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6月5日,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在结束了与阿尔茨海默病长达10年的斗争后与世长辞。这个消息也使全世界再次关注于阿尔茨海默病这个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在1994年英国爱丁堡第十次会议上确定将9月21日定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世界老年痴呆日)。
目前在美国,阿尔茨海默病(AD)已经成为仅次于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的第三大“杀手”。据专家估计,我国AD患者已超过500万,占全世界的1/4,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人数将进一步增加。有研究显示,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年龄每增加5岁,AD的发病风险就可增加1.85倍。
患上这种病的人会出现脑萎缩和神经原纤维的缠结,从而导致患者思考、学习、记忆和活动能力的逐渐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近来科学家们发现它竟与糖尿病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研究发现胰岛素不仅生成于胰腺,同样也生成于人的大脑。胰岛素及胰岛素生长因子(IGF)对于脑细胞生存是必需的。对被确诊为AD的死者所进行的脑组织活检发现海马区(大脑中负责记忆的区域)IGF减少,而这又会引起大脑其他部位的细胞死亡。已有研究发现AD侵犯的区域(额叶皮质区、海马区和下丘脑)胰岛素和IGF会显著减少,而AD通常不侵犯的小脑区则未发现这种改变。因此,AD发病早期,人的大脑会出现葡萄糖利用障碍,而这还并不是AD与糖尿病唯一相似的地方。事实上,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AD可以看作是发作于大脑的另外一种糖尿病类型——3型糖尿病,当然也存在反面的观点,目前尚有争论。
“正方”证据
*糖尿病患者发生AD的机会要增大65%。见2004年5月的《神经病学文献》(《Archives
of Neurology》)
*在AD患者大脑的某些部位所生成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脑细胞上的胰岛素受体也减少,从而导致脑部胰岛素抵抗。这提示AD有可能与糖尿病一样,是一种内分泌紊乱导致的代谢性疾病。所以研究者认为应将其称为“3型糖尿病”。见2005年2月的《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对AD早期患者和AD前期人群所进行的研究发现,服用6个月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罗格列酮(文迪雅,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的人在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可以保持稳定,而未服药的人这两方面的能力都会减退。这一研究结果支持了AD患者的智力减退与脑细胞的胰岛素抵抗有关的观点。见2005年11月的《美国老年精神病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Geriatric Psychiatry》)
在2006年世界AD大会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另一种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也可以延缓AD的进展。
*在AD早期,脑细胞所生成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脑部的胰岛素受体也会减少。随着AD的进一步发展,这两种改变会进一步恶化。这提示AD与胰岛素功能异常有关。见2005年12月的《阿尔茨海默病杂志》(《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
上述这些研究都提示AD有可能就是糖尿病的另一种类型,或是一种与糖尿病发病机制相似的代谢性疾病。
“反方”观点
有专家认为“3型糖尿病”的观点有些太过牵强,因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抵抗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而引起脑部病变。也有人指出在对晚期AD患者脑组织进行分析时发现,AD本身会引起胰岛素的减少,而并非是胰岛素减少引起AD。
所以,目前还不清楚究竟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是,不论最终AD是否会被列为3型糖尿病,这一发现都为糖尿病患者和A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因为这两种疾病之间的种种联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潜在的新的治疗方向,例如,其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治疗药物或许也可以用来延缓AD的进程;而反过来讲,某些用来治疗AD的药物也可能会对糖尿病有治疗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D)
,也称作“老年性痴呆”,是一种缓慢发展的疾病,其结果是大脑神经细胞的丧失,最终造成记忆力、判断决策力、方位感、注意力和语言能力的损伤。AD平均出现症状到死亡的病程为10年。1906年德国神经病理学家阿尔茨海默首次报告了一例具有进行性痴呆表现的51岁女性患者。1910年这种病被命名为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我国老年痴呆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升高呈显著增长趋势,75岁以上达8.26%,80岁以上高达11.4%。而且女性多于男性,60岁以上的妇女老年痴呆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3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