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三个秘密
马清运
第一个秘密:不要把自己当作者
因为作者在文学创作或者美术创作来讲,他跟原真性是离不开的,你只有是作者你创造的东西才有原真性,我们所有的建筑师都认为自己是作者,所有的作品必须是原真性的,这个概念在三十年以前的当代美术当中就全部悔掉了,三十年以前当代美术就把原真性全部打掉了,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原真的。所以你千万不能想自己是一个作者所以你自己的作品一定要原真,你不解决这个问题你就有问题。这是第一个秘密,就是不要当作者,也不要希求自己的作品有原真性,因为建筑只要是发明任何一个技术和自己去动手盖房子的所有任何一个东西都没有原真性,都是一个群体性工作的,只要是群体性工作现象就没有原真性,所以我们在学校的教育基本上是全错误的,只有自己的东西,从来没人见过的而且没人想过的,而且你自己是它的作者,这时候你才是建筑师,这个要打掉,这是一个秘密。


第二个秘密:你要做代理人,不能做文人
因为你的任何一个建筑作品是一个公共资源和公共意识的共同的成本,所以我们的角色必须是代理人。那么代理人的意义在哪里呢?代理人是把你之所代理的人的意图最清楚的表达给你被代理的这个之所代理的目标,你只有达到这个转换作为代理人的最高境界才能达到。那么建筑师除了作为代理人之外,还应该是双重代理人,代理人也是间谍,就是你要做一个双间谍,又要给苏联做间谍,同时还要给美国做间谍,然后两边要钱。做双间谍不容易,间谍的尺寸一但被暴露你就被敌人杀掉了,你对自己暴露就没有意义了,所以你做间谍的价值就这么宽,这个被杀掉。然后做双代理人就是两个代理的只有到最后重叠到一条很薄很薄的线,薄到你自己都看不出来的这条线,这时候你双重代理的原则就在这条线上,这条线薄到你自己看不出来的时候就说明你这个原则是被人看不到的双代理的原则,这是第二个秘密。



第三个秘密:要有自娱,不要太艰苦、太累
因为国家需要你干健康的工作五十年,所以要有娱乐感,要永远有娱乐的精神,你不有娱乐精神你永远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你做一个好东西第二天就累倒了,这就有问题了。
《新民周刊》:如果将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建筑系比较起来,您觉得国内大学建筑系的优势和差距在什么地方?
马清运:对于这两个学校,我自己也在不同时期产生过不同的看法。一开始是觉得清华很差,只知道画图,只知道好好学习,站在老师面前就什么也说不出来,老师给你得个“A”就是“A”,“A-”就是“A-”,没有太多的对话、辩驳,甚至是争执。而后者在美国就显得很重要,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一定要有自己的假设,你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维护自身的假设而展开的,只有你的假设以及你对假设支持的体系,才能最后判断你的作品真正的质量,其他的都不重要。


但是过了几年,工作以后,我又发现,清华很好,美国人说得太多了,天天为个小事说个不停,打个比方,就是非要证明圆的是圆的。这就让我觉得,摄取知识的方式,东西方是不一样的,中国人摄取知识的方式更多的是生活经验和工作经验,手的经验、脑的经验、眼睛的经验……,而西方更多的在思辨上,不是在经验上形成知识。好坏现在就难说了。5年以前我大概还可以说哪个好哪个坏,现在很难说。基本上,这两种知识形式我觉得都有存在的价值,而社会对这两种知识的要求和社会的类型是相关的。一个创新型的社会,更需要一个思辨的能力,在抽象的层面上对目标进行分析;而经验型的社会是在已有的东西中不断改善不断深化,这两种社会状态是不同的。我觉得这两者其实都很重要。


马清运:美国建筑师协会会员设计总监
1965年生于陕西西安蓝田县,198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次年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其间获Shenck-Woodman欧洲旅行奖。1991年毕业时获Frank-Miles
Day荣誉。先后在费城Ballinger及纽约KPF任高级设计师,1995年在纽约成立马达思班建筑师事务所。
199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研究生院任客座教授,1995年任中国深圳大学建筑系客座教授及设计院院长助理。1997年成为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研究生院的全职教师,任研究生主线设计工作室(core
studio)教授及毕业论文的导师。指导过的研究生论文中有:Archote (微肤建筑);Thin City(薄城);C.C.
Tokyo(密码城市东京);Teheran: City of Antithetical Coexistence(德黑兰对立共存);
Picnolapse: strategy of lie(思维空白;撒谎策略)等。
1997年被Rem
Koolhaas推荐参加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新世纪建筑的趋势”演讨及展览会,成为21位世界范围内选择出的青年建筑师中唯一的中国人。
2003年与荷兰大都会建筑事务所Rem Koolhaas合作北京央视大厦和北京CBD核心区。
2006年就职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建筑学院院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