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几天,由于天气寒冷,张大爷不小心感冒了,整天晕晕沉沉,鼻塞流涕,咳嗽……于是,就到医院去看病。张大爷挂了一个“普通内科”号,患者太多,等了很长时间才轮到他。医生简单问了一下病情,就给张大爷开了一些治感冒的药。
张大爷回到家中一想,觉得不对劲:上了趟医院,怎么连血糖都没测呢?原来他没告诉医生自己还患有糖尿病。于是张大爷又返回医院挂了一个“糖尿病专科”号。结果,医生测出他的血糖偏高,为他调整了降糖药剂量,并嘱咐糖尿病患者感冒时的注意事项……
事后,张大爷又情不自禁地怀念起那相濡以沫40载的老伴!以前,只要张大爷一上医院,老伴总是跟医生唠叨他患有糖尿病。那是,他还嫌老伴啰嗦。现在看来,多亏老伴的啰嗦,才使自己10余年来,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少走很多弯路,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
作为糖尿病患者,都希望通过每次就诊获得更多治疗以外的帮助。但是,由于对医学知识的不了解,许多患者看医生时不知道该说什么,该问什么,因此往往顾此失彼,避重就轻。致使医生很难得到对治疗有指导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而患者有时也得不到预期的帮助。
尽管与糖尿病专科医生交流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作为一名患者要充分利用每一次门诊就诊时间。如果是上了年纪或身体残疾,平时就由别人照顾的患者,看医生时最好带上照顾您的人,他们能够向医生讲明在护理方面的困难。
下面教您如何充分利用每一次门诊时间。
看医生前
-
目的明确——通过这次就诊了解什么。
-
列出想要提问的清单。如果平时了解糖尿病知识越多,就越有利于提出问题。
-
理解可能在门诊提问的时间。
看医生时
-
确定可以得到提问的具体时间。
-
对照提问清单,检查是否有被遗忘的问题。为了避免遗忘,或便于以后借鉴,可以做些问答记录。
-
如果对医生的回答不能理解,应该要求解释。
-
仔细听解答,必要时,再提出问题并给些反馈信息。
看医生后
-
回顾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做法,哪些得到赞同,哪些受到批评。
-
列出下次就诊需要做的事情。
-
定好下次就诊的时间。
当然,鉴于我国医生给每位患者就诊的时间并不十分充裕,有时可能会忽略对患者病史的询问。所以,糖尿病患者无论看什么病,都应主动表明自己患有糖尿病,以免像张大爷那样再跑一趟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