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纪事 4 续颐翁传
说来也巧,1986年11月和1989年6月,北京两次学潮,都赶上颐翁在黄山顶上开会。有诗为证,
黄山会 86.11.12—17.全国中青年流通理论讨论会 游太平湖三首
1. 水清浪白雁飞高 雾蒙松翠山云飘
太平湖光随处美 人欢景乐任逍遥
2. 隆隆机声逐野鸭 点点渔帆衬丹纱
啸聚船头留谊影 闯荡银波任喧哗
3. 山披白发日蒙头 太平霉雨几时休
雁泣鸭愁湖风冷 帆掩鱼藏峰影收
黄山会 税收理论研讨会 89.6.2-9. 藏头诗
安步当车喜登攀 徽自慈光阁待全 黄帝炼丹光明顶
山出云海松林巅 再开石门观宝塔 游罢莲花始信艰
纪笔天都仙人帐 念来夫子卧云端 一品罗汉望仙境
九龙五老轿顶丹 八石四水峰何陡 九潭清凉赖圣泉
年来蛤蟆老人胜 醉翁采石叠磨盘 云外道人狮驼背
天际蓬莱三岛边 书箱榄窗飞来苦 观音玉屏排云难
后引探头芙蓉岭 感虔合掌上望天
云谷索道 云谷白鹅索道通 一跃北海始信雄
梦笔生花松何巧 飞来石边雾朦胧
鹊观合掌心当善 光明一夜动乱听
过宣州 早发黄山雨纷纷 淋断行人落魄魂
前程未卜争高论 云遏日出气清新
宣州同仁心肠热 五粮美酒慰客欣
颐翁一贯对政治运动持谨慎态度。对当时当事,大都须有准确判断。一般不轻易发言,言必有根有据。中国是个政治敏感度极高的国家。如何评论这两次学潮?至今各方尚没有统一的明确说法。人人都说为百姓着想,不过从百姓观点看,多数人都是与他们自己利益攸关。中国百姓经过的运动如此之多,是世界历史上所罕见的。运动群众,与群众运动,如何区分?希望那些真为百姓着想的人,首先要出以公心,放弃个人恩怨和私欲。当时正处在颐翁的税收理论创作高峰期。他基本处于无暇顾及,除税收理论之外的其他事情。潜心于公有经济税收理论的设计和研究。从基础理论到各个税种,从税收历史、现状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几乎是平地起高楼。颐翁以其全新的理念来对待税收问题。他发现税收,竟然是人类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一条金光大道。而且马恩早已提出了许多对税收的精辟论述。人类不只有通过武装斗争一条道路可以进步。通过税收和普遍的福利政策,同样可以和平长入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尽管有许多学友笑他的思想,比大多数共产党员还要激进。但他却坚信,在新时期,最有前途的管理科学应当是税收学。他不仅倡导资金税,资源税,财产税,利得税,附价税等等,对当时征收的各类调节税,十分推崇。对各类税收支出也颇有研究。对各类基金更是关注有加。他以提纲的形式完成了他的《成本论》13章。这是他自考研究生的论文开始,就已经着手进行的长篇论著。但是后来,他又逐渐放弃和淡泊了这个累人的计划。他不愿意为此而献身。
值得一提的是1990年春进行的会计大赛。他全身心的投入到从试题的设计,制作,到讲课,辅导和作评委。应该说这是他从事会计专业以来,最为辉煌的一页。在此前后,财政部凡有会计改革大事,多邀颐翁参与讨论。他还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三产业会计》一书。很快在书店脱销。颐翁曾有诗记载怀柔会计改革会。
怀柔会计改革会 88.7.5-9
会计改革会 四方八家来 京环临山水 幽雅慧扉开
怀柔灵秀地 理论天时裁 大略胸中寓 点指示雄才
望怀柔水库 雨歇云停 山矗水静 渔舟兀立 绿影灰蒙
铁栏隔断湖边草 独留月季数枝红
龙爪槐齐眉屈爪 垂茸柳拂膝伸茸
颐翁既然对增值税和分税制有不同意见。他的许多理论见解当然不会得到领导的重视。于是颐翁想寻求到其他部门发展。但这又谈何容易。即便是得到其他部门的接收,像他这般桀骜不驯的性格,也很难得以发挥。人不仅需要随和,更需要顺水推舟。颐翁在许多场合和研讨会上,总好独树一帜和另辟蹊径。虽然也不乏治国高论。但终是不为深信中庸之道的领导所接受。就拿他一贯推崇的社会簿记体制和机制来说吧,对反腐倡廉,肯定是行之有效的。但又有多少当权人愿意接受如此严格的约束呢?按说一个从农村长大的幸运儿,时时处处应当是个顺民才对。可颐翁却辜负了祖宗的期盼,他在1987年11月回玉田奔叔丧的诗中,哀叹“诚心拜坟土,洒泪万顷湿” 回玉田
87.11.16-18.
噩耗不忍闻,何怨电传迟。
隆仪未得睹, 叔魂安息时。
羞说归衣锦,岂料君仙逝
。诚心拜坟土, 洒泪万顷湿。
云云众乡老,匆匆别子侄。
卅年翻旧梦, 飞车直觅诗 。
是非乾坤转,地分建村制
。小学房空有, 宅院各争持。
发财声盈耳,路隘拖急驰。
乱臣贼子除, 百姓刚足食。
忆昔曲折苦,抚今事莫直
。人生机缘有, 成功是多思。
言志图自勉,念亲更焯知
。求索争日短 ,宗庙心系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