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年最后的记录

(2013-02-06 22:31:11)
标签:

巡展

青岛

潍坊

淄博

日照和东营

分类: 经验记录

 

龙年最后的记录

    自开通博客以来,除了出国,本次距离前一次是间隔时间最长的。原因:迷上游戏。玩物丧志。

     特向关心者致歉,顺祝:蛇年顺如蛇行!

 

龙年最后的记录龙年最后的记录
龙年最后的记录龙年最后的记录
龙年最后的记录龙年最后的记录

    还有几个原因:

    1、油画学会搞巡展,七个城市去了五个,许多时间在车上、会上;

    2、自ipad 1 开始用,已经用到 ipad 4 ,但 Evernote 是最喜欢的软件。即时记录的会议内容、偶得随想、照片(用ipad拍片有点傻)、信息检索……可以与自己的所有电脑即时同步保留,解决了多年来几个电脑之间信息不平衡的问题。喜欢!

    缺点:用ipad写博客太麻烦。迷上 Evernote 自然荒疏了博客。

 

龙年最后的记录

感想二则:

1、无声的 = 珍贵的

    巡展各地的最大收获,是与朋友、同行见面……且是在展厅中。

    巡展各地的最大感受:官场、商业场、生活场均表现出对艺术的巨大磁力与推力,吸引着参与者与旁观者表演、议论、攀比、博弈。惟独艺术的“专业场”十分模糊。感觉艺术只是平台,从中塑造的是“职务提拔”“价格提升”“名声传播”,及“用艺术说事的牢骚”“借艺术宣示的自恋”……少见沉静的、专注的、出自自身爱好与专业思考的艺术把玩……。

    其实,离开了无声的作品,艺术就不存在,作者的价值就不存在。无论你多么有道德境界、技术资本。在人文领域,只有作品、话语的魅力,没有普世、应该的恒理。

 

龙年最后的记录

    在现代,无声的作品必须在有声的文化交流氛围中产生,没有新思想、新感觉的碰撞,生活的海洋里难于浮现出艺术的表达。天人合一、乘物游心的个人顿悟,在今天图像泛滥成灾的公共媒体中只是一个概念。如同宅男迷恋女星,离做爱距离还远。

    真正的生活与艺术,都是在具体的、有时还是龌龊的环境中打拼出来的。12月初,之所以在满满的时间表中又加上参加青岛几位画家组织的“今日艺术研究院”成立会,一是去支持自己的好盆友、小纸妹们,一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自发的专业性艺术聚集,以凝炼出有限但专注的艺术探索成果。

 

龙年最后的记录

2、阅读经典 = 超越现实

    厦门会议期间,华东师大钱先生推荐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克里斯·安德森的《创客》一书。其中表述的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状态,我理解与其说是技术与资本的,不如说是观念与文化的。创意、共享、数字成型、长尾、Diy ……我们,常被自己有限的生存状态、知识眼界、热点新闻所局限,却自以为可以通过批判自己的社会、蔑视身边的庸俗去实现超越。却不知自己的批判与不屑,都是被自己的环境所生产的——也难怪:不是不明白,阅读晦涩的、200页以上的经典,总不如上网看热闹、发议论自恋、自在。

 

龙年最后的记录龙年最后的记录

    记得波德莱尔曾说过:“猥琐固然是不可宽宥的,但知道自己如此总算是优点。最无可救药的劣行,是因为无知而干傻事”。——傻B,总是自选动作。人所难免。

    差异,只在于你知道多少,又做成了什么——无声的。

 

龙年最后的记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