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科学年会上,闭环胰岛素给药系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闭环胰岛素给药系统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无需自己进行调整,高科技技术即可自动根据血糖情况调整给药量,从而做到真正地模拟胰腺生理性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实现更好的血糖控制,这也就是所谓的“人工胰腺”。
人工胰腺大约在30年前被首次提出,但当时能够同时监测血糖和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计算出所需剂量的胰岛素的机器体积庞大,其大小和一辆大众甲克虫汽车差不多。不过现在,这一领域的进展非常迅速,机器已经变得小了很多。看到这一进展,身为医生,我和糖尿病患者们一样非常兴奋!

人体是非常奇妙的,其生物反馈系统可以使血糖水平在24小时内都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机体的多个器官(胰腺、大脑、肝脏)需要持续不断地感知血糖水平的变化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如分泌胰岛素来降低血糖或分泌胰高血糖素来升高血糖。对于正常人来说,这一套高度复杂的系统能够保证,即便是跑完马拉松或是进食了一大块甜品抑或是仅仅吃了一些蔬菜,血糖都能够保持在正常水平。然而,这套系统实在太过复杂,大量科学家经过多年的努力仍未彻底弄清楚这套系统是如何保证精确运转的。
可以想到的是,要创造一个血糖调控系统来替代这套生理系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过,我们现在已经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今年的ADA年会上已经公布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这项技术将会给那些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带来巨大改变,而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则意味着已经非常接近“治愈”了。
重要的第一步已经迈出,即把胰岛素泵与血糖感受器相连,实现在血糖过低时能自动关闭胰岛素输注。接下来的一步可能会是,让胰岛素泵能够调节夜间血糖(即患者入睡时的血糖)。这将会让1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可以拥有正常的睡眠,不再需要因为担心低血糖而不得不定时起来测血糖。最后一步将会是,让泵既可以输注胰岛素又可以输注胰高血糖素,配合持续血糖监测器,保证血糖全天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虽然现在距离最后一步的实现还有一段距离,但鉴于当前的科技水平,应该能够很快实现。到那时,糖尿病患者就可以真正拥有像正常人一样的生活。距离治愈,我们每天都在更近一步,让我们共同企盼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