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宝贝一家亲》播出节目:《我家有壮宝》的内容跟进

(2010-11-05 21:50:16)
标签:

宝宝肥胖

健康概念

预防措施

育儿

分类: 妈妈关注的育儿问题

简单认识一下儿童肥胖:

    一般肥胖是指热能的摄入和消耗失衡的结果,而不单单指的是暴饮暴食造成的,是一种

营养障碍性疾病。小儿肥胖大多属于单纯性肥胖,占到肥胖总数的95~97%。在我国超重加上肥胖的少儿已达到25~27%,已经成为21世纪严重的健康~社会问题。尤其在大城市,例如北京,平均每5个孩子中就有1个“小胖子”。

 

肥胖的标准:小儿体重超过同性别同身高正常儿童均值20%以上者可诊断为肥胖症。

    肥胖分度:

        超重:    大于参照人群体重10~19%;

        轻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20~39%;

        中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40~49%;

        重度肥胖:大于参照人群体重50%。

 

计算一下孩子的标准体重,看看宝宝身材到底是否匀称:

 

         1~6个月:体重(公斤)=出生体重(公斤)十月龄x0.7(公斤);

 

         7~12个月:体重(千克)=6(公斤)十月龄 X 0.25(公斤);

 

         2~12岁:体重(公斤)=年龄x2(公斤)十7(或8)(公斤)。

 

         当然,还要测量一下宝宝的身长,以身长来比较体重,才能确定是否身材适合。

 

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原因:研究表明,肥胖是由多因素造成,而单纯性肥胖的发生原因比较明确的有:

  • 遗传因素:体型遗传。父母亲肥胖,其子女多有肥胖的可能。研究调查表明: 一般父母亲一方肥胖的,其子女的肥胖发生率为32%~33.6%;父母亲双方均肥胖的,其子女的肥胖发生率约为50%~60%。肥胖孕妇出现餐后高血糖会使胎儿摄取葡萄糖增加,而妊娠的最后三个月,胎儿摄取过多的葡萄糖会使脂肪细胞数量增加,增加了成为肥胖儿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肥胖父母亲的饮食习惯,对儿童的饮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
  • 进食过多、营养过剩是造成单纯性肥胖的主要原因。
  • 运动过少。
  • 社会心理因素。这点不可忽视,尤其是家长对小儿肥胖的错误认识,最容易造就出一个肥胖的孩子。另外,有研究表明,孩子如果功课压力过重,或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精神长期紧张,就会有意无意地拚命多吃零食,借以缓解精神紧张的状态,长此以往,就会出现肥胖。因此,迅速增胖的高峰年龄段是9-13岁。 

 

儿童肥胖的危害:

    目前社会上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认为孩子瘦肯定是营养不良,孩子胖才是营养好。其实肥胖是营养过剩,也属于营养不良的一种,它比营养缺乏导致的消瘦更难治疗,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之一些家长营养知识缺乏,肥胖孩子已呈逐年增多的趋势。

  • 小胖墩臃肿、笨拙的动作和体态,使其在婴儿期的主动运动滞后,认知促进受到影响。肥胖婴儿学会走路比正常婴儿晚,而且因为关节部位负重过多,容易磨损而导致关节疼痛。还容易发育成扁平足、膝内翻或外翻以及髋关节内翻等畸形,加上肥胖导致行动笨拙,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 肥胖少年儿童易出现高血压、脂质异常症及糖代谢异常,严重的可以表现为2型糖尿病,从而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使得成年后心脑血管病发病提前。需要强调的是,过去流行的观点是,青少年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然而目前儿童中发生的2型糖尿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着。
  • 肥胖可能导致儿童呼吸困难,更加容易发生肺炎、支气管炎,严重的甚至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着后每次呼吸之间的间隔时间延长,造成缺氧,白天就会总是嗜睡,精神萎靡不振。
  • 幼儿期及青少年期不愿意参加运动,使小伙伴常不愿与其玩耍,甚至遭到讥讽取笑。时间久了。容易形成自卑感,变得孤独,心理上受到伤害。
  • 研究表明,肥胖儿智力指数普遍低于正常儿童。
  • 其他可能的合并症还有:脂肪肝、胆石症以及发育异常等等。
  • 另外,比起普通儿童来,肥胖儿童更加容易在成年期发生肥胖。青春期的小胖墩有80%成年后仍然是大胖子。
  • 肥胖还有可能引起性发育的提前。

 

节目中3个宝宝肥胖有原因:

  • 第一个家庭,宝宝6个月。妈妈怕孩子体重增加慢,不管孩子是不是饿,2个月以后仍然频繁进行母乳喂养。造成早期过度喂养宝宝。而且,过早的与3个月就辅食添加,晚间睡觉前还加吃辅食。

   1、1~2个月是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关键时期,提倡“按需哺乳、随饿随吃”。而2~3个月以后,母乳喂养也要有规律。1岁以内的婴儿对进食没有太多的自主性,对于胖宝宝要坚持母乳喂养,适当推迟固体辅食添加的时间(生后4个月内不加辅食),不要强迫孩子进食,当孩子已表现出不想吃的意思时(闭嘴、用手推饭碗、奶瓶等),应停止喂食。以免喂养过剩出现消化不良或加重肥胖程度。

   2、晚上睡觉前给宝宝加辅食,会使孩子摄入和消耗不均衡,对于胖宝宝会造成体重增加加速;对于瘦宝宝还容易发生消化不良。

  • 二个家庭,宝宝2岁半。对于宝宝食欲好,妈妈制定了合理的一日生活制度,使得原本已经肥胖的宝宝逐渐成为了身材匀称的小美女。但是妈妈过于紧张,食谱中给孩子安排的食谱欠缺,如:以素食为主。

    1、家长能持之以恒进行预防肥胖。制定了合理的一日生活“铁的制度”。如,定时运动。每晚家长不看电视,带孩子走出门外半小时~1小时;双休日走到郊外。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既消化了食物锻炼了身体,又增进感情便于交流,其乐融融!

    2、孩子虽然才2岁多,妈妈就很注意让她参与日常家务劳动,如,扫地、拖地、叠床、铺被、扔垃圾等,这是肥胖儿童运动减肥的恰当内容。但是要注意,因为运动后孩子的食欲会增加,不能放任其多吃,才能显现其运动减肥的功效。

    3、宝宝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营养摄入与成人唯一区别就是不但要供给日常活动需要,还要保证生长发育的需求。因此,均衡营养十分必要,每日应保证蛋白质12%、脂肪44.1%、碳水化合物43.9%,还有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宝宝可以适当多活动,一味的减少动物性食品的做法不可取。

  • 第三个家庭,宝宝8个月。本来遗传因素很是突出,妈妈还总是怕宝宝吃不饱,喂养的次数过多,经常搂抱,户外活动也不多。加之妈妈自己很爱吃零食,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宝宝岂不更加肥胖。

    1、搂抱得过多,会使小宝宝的自主运动减少,应定时为宝宝做被动操,学习翻滚和爬行。

    2、户外活动也会使孩子全身的小肌肉兴奋而达到运动的效果。没有户外活动时间,会使得肥胖的宝宝免疫力更低。

    3、胖孩子尽量不提供过多的零食。

 

宝宝肥胖预防一些建议:

    1、营养素不均衡、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失调是产生肥胖的主要原因。身高每增长1厘米,体重应增加0.3公斤左右。因此,培养宝宝良好饮食行为非常重要。

    2、尊重孩子自主进食的意愿。1岁以后的宝宝对各类食物的适应能力渐渐增强,咀嚼功能逐步完善,对食物的色香味有了自己的辨别力,这时小儿就开始有自主进食的渴望,往往在吃饭的时候下手去抓。在这阶段,家长的作用应从主导转变成辅助作用,喂饭过量可能将孩子的胃撑大,造成小儿肥胖。

    3、创造不摆放零食的家庭环境。要让食欲好的宝宝不能随意看到食物,从而能起到预防和减肥的辅助作用。

    4、宝宝发脾气及哭闹时,不要养成以食品诱惑来解脱坏情绪的习惯,应找一些有趣事情转移不良情绪。

    5、不可图安静而长时间让宝宝看电视、玩电脑、看书、画画……等,这使得孩子摄入的营养物质积累过多。

    6、家长应寻找孩子的运动兴趣而定时运动:一般男孩子喜欢踢球、跳远、扔沙包等;而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跳绳、跳房子、踢毽、舞蹈等。不可以许愿、物质刺激、辱骂、讽刺等不正确的办法强迫孩子运动。一般男孩子喜欢踢球、跳远、扔沙包等;而女孩子喜欢跳皮筋、跳绳、跳房子、踢毽、舞蹈等。

    7、小“奖品”:这里讲的可不是物质刺激,盲目许愿,而是精神鼓励的措施。例如:小贴画、小红花、小红旗等。宝宝不挑食、劳动后、运动后均可采取。切不可以甜点、糖块、干果、奶油类食品等高热量零食食品作为奖励品,特别是晚餐后不要再吃零食。

    8、改变肥胖家长者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儿童肥胖的重要措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