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355
  • 关注人气:17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己榨油未必好

(2016-01-20 10:57:54)
标签:

杂谈

我认识一位很热爱生活的赵阿姨,有一次我去拜访她,她特意给我展示了她厨房的新玩意儿。除了之前的豆浆机、面包机之外,又多了一台榨油机,她说她家现在的食用油都是自己加工的,想吃什么油就自己榨什么油,绝对没有添加剂,干净安全。但是赵阿姨这次购买的这台价格不菲的榨油机并没有得到我的好评。如今购买榨油机的人不少,大家都觉得自己榨油挺好,绝对货真价实,实现零添加,实际自己榨油的做法存在不少隐患,自己榨的油和超市购买的大品种的食用油相比未必更好。
自己榨油未必好 

食用油加工有门道

食用油是我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但是食用油在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有讲究,否则很容易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油脂酸败

油脂长时间贮存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油脂的感官性质发生不良影响,这个变化即油脂酸败,油脂酸败后会有哈喇味,富含油脂的食物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油脂氧化分解后产生游离脂肪酸,产生酮类、醛类以及过氧化物,这些不仅让油脂性状发生了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酮、醛和过氧物化等都具有毒性,对身体健康不利。

酸败原因

油脂之所以会酸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油脂中原料残渣和微生物产生的酶,这些物质发挥着生物性酶解的作用,第二个原因当然是油脂本身在空气、阳光和水等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水解和不饱和脂肪酸的自身氧化。

油脂质控有讲究

为了保证油脂的食用安全,我国对油脂中的水分有限量规定(不得超过0.2%),而且要求在食用油中添加抗氧化剂,当然首先要求食用油脂的纯度高,贮存条件也要符合要求,比如放在不透明的容器或者绿色、棕色玻璃瓶内,并加盖密封,避光保存于阴凉处。很多人也只是关心榨油的过程,忽略了油脂保存的细节,导致油脂在存放阶段出问题。


原料选择及设备清洁都重要

花生是常见的油料作物,花生油也是我们常见的炒菜用油,但是这类油料种子容易被霉菌污染,黄曲霉菌污染花生后会产生毒素,这些物质会随着榨油的过程进入到食用油中,这类物质是明确的强致癌物质。规范的油脂生产对原料是要进行检验的,同时用碱炼和吸附的方式能有效去除这类毒素,同时对生产出来的食用油也要进行检测,国家对食用油中的一些物质的残留量也有规定,超过了规定的量则是不合格产品,禁止销售。

油脂加工设备也应该定期清洁,如果榨油的残渣仍存在于机器设备上,亦会和空气中的氧接触,变质后产生对身体不好的物质,食品生产企业都需要通过HACCP认证,在这个系统里按照规范来操作能避免很多潜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自榨油并不经济实惠

  从我们老百姓过日子的角度来说,自己榨油并不像我们过去购买散装油那么经济,一台榨油机至少上千元,而每次榨油的出油率和食品本身的含油量并不匹配,这样自己榨油的成本当然相当高了。比如花生的油脂含量几乎接近50%,一般的家庭用榨油机能榨出35%左右,有些设计不科学的榨油机甚至比这个出油率还低,而食用油加工企业生产花生油时,出油率几乎可达到50%,可以说把花生榨干榨尽了,而且榨油剩下的油粕还可以继续利用,相比来说,自榨油浪费原料,并不经济。


自榨油营养并没有优势

还有些人认为自己榨的油营养更丰富,而且香味更浓。对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张坚研究员表示,家庭自榨油与购买包装食用油在营养成分上没有太大差别。而且,自榨油不宜长期存储,建议每次少榨点,吃完了再做新的。而且家庭自榨油因为水分等无法去除,因此炒菜时容易起烟,而且还可能溅油,炒菜时要注意防止烫伤。


本文字内容版权归《糖尿病天地》杂志社,转发请注明出处,未经允许,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糖尿病天地”感谢您的关注,更多内容敬请关注“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邮发代号80-225

《糖尿病临床》邮发代号80-742

详情请咨询010-51260912

咨询时间周1-周五9:00~12:00,13:00~16:30

《糖尿病天地》杂志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