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反思胰岛素的应用

(2011-07-18 15:04:51)
标签:

胰岛素

口服药

二甲双胍

孚来迪

低血糖

健康

分类: 名人诊断
最近发现有个奇怪的现象,大多数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人仿佛在沟通上都相对困难,主要原因是他们思维都似乎比较“迟钝”。相反的是,那些多年使用口服药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却依然能说会道,做起事情来也是觉得动作要快很多。原因大概是胰岛素注射治疗控制血糖效果比较好,越好越代表越有可能出现低血糖,长期低血糖导致思维能力下降。
 
    本来想和科里糖尿病护士一起做一下HbA1c达标率,虽然国内很多人都做过这个,不过我太想了解科室治疗的效果了。其后顺便想了解一下口服药和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病人在思维能力上究竟有多大区别。可惜糖化的检查是末梢血,结果不够准确。科室由于种种原因到现在还没有买静脉血测糖化的仪器。
 
    上次听李光伟教授的讲座“胰岛素治疗的软着陆”,确实获益不少。他说年纪越大越是不敢用大剂量胰岛素,彼时并没有在意。现在在自己工作发现,很多糖尿病人为了血糖,为了所谓的“记忆效应”频频出现低血糖,觉得应该好好反思一下胰岛素的应用问题。
 
    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觉得越来越不会“看糖尿病”了,不可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完美,总是有病人不知道如何饮食,总是有病人不知道如何运动,总是有病人不知道病情监测。有一次,有个外企的代表因为我用了一支胰岛素笔,给了我一个信封,我当时没有在意,因为第一次有人当面给这些东西,后来发现里面是money。诱惑选择的东西总是很多,其实更深层次的是五花八门的资料,有真有假,有全面也有片面,这才是真正干扰我们临床工作最主要的原因。
 
    有一个房间,里面有三张床,全是由我负责的。有意思的是,前两个月,这个房间住的都是今年才发现糖尿病的病人。年纪都是40到60岁之间,条件也不错。清一色的全是胰岛素强化治疗,只有一个病人坚持不用胰岛素治疗,主任见劝说无效便“放弃”了,我便尝试用口服药给他调整血糖,二甲双胍联合孚来迪治疗后血糖迅速平稳。这促使我反思自己的工作,我们只是做一份工作吗?
 
    学习环境的落后,观念的狭隘,现实利益的诱惑,自卑胆怯的压抑,这是大部分基层医院甚至是所谓地级市医院的很多医生在治疗糖尿病时出现不正规的原因。
 from: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962c0d01000bal.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