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家成长的足迹

(2024-01-30 10:39:30)
标签:

教育本质

教育家

教育家办学

教育家精神

成长足迹

教育家成长的足迹 

陶华坤 

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有着自我标识的“教育符号”。[英]德·朗特里编的《西方教育词典》对教育家的注解是:“指教育领域中知名的研究者或理论家,和具有比教师威信更高的人。”作为一个教育家,应当有三个条件:一是从事教育理论或教育实践工作;二是对教育有一定的见解,公开发表过论著;三是有一定的知名度。

 

一、善于研究自己

教育家成长不是“速成”的,而是一项精雕细琢的“慢工程”。在实践中建构自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知,走向通往教育家的成长路径。

1.建立起专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

拓展视野,张扬个性,铸就品牌。斯特劳斯说:所谓专家,就是一个对越来越少的事情知道得越来越多的人,以至于到最终,专家什么都知道,又什么都不知道。这说明了人之认识能力的有限性与现实之无限性之间的根本矛盾。

2.教育家的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包容和理解。

我们要明白,教育是一项有关人的事业,它不能用行政命令方式,也不能受商业规律的支配。要让教育家在面对学习者时,能够潜心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实现他们的教育理想、积累教育经验。要让他们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有发表自己独立看法的制度、环境。

 

二、追寻价值实现

恪守教育准则,遵循教育规律,陶冶心境,更新教育认知,坚定教育信念,洞察教育真谛,体验教育家成长路径上的艰辛,进而收获成功与发展。

1.顺境节制、逆境坚韧是美德。

教育家的教育生命也会在实现教育理想的过程中得到延伸。教育家:思想力是其能力之本。一靠培养提供发展环境;二有实践成长的平台;三有潜质;四有悟性;五胸怀走出校园的围墙,放眼世界。

2.要传承中外历史上教育家的精神。

当代的教育家可能会与过去的教育家形象不一样,但是骨子里的核心精神是一样的,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应该流淌在今天教育家的血中。不同时期的教育家留下来的精神和品格都是我们所需要汲取和吸收的。

 

三、形成思想体系

教育家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在实践中提炼教育智慧、生成教育思想,为学生的未来培养“关键能力”。教育家的产生既要继承传统,又要面向未来,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

 1.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或研究者是有思想的。

而思想的厚度和深度又决定了其发展的高度。思想和实践是教育家的核心要素。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成长为教育家的出发点。教育家的成长要根植于当前教育发展的命题,根植于实践的土壤。因此,既要努力学习,提高理论底蕴,更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只有不唯书、不唯上、不照搬别人、不重复自己,矢志奉献、专注求索,方有可能。

2.教育家无一不是心灵自由的人。

教育家成长的精神土壤。深刻把握教育家精神的实践路径创造需要个性,扼杀了个性也就扼杀了教育家。教育家身上有一种特质,那就是一种执著,是对人类的本真的追求。探索唤醒教育,为行走的教育家呐喊,自强不息的教育家本身就是一部伟大的教科书。

此文发《浙江教育科学》2009年第3期


教育家成长的足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