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三轮车夫能破格读博说起

(2009-04-28 23:17:49)
标签:

杂谈

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叫好
-----------三轮车夫能破格读博是人才选拔方式的进步
文/四眼先生
一直一来,我们国家的人才选拔方式都是“一考定终身”。在各级选拔考试中,以成绩论英雄。可是这样的方式最近的一些消息表明有了一些变化。先是教育部考试中心负责人最近在接受一家网站的访谈时指出,把反映平时学习情况的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将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接着就是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做过三轮车夫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其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看完这两则消息,四眼先生不由的为国家这样的逐渐完善的的选拔人才的方式叫好。
 
先说说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
高考作为一个重要的选拔性考试,现在已经被人们赋予了太多的内涵,有人说高考决定一个人的命运,虽然有些过头,但是仍然贴切。正是因为这样作为一个高中的一线老师四眼先生每年都可以看到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考砸了,最终与他们心仪已久的大学失之交臂而遗憾终生......高考本身是相对公平的———同样的问题,标准的答案,是非对错一目了然----虽然现在遭受人们的质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次高考并不能一定反映一个人的素质,那些本来很优秀的学生可能因为客观原因而落榜,那些为了考试而学习的人可能钻了高考的空子,一举成名。传统的高考中这些一定存在的偶然因素,让肩负着选拔功能的高考显得不太公平。因为在以往只要高考分够了,那就代表了成功。因此,四眼先生认为把反映平时学习情况的学业水平测试作为高考成绩的一部分,或者把综合评价作为录取的参考,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让那些为了考试而读书的人原形毕露,无处可藏,让人们把为什么读书放到原位,脚踏实地的老老实实的读书,从而对当前中小学日益功利化的读书现象有所遏制!
但是,任何东西都是有里也有弊。在网上许多人担心今后作为高校录取参考的“综合评价”,可能成为权力与金钱的回旋余地,发挥空间,从而使高考失去公平性,成为腐败的土壤、温床的这种担心决非多余。四眼先生认为,只要把作为大学录取参照的平时考试也像高考一样组织好,这就不是问题!
 
再说说拟破格录取38岁做过三轮车夫的蔡伟读博。
4月23日,复旦大学经过专家考试和校招生领导小组讨论,把只有高中学历,下岗十余年做过三轮车夫38岁的蔡伟列入了2009年度博士生拟录取名单,其导师为古文字学泰斗裘锡圭先生。
四眼先生认为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励志故事。这仅仅是一个开端,而不是一个终止。足以传颂的“佳话”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心态。中国为数众多的普通大众之间,隐藏着许多高人,这样的方式无疑给还在社会底层的那些人们一希望,带去了一丝曙光,至少是用事实让他们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我们很难想想,如果不是这样的破格录取,蔡伟做三轮车夫还要多久;如果不是这样的破格录取,没考取大学的梁漱溟能不能当了北大哲学系的教师;如果不是这样的破格录取,小学没毕业的沈从能不能站到中国公学的讲台上…………
 
如果说高考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录取方式是从源头上让高考更为公平,那么复旦大学破格录取38岁三轮车夫蔡伟读博的做法则是弥补了遗憾。某种程度上,考试当然是最公平的做法。但如果把考试制度固化,推及到人才选拔的每一个层次,一些人才就会失去机会。四眼先生的身边就有许多因为因为英语或者数学不太好而某一方面很有造诣的朋友,我们私下虽然也称之为专家,可是他们的身份去异常尴尬。可喜的是主管部门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采用了一些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的方式,让这些人看到了方向。在这样的人才选拔方式之下,社会敬学成风无疑指日可待,因此四眼先生要为之叫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