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陶华坤▏基点扎实:基础教育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2025-07-19 22:37:54)

陶华坤 基点扎实:基础教育是维系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

 

公平正义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构建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教育治理体系,激发内生动力,聚焦内涵建设,在促公平上出实招,做到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兜住兜准兜牢底线,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一、基点扎实求解公平、筑牢基点、夯实基础教育

教育公平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实现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主要源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差异、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等都可能阻碍实现教育公平。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过程。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恒久的梦想,教育公平是现代社会的基石。

1.不容置疑的命题教育公平

怎样的教育算得上是公平的教育?如何实现教育公平?许久不得解。以公平理念为支撑的均衡发展诉求,背后是公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高度渴求。了解民生、关注热点、回应需求,才能让教育公平真正与公众需求对接。教育是实现社会平等的“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平衡器”。教育均衡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复杂国情,映照出不同历史阶段、采取不同教育政策所形成的基本教育格局,映照出全国各地教育理念、教育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2.《共产党宣言》中强调教育公平,保障儿童的受教育权利。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建议当时最先进的国家“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其中,“所有”表示在受教育范围上对儿童全覆盖,不管来自什么阶级、什么民族、什么家庭的孩子,都可以接受教育,体现的是公平;“公共的”表示教育资源不是属于特定群体,而是属于所有人的公共资源,体现的还是公平;“免费的”表示无论是富人的孩子,还是穷人的孩子,都可以上学,体现的依然是公平。

3.教育乃国之大计、民之大事。

教育公平问题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教育公平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是社会公平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也与教育体制改革滞后有关。虽然我国教育公平的整体状况在不断改善,但目前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师资和办学条件存在差距,部分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也缺乏有效的监管。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二、主体协同: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

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维度普及水平办学条件公平程度教育质量治理能力。从这个维度衡量审视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

1.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是人民的期盼。

推进公平性,实现均衡性。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要推进公平性,努力让人民群众的子女平等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享有优质教育的差距。实现均衡性,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这是推进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城区推进教育集约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教育手段信息化。加强公益性,坚持全面性。

2.无解的难题:教育焦虑源自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纵观世界,基础教育不均衡是许多国家共同面临的问题。连美国、英国以及日本、韩国等,也都经历了一个由基本普及到均衡发展、并在均衡发展基础上追求高效率高质量的历程。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辩证的历史过程,教育均衡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相对的具体的发展的,它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必然经历从“不均衡--相对均衡--不均衡--相对均衡”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的最大困难和挑战,也是最当务之急,就是教师的问题,就是让农村、薄弱学校拥有好的老师。

3.高考是筑牢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基石。

高考制度的公平程度得到大多数人认可。有学者研究分析:77.15%的受访者认为高考制度非常公平或比较公平,13.55%的受访者认为不太公平或非常不公平。分区域看,中部地区受访者认为当前高考制度不公平的占比最高,为18.58%,其他依次是东部地区15.51%、东北地区10.55%和西部地区8.19%。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评价与教育不公正待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高考制度的公平性评价与社会公平公正评价之间同样存在显著正相关。

三、多维透视:制度建设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

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1.教育公平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

起点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体现为权利和机会公平。推进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须以规则公平、制度公平为根本保证。用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而社会公平历来是人们追求的理想。教育公平的实现,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社会公平包括政治公平、经济公平、文化公平、教育公平等,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在社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确保每个人的自由:《共产党宣言》的政治维度。

教育公平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否认差异。《共产党宣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伪性,倡导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哲学,从而实现每个人的真正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马克思追求的全人类的自由,即每个人的自由都以其他人的自由为前提,这种自由的关键点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承认--认识到自己的自由是通过承认他人作为自由和理性的个体而成为可能。这种自由只有通过创建彼此承认的社会制度才能得以实现。《共产党宣言》是在倡导一种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确保每个人都出彩的政治哲学。

3.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测温计”。未来思考:迈向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教育公平既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推进教育公平,还要在“有学上”的基础上做到“上好学”,实现“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以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才能打造出更加健康、更具活力的教育生态,才能让“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美好愿景加速变为现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