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图像的能量(三)

(2008-02-13 08:21:58)
标签:

国学

图像文化

传统仪式

信仰文化

祭祀

方技

中西比较

分类: 视觉文化
 

   “国学”又成时尚暂且不论。但谈论传统,不要忘记也应包含对中国传统图像文化的关注与解读。目前看少见人提及,希望引起学界关注。

 

    这里谈“图像的能量”,不仅体现在“展示”与“看”的经验过程中,还体现在“看不见”的社会文化规范与“藏”的心理体验中。这方面,中国视觉文化有独特的传统。

 

图像的能量(三)

 

   根据葛兆光先生的研究,代表中国传统国学要义的阴阳、黄老、儒法等思想,是产生自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疗方技等在今人看来缺少“科学根据”的知识之中的。循此思路可看到,古代星占、祭祀活动中所包含的视觉、图像文化习俗,也在中国传统语言学、艺术学思维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图像的能量(三) 

         洛神赋图(局部)

 

  如果把魏晋南北朝(220-589)作为中国视觉文化“美的自觉”时期,并以王羲之、顾恺之等的创作成就为标志,那么在这之前的古代艺术,可以概括为这样三种传统或视觉样式:宗庙和礼器、都城和宫殿、墓葬和随葬品。从中剔除建筑另文再论,夏、商、周三代时期的青铜“礼器”和秦汉时期的墓葬雕塑、石刻,构成了那个时代的视觉图像经典,其在当时生活、礼仪中的“用法”,构成了中国图像文化的 DNA。

 

                  图像的能量(三)

 

 光直先生曾指出:古代作为礼器的青铜器的制作、占有和在重大礼仪活动中的使用,“就意味着对天地沟通手段的占有,也就意味着对知识和权力的控制。”类似今天的政府大楼和里面的部、处长位置,谁混进去得到职务,或与其中的重要人物成为哥们,就意味着占有了或接近了经济、政治信息与权力中心。

 

图像的能量(三)

 

    商周青铜器纹样的两个特征:① 狞厉的动物形象对称排列;② 有时出现人形。如果从象征“知识和权力”的角度,而不是“兽食人”的恐怖威慑角度去解读(称其为“饕餮纹”就强调了后一种恐怖感)。张先生认为,“张开的兽口可能是把彼岸(如死者的世界)同此岸(如生者的世界)分隔开的最初象征……它也可以表示动物张口嘘气;当时的人相信风便起源于此。风是另一个天地交通的基本工具。”这样,兽口及中间含着的人形,就不是如西方那既性感、又充满恐怖感的“吸血鬼”形象,两颗犬牙构成的大嘴是让人从此变鬼、变狼的过道口。青铜器上的“兽口”,原来是去“天界”的VIP电梯口或看神界奇异景观的检票口。连人间的帝王、英雄都没有资格直接进入,普通人更不能靠近,只有掌握“作法通天”知识和地位的巫师,才能进入。

 

  图像的能量(三)  图像的能量(三)

   

图像的能量(三)

 

  中国古人认为通过“兽口”和巫师,带来了“天启之语”;数千年后预示工业革命到来的英国哲学家概括这种走在时代前面的认识能力为:“知识就是力量”;再后来信息时代初期的一位法国后现代哲学家解读这类智慧为“真理也是权力”。随科技的进步,哲学也越来越“实在”了。之所以这样说,是两位思想家在历史上的作用揭示了这样的现实:“力量利用知识”、“权力形成真理”。

 

 图像的能量(三)    图像的能量(三)

 培根(1561-1626)                       福柯(1926-1984)

 

  在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礼器常保存在位于城中心的宗庙之中,而宗庙是统治者家族举行重要祭祀活动的法定场所。在古文献中,这类宗庙常被描写成深遂、幽暗的院落式建筑,围绕中轴线层层建构的高墙、重门、深院,使整个建筑形态赋予在庙中举行的礼仪活动以特定的时空结构。祭祀仪式首先从位于宗庙入口处享堂中的晚近祖先开始,以祭祀坐落于宗庙最内部享堂中的始祖而告终,逐渐推进的仪式过程结合建筑的空间变化,使朝拜者最后产生发现一个“秘密”的感受……“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这个神秘的结果最后集中于宗庙深处的祭器和祭品上。

 

图像的能量(三)

 

  越是重要的祭祀,对参与者身份的要求越严格。但与政府大楼里有许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规定、文件还不透明、政务还不公开不同,祭祀活动中祭祀者所受的天命启示并不确切具体,他所得到的直接收获是接近了思考这一答案的最原始根据——目睹了神圣的礼器。或者说,以视觉的直观方式感受到了礼器(图像)的“能量”。因为礼器是外人不得随意观看、随意接近的重器。因此,通过庄严的仪式过程看到它的人,就有了“通灵”的感觉。

 

图像的能量(三)

 

    这效果有些像粉丝终于见到了偶像,那种崇拜、激动、沉迷、凝固……那种为了目标而奋不顾身、计上心来、如灵附体、此生无憾的情感与生命亢奋,会油然而生……

 

图像的能量(三)

 

图像的能量(三)

今天的祭族仪式肯定比古代豪华,但总少了那种虔诚、神秘与超凡脱俗的气息,让人感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实用主义。这就是科学的力量——破除了迷信?

图像的能量(三)

 

   “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古代传说中的“九鼎”故事,典型体现了这种用“藏”来代替“看”的视觉文化习俗……

 

图像的能量(三)

 

要知详情,待来日得闲,下篇图/文交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