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孔新苗
孔新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22
  • 关注人气:79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2008-04-23 22:18:06)
标签:

当代油画

网络图像

个性表达

精神生活

记忆与技艺

文化

分类: 经验记录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王永国作品

   

    油画艺术面临的当下处境有些像一位饱读之士进入现代酒吧,周围雕梁画栋、声色犬马都指向形色的享受与刺激,惟独不屑于历史与精神的意义;人们或花天酒地,或冷眼独斟坚守着独特的个性,惟独不看重功力与价值的份量……而油画艺术作为彪炳人类文明史的符号,却曾经是百代人的人文精神祭坛、记忆和技艺的纪念碑。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王永国作品

 

    如此,当代人用电脑技术,从凡高孤独的笔触中提炼出热闹的色调,以求在今天“消费孤独”的网络上有所出售;从拉斐尔秩序的画面上复制出宁静的温柔,以求为过剩的视觉欲望加些神性的佐料……而用“手”制作的油画艺术,正无奈地背负着曾经的神圣光环,陟步在一日一变的现代图像之路上。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徐学杰作品

   

    我的感慨,是由烟台油画学会的新作品集引起的。为纪念烟台油画学会成立四周年,学会主席、油画家王永国先生策划出版一本记录烟台油画家们近期创作的纪念画册,这些作品给我的第一冲击,就是那种真实、朴素而执着的绘画实践。尽管其中不乏佳作,也有生疏的学步习作,但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在电子影像世界中,用笔触贮藏手温、用色彩寄托情绪、用造型经验生活的独特空间。这空间,在电子荧光的对比下可能并不刺目、光鲜、精致,却实实在在地是“用手画出来的”。从王永国那厚稠笔触下涌动的生命张力,到王永强斑斓色斑下流出的生活喧嚣;从徐学杰黑白搏击的纷乱思绪,到张常悦无声伫立的寻常静物;从锺建如芒刺在喉的呐喊之窗,到王刚沐浴夕阳的无声之礁;从史峰丝丝入扣的形体塑造,到厉国军笔笔斟酌的形式体验;从梁彪无遮无拦的欲望表达,到刘卫无拘无束的嘻戏调侃;从崔稼夫翱翔的鸟瞰之趣,到董贵晗沉潜的花间之迷……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刘卫作品

   

    当我的眼睛已经被电子屏幕灼得麻木、被复制技术磨得迟钝的时候,烟台油画家提醒了我:正因为我们周围有太多的“动画制作”、“表情格式”,手中的画笔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示了它的意义——保留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情感自我做主的体验、表达机会。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厉国军作品

 

    艺术不会被电脑替代,审美不会被刺激替代。正如享乐不是爱情、影像没有实体。如果说油画曾经是从文艺复兴走来的人们的人文精神祭坛、记忆和技艺的纪念碑,那么它在网络图像时代,就是今人生命反观的心斋、人性自觉的镜像。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

                                                       

                                                           写于2008年世界读书日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绘画,精神的返乡之路——为烟台油画学会作品集而作

张常悦作品                                            张新征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