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高考结果教育理性对待 |
⑴加强学习,掌握课标新变化。对于新课程标准下的08年高考,由于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供借鉴,都是从探索中前进,因此加强学习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备课时间,经常对新教材进行分析,对《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进行学习和讨论,明确教学目标和方向,加强对已实行新课程地区及上海等地的高考试卷的形式、内容和构成的分析和研究,并以之指导我们的复习工作。
⑵加强研究,重视备课出成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全面提高成绩的关键。教学案中应包括本节内容的知识梳理,用填空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基本概念和公式,基础训练用选填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常用思想方法,并给予学法指导,例题选讲采用解答题的形式整合知识,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每课之后都配有一定量的课堂巩固练习和课后练习,贯彻以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
⑶惜时增效,抓住课堂不放松。上好复习课是抓好高三复习的关键。内容多,课时少是当今高三数学复习的真实写照,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是每个人都要考虑的问题。我们的基本做法是:既讲题也讲法,注意知识的梳理,形成条理、系统,章节过后学生头脑中清晰的主线。不仅要讲本课的重点、难点,更要讲学生的容易错的地方点,要引导学生对知识横向推广,纵向引伸,以题论法,变式探索,深化提高。讲出题目的价值,讲出思维的过程,甚至是学生在解题中的失败的教训和走过的弯路。
⑷学会反思,养成思维好习惯。数学复习要稳扎稳打,不要盲目的去做题,每次练习后都必须及时进行反思总结。早在高一的时候,我们就利用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了“怎样解题”的讲座,按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中的“弄清问题、制订计划、实现计划、反思回顾”四步解题法解题。弄清问题的本质就是重新叙述问题;制订计划的关键是将条件与结论进行沟通;实现计划的过程是选择合理、简捷的解法;反思回顾要力求解答简捷、完整。弄清问题要慎之又慎;拟定计划要盯着未知数,方法取决于目的;实现计划要善于转化;反思回顾要到位,温故而知新,再思则明。反思总结解题过程的来龙去脉,反思总结错误的原因,反思总结此题和哪些题类似或有联系及解决这类问题有何规律可循,反思总结此题还有无其它解法,养成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习惯。
⑸注意反复,及时纠错讲落实。虽然我们强调每解一道题后都要有必要的反思过程,但事实上真正这样做的学生非常少,平时的作业、练习等在做完之后从不检查,当完成任务,仅仅追求解题数量。而作业一旦老师批改后,或者自己做的练习核对答案后恍然大悟一下,错的地方不是不会做、不懂,而是不够仔细,没有检查,下次再做,继续再错。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做两件事,一是反思总结做错题的原因:是知识掌握不准确,还是解题方法上的原因,是审题不清还是计算错误等等;二是及时在错误的地方订正,用红笔给出对比和必要的警示,防止今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⑹注重基础,以练为主抓提高。为使学生对复习过的内容有所巩固提高,结合每部分内容,选一些基础性的具有代表性的课后练习,将练习分为基础题,综合题和能力题,题型以填空题和解答题为主,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让他们各有所获。为了检查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每复习完一章节后,要进行定时的单元检测,每周争取有一练。批改评讲及时,辅导耐心细致,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力争大面积提高学生的成绩。每课必练,每练必批,每批必评,每评必纠成为师生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