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问题答复(69)
(2008-09-20 09:18:02)
标签:
育儿疾病护理预防杂谈 |
分类: 问题答复 |
游泳的鱼
亲爱的南大夫:我的宝宝6个月,有些问题想跟您请教,希望得到您的帮助。非常感谢!
1、黄绿色的稀便里面还有奶瓣,是不是着凉了外带消化不良?用调理腹泻的配方奶是否有帮助?
首先化验大便,无感染后再用应该是有效的。
2、我一直没有很热衷于给孩子补钙,只是偶尔为之(我孕期给她的营养很足,以至于我本身都是一直以正常的指标度过孕期的),但是宝宝的硬实程度已经到了让大孩子们的妈妈都嫉妒的程度,身高也达到了71cm(出生时54cm),出了一颗小牙,也没有任何异常现象,这是不是意味着她根本就不缺钙呢?如果这样还补,会不会适得其反?不能这样看问题。目前宝宝补充的鱼肝油和改是中华医学会儿科会议的指导方案,预防小儿佝偻病的作用。越是发育较快和较肥胖的宝宝更应重视。
3、从出生第二天就给她游泳,她一直很喜欢,可是最近半个多月,她表现出了害怕的情绪,请问是什么原因呢?该怎么处理?先让宝宝休整一段时间。宝宝也会因某些原因影响情绪。
木子
南大夫,您好!我家男宝宝8个半月了。四个月的时候微量元素检查缺锌,锌钙特吃了三个多月。一直不怎么爱吃奶粉,每天也就500-600毫升,爱吃辅食,一天两顿辅食。前天身体检查时医生说囟门有点大,脸色有点白,就给开了维365(复方锌铁钙),但是我看说明书不良反应很多,就不敢给宝宝吃。想征求下您的意见,到底给不给宝宝补呢,补多长时间为宜,需要再次检查微量元素吗?谢谢!
建议不要检查微量元素了,应先查血常规,如贫血应该补充。
—————————————————————————————————————
新浪网友 南大夫您好,我就是问你孩子囟门大小的那个妈妈,感谢你百忙之中给我回复,
我还是想再问一下:你说的“宝宝的头围一般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头围的上下2个标准差之间”,这个标准差是怎么算的?按同一年龄段内的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范围的平均值计算得来。我家宝宝出生时头就很大,三个月体检时身长64cm体重8.8kg头围45.5cm前囟2.0×2.0;六个月体检时身长70cm体重10.5kg头围48cm前囟1.5×1.5;到九个月时身长76.5cm体重12.2kg头围50.5cm前囟是0.5×0.5了;他这样的生长速度正常吗?你宝宝出生头就大因此很正常。头围的发育只要与身体发育成正比即可。你可看一下博客首页左侧的博文,观察第一年的增长数据。他在这个标准差以内吗?你的回答让我好紧张啊!宝宝其它的发育都很正常,就是长的比同月龄的孩子要大一点。以前一直是混合喂养的,上周刚断奶,请问现在需要控制他的奶量吗?不用控制。我们其他要不要注意什么问题?谢谢!(2008-09-16 12:38:25) 来源:育儿问题答复(68)
我爱吊兰
我认为可以从饮食方面先进性调整。可以在近几日吃些好消化的辅食,如大米粥、烂面片等,适当多喝水,还可以煮苹果水。另外,给孩子服助消化的药物:妈咪爱、金双歧以及猴枣散等。
小敏
小敏
1、你宝宝脸上长的可能叫作血管瘤。血管瘤常见的有5种,你的宝宝的可能是其中的红斑痣 ,又称葡萄酒色斑。出生后即有,为淡红色或暗红色斑块,压之不退色,不高出皮肤表面,位于真皮层内,由毛细血管网组成。出生后,红斑痣随身体的增长按比例增长,但范围不再扩大。红斑痣不能自行消退。红斑痣除影响美观外,一般无其他危害,必要时可采用冷冻治疗。有的说在孩子7~8岁时治疗,也有说再大一点在治疗,具体还是请你咨询皮肤科吧。
2、孩子咬指甲的习惯要早纠正 :
小孩咬指甲是一种常见现象,很多人小时候都有过咬指甲的经历。咬指甲是一种不良习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危害。会把大量病菌带入口腔和体内,导致口腔或牙齿感染,严重的还会引发消化道传染病如细菌性痢疾,或者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蛲虫病等。
经常咬指甲还会对儿童的牙齿造成伤害,造成牙齿排列不整齐,如牙齿外暴,门牙缺角,影响孩子的容貌。咬指甲还可能造成指甲畸形,破坏甲床,引发出血或感染,损伤甲板,使甲板缩短,周边不整齐,甲板板面粗糙,失去原来光泽,如侵及甲沟,造成甲沟炎。
孩子爱咬指甲,有时反映一种心理情绪,如紧张、抑郁、沮丧、自卑感、敌对感等情绪状态,其根源可能是受关注不够或缺乏安全感。而有些孩子,由于咬手指甲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反过来又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成为继发性精神刺激因素。
纠正孩子咬指甲的习惯可采用心理疗法和行为矫正法,以耐心说服和鼓励为主,平时多给予孩子心理上的关注,消除造成孩子紧张的因素。引导孩子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交朋友,如让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做游戏等,转移其注意力。家长要有耐心和信心,千万不可体罚,不可大声训斥,不要粗暴地强行将孩子的手指从嘴里拉出,这样可能会在潜意识中加重孩子咬指甲的习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常修剪指甲,对大一点的孩子,可通过讲道理告诉他们咬指甲的危害。
另据医学研究发现啃指甲的习惯是儿童局促不安多动、体内缺少某些重要元素的表现;也可能是孩子患有异嗜症(体内有寄生虫存在)。在饮食方面要注意营养充足全面,可以多吃些富含钙、铁、锌的食物以减少铅的吸收,预防贫血。
——————————————————————————————————————
范多多的妈妈
南大夫您好,我女儿3个半月了,检查微量元素的时候查出缺铁。医生建议每天补充1/4个鸡蛋黄,但是我家女儿还不到4个月,而且消化不好,口水很多并且一直吐奶(每次喝完奶半个小时后都会吐3-4口奶块)。我不知道我家宝宝现在是否真的能喂蛋黄?除了加蛋黄以外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可以补铁?可以添加大米汤或稀米粉。购买强化铁的米粉。待宝宝适应了这些食物后再加蛋黄。不可急于求成,一旦造成腹泻,会更加缺铁。另外,我家宝宝现在的粪便是绿色条状的,这是否是因为奶粉里的铁没有被吸收的原因呢?期盼您的答复,先谢谢了!主要不是因为奶粉里的铁没有被吸收的原因,许多奶粉会议母乳的营养成分为标准,添加乳清蛋白等营养素。因此,也会使宝宝大便有绿色。但是,应考虑到消化不良。
琦琦小精灵
南大夫您好:又要麻烦你了,我的儿子琦琦刚刚3个月,他最近刚开始哭着不喝水,不喝果汁,不喝葡萄汁,也不喝奶粉等,只要我喂他时他就哭着不喜欢坐,就喜欢竖抱哄他才不哭,放在床上他拼命吃手,我喂他喝奶时他就哭着不喝奶,5分钟后才喝奶了,现在我发现他现在喝得越来越少了,请问是正常吗?请教教我怎么办啊,期待您的回复谢谢!
如果宝宝在之前体重增长很快,会出现暂时吃奶少的现象。这是他的自我调节。
jian
南大夫您好::下面我给您写的留言太长了,分了三部分,希望别嫌我啰嗦,我是心里焦急请您谅解,现在您是我最信任的了,期待你的答复谢谢!!
1、宝宝目前体重还正常。2、有些宝宝的长时间腹泻是属于功能性的:功能性胃肠疾病。不影响生长发育。用药效果不好,家庭的饮食治疗反而见效。这种疾病不但不能禁食,添加了谷类食物还会好转。你可以给宝宝加米粉,7~10天后再加蛋黄。另外,适当多饮水。奶量应保证。如果加蛋黄后有腹泻或呕吐,说明宝宝不适应蛋黄,麻疹疫苗应缓打。
jian
又要打麻疹疫苗了能打吗)每天只是喝奶我都心疼死了,别的孩子都能吃很多东西了他还没加辅食呢,南大夫,您教教我怎么办啊,该改些什么药吃能见效呢,(我要是在北京就好了能去您那,如果是您那的药我可以让朋友去您那开)益生菌我也给吃呢(吃过贝飞达,迪儿,)也不知什么牌子好,我都怕孩子营养不良,(体重才16.9斤)像他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再添加辅食是等完全好了再加还是现在就应该加了,我昨天给他补钙了,因为他出小牙了,睡觉没以前多了,刚睡时有时睡着睡着哭几次才能睡踏实。您教教我怎么办。真是不好意思啰嗦了这么一大堆,知道您很忙又给你添麻烦了,但我现在真的有点不信任我们这的大夫(有的态度还很不好)期待您的答复,谢谢!!
jian
马上又去化验结果令我很烦心是白细胞8-12了怎么一天就严重了那没多(前一天化验是0因为前一天早上六点多去化验的不能化验错了吧,有点气愤)回来又接着吃药可吃好几天还是没好就换了家医院继续吃药到今天已经十多天了还没完全好,次数少了一天1-2次昨天化验白细胞0-1,今天还在继续吃药,还在拉稀,我都不知怎么办了,因为化验我都怕不准确,准备明天还去化验,我儿子今天都7个月了,就因为拉肚子我都不敢给他吃辅食了(本来也没吃什么,米粉停了,果汁也不喝了,钙也停了,蛋黄一直没吃,吃了就拉肚子,能是蛋黄过敏吗,
jian
南大夫您好::谢谢你在百忙中答复我的问题,我已经去医院了,开的药已经吃了十多天了还是腹泻(每天便2-3次,放屁出来一点2-3次)第一次化验便白细胞2-3,开了消炎药,(化验前已经腹泻十多天了,当时我以为只是吃蛋黄吃坏了,先吃的蛋黄后吃的米粉,那时还没看到您的博客,现在还后悔怎么没早发现你的博客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了,第一次吃蛋黄吃到第四天开始拉稀停了几天第二次吃到第三天开始拉稀,又停了几天最后一次吃的当天就拉了四次结果吃益生菌几天不好使才去化验)开的药吃了第四天去化验说白细胞没了正常了(排的便也没以前那么稀了,次数也少了)我当天就把要停了因为觉得药吃多了不好,可是第二天一上午就便了三次,马上又去化验结果令
新浪网友 2008年9月17日 13:49
请问我爱人从医院一确认怀孕就开始吃康耐得多维软胶囊和保定澳诺药厂的锌钙特口服液,现在已经34周了,是否接着吃,如果接着吃吃到什么时候合适?先谢谢了,南大夫。
孕期补充的多种维生素类的保健品可以一直吃的。不过,对你说的品牌我不太了解。可以咨询产科医生。
遗忘
南大夫您好,我有个问题想咨询您。我家宝宝现在快11个月了,小时候晚上睡觉都要大人抱着睡,自从会翻身以后,每天晚上睡觉就不让抱了,抱了就哭。就喜欢在床上滚,像个不倒翁。坐起来,然后大头朝下倒下去,再滚几下下,再坐起来,再大头朝下倒下去,再滚几下,这样反复无数次,直到滚累了就睡着了。一般晚上8、9点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睡着后就不滚了。您说这样正常吗?看着她这么滚,我都觉得累得慌,我感觉她的行为像大脑缺氧似的,还是身体不舒服什么的?很困惑,盼望得到您的解答。很正常。建议睡前给宝宝做抚触。创造良好睡眠习惯。白天调整睡眠时间。
elyn
你好,南大夫,有问题想咨询下您:宝快8个月了,身长75公分,体重10公斤,查了下微量元素,钙、锌、铜都不缺,只是钙和锌的指标偏低,但缺铁比较厉害,从四个月开始就缺,看了您前面的预防贫血的文章,对照了下宝平时的饮食,小家伙除了不爱吃水果,蛋黄、肝脏什么的平时都挺爱吃,防疫站的医生建议我们给她补点铁剂,可铁剂对胃都有损害,我一直在犹豫当中,想请问南大夫,该不该给宝补铁剂?如需补的话,可以推荐一二吗?谢谢
(2008-09-17 10:06:45) 来源:育儿问题答复(68)
1、应该重视贫血的问题,及早纠正。2、西药的成分都相差不多,以含铁为主。另外也可以配合中成药。2、以改善辅食最为重要!您的孩子不爱吃水果正是问题所在。水果中的wit-c是帮助食物中铁的吸收的作用。
————————————————————————————————————
铁蛋妈
南大夫您好,又要麻烦您了。我家铁蛋6个月6天了,16号体检结果是身高70.5厘米、体重17.2斤。看了您之前回答的问题6个月的宝宝每天应该保证600ml的奶量,可是他每天达不到,但辅食吃的还可以。奶粉只能喝下90ml再多就喝不完了,我总是怕他营养不够。其他孩子都可以喝150-180ml了。我需要把辅食量减少,增加奶粉量吗?您看我每天这样给他安排您看合理吗?
8:00-9:00
11:30-12:00
15:00-15:30
18:00-18:30
20:00-20:30
每餐中间加水,下午睡醒后加一次水果。晚上9点睡着后4个小时醒一次,醒了之后都吃着我的奶再睡。早上7点左右起床。
发育很好。因为还有母乳,所以不必着急。不要急于添加蛋白和豆腐。
朵朵妈
南大夫,我女儿和大人睡在大床上,我看到您的留言说孩子睡席梦思不好,我们家的床垫是硬型的,孩子睡觉动作比较大,小床上她转不开。您给我一些建议吧。
事物总不是绝对的。如果床垫很硬就可以,只要不制约宝宝运动发育。
————————————————————————————————————————-
韬韬妈南大夫您好!我昨天第一次看到您的博,真是受益匪浅呀,我看到您的回复中说到四个月的宝宝不能站立,可是我家宝宝从百天过后,奶奶就开始有意无意中让他站在地上,到今天他已经133天了,他已经习惯站在地上,抱在腿上坐着,他就不乐意,叫唤个不停,一放到地上就笑了,我想问一下,这样早就开始站立对他有什么危害?另外还有个问题就是他身上的青色的胎记好多,有八处之多,以后会不会褪掉?盼回复,谢谢!
(2008-09-19 08:56:50)
宝宝过早和过晚站立的问题最好经医生检查后给与答复是否正常。如正常,也不要经常站立。至于胎记,东方国家婴儿比较多见,又叫蒙古斑。大多在一岁以后就慢慢消失了。
语涵妈
南大夫:您好,又来麻烦您了!现在孩子九个半月,一直吃母乳(也不爱喝奶粉),上次给您写信提到,她半夜总醒,五六次,醒来吃一点儿奶又睡了,最近醒
更多了,上次您说等天凉快了给断奶,可家里人说最好能坚持到一周岁,能多吃点儿是点儿,再加上最近的奶粉事件,更是不好断,请问如果半夜总醒会对孩子有
什么危害,(我好说服我家人),如果断的话,我该从何着手,(她特别恋奶)。
母乳喂养要重视食物中要有多一些的含铁食物,因宝宝在8个月以后母乳的营养已不能满足其需求,易发生贫血。至于如何断奶也有个体差异,前面已有文章。
此时宝宝正是怕生的阶段,适当多接触外界,有改善。与抬轿可能有一些关联。更主要是出生后的环境提供。
珠珠她爹
南大夫你好,又来麻烦您了,我家宝宝现在一岁一个月了,最近我发现她的无名指上长了小米粒大小的一个刺猴,不知道怎么这么大点的孩子怎么会长刺猴呢?看着她每天抻着小手让你看的时候,我们做父母的真的很着急啊/想请问南大夫象她这么大的孩子,怎么治疗这个刺猴啊?盼快快回复,谢谢!
这需要到皮肤科诊治。
幸福拉拉手
南大夫,您好!又来麻烦您了,我女儿13个月了,前段时间感冒,咳嗽,有痰吐不出来,流鼻涕,不发烧,刚好了半个多月,昨天又这样了,跟上次症状一样,这是怎么回事呀,我妈妈平时喂孩子的饭都很清淡,应该不是食火的原因,可为什么总这样呢?听说有些小药在没病时可以少吃些,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是这样吗?您能告诉我一些吗?家里有猴枣散,可那个药的味太浓重了,孩子根本不吃,另外我们在护理方面是不是有问题呀?我妈老问我,是不是我带的不好呀,真是难为我妈妈了。
祝您身体健康,天天开心@
宝宝已进入疾病期,尤其是病好后体质下降,很容易再次发病。预防措施不能依赖药物,防病是综合内容:均衡营养、锻炼、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