空下,在城市少有的绿色包围的校舍里一群稚嫩、纯朴的孩子围着我叽叽喳喳……
我也还记得我第一次踏进我现在支教的学校的情景。老校长开着那辆现在只有城市早已绝迹的吉普车来接我,“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老校长看见我来很是激动,抱着我眼里含着泪一遍一遍的唠叨。后来我才知道,作为一个偏僻地区的乡村薄弱中学,一直没有老师愿意来,而我的到来,让这所学校的师生们感到分外的兴奋和亲切。然而,当老校长领着我在校园里转了一圈之后,在这亲人般的热情的里,我还是有些意外,头脑中曾经幻想的美景总是一遍一遍的和现实残酷比照,我甚至开始有些后悔。但是已经没有退路,所以只好咬紧牙,横下心来住下,开始自己全新的生活。
虽说住了下来,但是接下来的日子,我很是有些不习惯,没有电视,没有娱乐,每天的课程结束之后,除了看书和闲聊,没什么娱乐活动。可是看书不是长久之计,而闲聊又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我只好在努力改变我的生活习惯。然而每当夜色来临,在夜幕笼罩下的寂静的乡村点缀着隐隐绰绰的灯光,再时而几声狗吠,就让我这个外乡人觉得孤独和寂寞似乎要沁入骨髓,同时山里的孩子们对于外面世界的了解过于匮乏。对于我和孩子们,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一个与外界保持沟通的平台-电脑,这个平台不仅能改善我的课余时间,还能为孩子们展示更辽阔的空间。
在我四处寻找合适的电脑产品时,我竟意外的获得了惠普教育本(4416S)的试用机会,让我不得不惊叹自己的运气之好。拿到了笔记本后,心里有点美滋滋,心想,孩子们和自己可以利用这台笔记本了解最新的资讯了。事后,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原来这台笔记本身份特殊,它是惠普专为教师量身打造的,具备诸多的贴心功能能给予老师备课,授课和课余全面的帮助。其实,我最看重的是随机附赠的教育增值软件——网络大课堂、英语、大百科全书,这样能更好的为孩子们做点什么。每天晚上没课的时候,我就会把时间打发在网上,网络游戏是我不齿的,先只是漫无目的在网上流浪,后来渐渐的有了表达自己内心冲动的想法,于是我选择了写博客,用博客记录自己观察,记录自己的思考。
然而,端午节那天。当我和往常一样在我那件屋顶有着破洞的小屋内上网的时候,“咚,咚咚……”传来轻轻的敲门声。
“谁呀。”我问。
“张老师,是我。”
打开门,昏黄的灯光映着两张沧桑的脸,“陈大叔,大娘,你们咋来了。”
“张老师,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没啥好东西,这是你大娘亲自做的几个粽子,你就尝尝。”陈大叔捋起衣袖擦着额头的汗珠,憨憨的笑着,说着把一包粽子放到了我的桌子上。
陈大叔有两个孩子,大女儿陈芳高中没有毕业就已经到南方去打工,小儿子陈虎还在我的班上,虽然有些调皮,但是很聪明。
“虎子回去都跟我们说了,说您虽然年轻,但是是个好老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讲的课也非常好懂……”
“陈虎很聪明,这段时间进步不小。”
“上次他姐姐给她写了封信,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没有知识不行。这封信让虎子触动很大,他说他一定通过学习走出这大山,到外面去……只可惜,像你这样的好老师过一年就要走……说完,陈叔长长地叹了口气。
……
那晚我和陈叔谈了很久,虽然没能和以往一样畅快的上网,可是给我的内心有了很大的触动。陈大叔的家境比较困难,全家六个人,只分得一个人的土地。为了维持生计,每年寒暑假,陈大叔都会带着孩子到山顶铲除杂草,开荒种地。乡里坡高路陡,土壤贫瘠,庄稼大都是“种一坡,收一锅”,没多大收成,不足以改变生活。“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能够体会没有多少文化的陈叔的心理,让孩子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精彩世界也许就是他们一家人共同的心愿,而我这个有些迷恋网络还有些颓废的支教老师竟然给他们承载了一家人的梦想,那一刻我真的体会到了一个当老师的人的责任与份量。但是我转念一想,乡亲们总是要“走出去”,如果他们能把更多的科技力量引进来,发展自己的家园,眼界自燃就会宽广许多,是否境况又不一样了……
在经历了这样一次心灵的洗礼之后,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在我的眼里又有了另一种样子。小敏虽然有些自卑,但是很勤奋。蛾子虽然有些疯,但是很懂事……他们虽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缺点,但是在他们内心的深处都隐藏着一个美好的愿望---都渴望着美好的生活,都渴望外面的世界。而我---这个从外面精彩世界来的支教老师被他们赋予了重托,给予了希望。于是,我的那台惠普教育本在更多的时候就充当了教具:有空了我会在网上找一些合适的音视频材料训练孩子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教孩子们打字,发电子邮件……虽然我是数学老师,但是有时也会兼任其他的角色,虽然语文不擅长,但是我也会利用教育本里的网络大课堂做一些备课,搜集一些素材。我的课渐渐的有些时髦了,学生们越来越喜欢我,我知道学生们已经被这台惠普笔记本带入宽广的互联网世界,同时我也深深的为这些孩子们的热情和真挚的目光所打动,每当这时在内心里都会升腾起一种责任。
有时候我也在想,我们支教老师的到来也许给学生带来了一些希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里的学生也在改变着我,然而到底是谁改变了谁呢?
……
最近我欣喜的看到越来越多的有为青年相应了党的号召,走进了支教的行列,我很高心。我知道许多类似的故事继续会上演,触动与感动继续会进行,贫困地区孩子们的希望在实现。在给学生带来该变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