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将进一步诠释南昌“动感”
(2009-11-17 23:19:25)
标签:
低碳生态经济大会十大动感都会新闻周刊南昌 |
分类: 社会时评 |
“低碳”将进一步诠释南昌“动感”
这段时间,一个会议和一个新词在老百姓中间相传甚广,会议指的是17日在南昌开幕的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暨技术博览会,新词说的是“低碳”。什么叫“低碳”,“低碳”对南昌以及南昌市民又分别意味着什么?当前媒体和民众很愿意把“低碳”与“经济”联系在一起,与“生活方式”挂上钩来。比如“大会拟定签约项目138个,总投资869.15
其实,笔者更愿意从“动感”这个关键词来理解。三年前,发行量达400万份的美国三大主流周刊之一的《新闻周刊》曾经评选了一个“世界十大动感都会”,南昌作为中国唯一上榜城市成功入选。这次入选让人兴奋也让人费解,但更重要的是,让世人开始更多的关注南昌。
那么“动感”到底是何意呢?再翻翻《新闻周刊》的那篇文章我们不难发现,文章对“动感”的解释主要是从经济投资角度来谈的,该文作者柯昆林也表示过“主要是指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来投资者的经济魅力”。
不过,不是每个老百姓都买“动感都会”的账。从入选起,质疑的声音就从未停止过。在我看来,一个主要原因是公众更愿意从生活角度来把“动感”理解为我们平常所说的“青春、活力、时尚”,一个亚洲最大的摩天轮显然太过单薄。一个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一个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谈;一个是从经济发展的潜力来看,一个是从生活的当下来观——认识隔阂由此形成。
但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从来就不可能割裂而论的。在谈“低碳”之前,我觉得我们还应该看看在今年国庆后发生在南昌的两件事情。
一个是第1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的成功举办,一个是八一衡源足球队冲超成功。尽管看上去是两件无关GDP前移的小事件,尽管还有人习惯性的质疑电影节“星光黯淡”、“组织混乱”或者说冲超是“足球扫盲”,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在大众最为流行的文化和体育形式上开始“中部崛起”,加上此前地铁的动工,江西或者说南昌有些东西注定要裹挟着“青春、活力、时尚”的价值观而走进全国百姓的日常生活,除了瓷器,除了《传奇故事》,除了《红歌会》。“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共和国的摇篮”、“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些历史的元素中开始有新的内涵去赋予。
再来看今天要谈的“低碳”,正如前面所言,他不光是能源与经济的大转型,更是生活方式以至价值观的大变革。“低碳”本身就代表了未来,代表了时尚。当世人惊讶于“中国最穷的一个中心省份”开始不在他们身后亦步亦趋,而是要做一个生活方式的领航者时,他们心中将泛起进一步理解和诠释什么叫“动感南昌”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