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好文友
好文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4,113
  • 关注人气: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翁论诗经3国风

(2023-01-30 09:46:53)
标签:

颐翁论诗经3国风

旅游文化

情感文化

时尚文化

颐翁诗词

分类: 八卦杂谈
 颐翁论诗经3国风 颐翁论诗经3国风 颐翁论诗经3国风
旧作重发

                  论诗经   国风

       孔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诗经和易经上。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对诗经的最高最好最恰当评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域等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正所谓入乡随俗是也。周朝是中国封建制度初创阶段。过去夏朝及其之前奴隶们是没有家室的。男男女女都是单身汉。唯有各级奴隶主才有许多妻妾。封建社会相对于奴隶社会是一种进步。让劳动者都组成自己的家庭,借以稳定社会,防止奴隶逃亡到奴隶主管辖不到的地方。但最终也还是没能阻止向往独立自由个人或群体向偏远地区的迁徙。这就是周朝末年礼崩乐坏开阡陌学戎狄最终为靠近戎狄的西秦所灭,形成大一统秦王朝的根本原因。秦始皇汲取周王朝分崩离析的教训,设天下为三十六郡,实施郡县制。禁止封王和裂土分封。秦始皇是华夏反封建第一人。也是华夏移风易俗,统一度量衡统一币制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等等诸多一统措施的第一人。可已经习惯了周王朝和春秋战国各种风俗习惯的,各种各样群体各个地域群域的华夏各个民族,一股脑把愤怒的集中在秦王朝身上。秦岂有不亡之理?

       秦亡,则必然复辟。但郡县制的体制却保留下来。虽有各个王侯分疆列土其中。忽分忽合的中国历史表明,人类人性是向往独立自由的。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社会的总体趋势是不会改变的。而诗经正是反映人类独立自由民主的见证。国风160篇,篇篇都是人类个性化需求的典范。如其第二篇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多么真挚的情感表达啊。人类眼见和期盼的自然和谐之美,跃然纸上。如果说首篇是爱情故事。则此篇集中表现出对父母的亲情,洗干净衣服,穿得整整齐齐回家去看望父母。向其他人炫耀一下,自己对父母的思念和尊敬感恩之情。这里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只要把生僻字注音说明一下,反复吟诵即可。颐翁有诗叹曰,

    孝道常在不言中,莫说事忙搪塞翁。寻常回家多看顾,维叶萋萋絺綌情。

    帮助做好家务事,少言寡语浣归宁。如今人人有借口,老朽仍把儿女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