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菀柳
(2023-11-23 17:02:37)诗经·小雅·菀柳
诗序:《毛诗序》谓:“《菀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小雅·菀柳
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词句注释
小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菀(yù):树木茂盛。
有菀:茂盛的样子,有,形容词词头。
尚:庶几,希望。一说能。息:歇息,休息。
上帝:指君王。蹈:动,变化无常。
昵(nì):亲近。一说病,罪咎。
俾(b):使。靖:谋,治事。一说安定。
极:同“殛(jí)”,惩罚,诛杀。
愒(qì):休息。
瘵(zhài):病。
迈:行,指放逐。
傅:至,到。
彼人:那人。
臻:至,到。
曷(hé):通“何”,为什么。
居以:置于。居,一说语助词。以,通“于”。凶矜(jn ):同义复词,凶险。这里指危险的处境。矜,危。
小雅·《菀柳》正义编撰
序:《菀柳》,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诸侯皆不欲朝。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疏【正义曰:经三章,毛、郑虽有小异,皆以上二章次二句为暴虐,下二句及卒章下二句为刑罚不中。其上二章上二句及卒章上四句言王无美德,心无所至,言王者不可朝事之意,总三章之义也。】
一章: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昵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
传:兴也。菀,茂木也。笺云:尚,庶几也。有菀然枝叶茂盛之柳,行路之人,岂有不庶几欲就之止息乎?兴者,喻王有盛德,则天下皆庶几原往朝焉。忧今不然。传:蹈,动。暱,近也。笺云:蹈读曰悼。上帝乎者,诉之也。今幽王暴虐,不可以朝事,甚使我心中悼病,是以不从而近之。释己所以不朝之意。传:靖,治。极,至也。笺云:靖,谋。俾,使。极,诛也。假使我朝王,王留我,使我谋政事。王信谗,不察功考绩,后反诛放我。是言王刑罚不中,不可朝事也。
疏【毛以为,有菀然者枝叶茂盛之柳,行路之人见之,岂不庶几就之而息止焉?诚欲就之而止息。以兴有道德茂美之王,诸侯见之,岂不庶几往之而朝事?今诸侯不往朝王,由无美德故也。诸侯既不朝王,又相戒曰:上帝之王甚变动,而其心不恒,刑罚妄作,汝诸侯无得自往亲近之。若自往亲近之,必将得罪。又恨王者不任己以事。言王之有事,若使我治之,於后则使我更至焉。今有事不使我治之,动辄加我以罪,我所以不欲朝王也。郑以上二句与毛同,言我不欲朝者,以王暴逆,故诉之于天。言上帝乎!今幽王行其暴虐,不可朝事,甚使人心中悼伤。我是以无得从而近之。由王为恶,故己不欲朝也。非直暴虐如是,刑罚不中。假我朝王,王留我,有政事使我谋之。王信谗,不察功考绩,我虽无罪,於后必罪我而诛放焉。由此,我所以不往朝事之也。笺“尚庶”至“不然”。正义曰:《释言》云:“庶几,尚也。”以心所念尚,即是庶几,义相反覆也。以行人之欲息於茂荫,似诸侯之显朝於有德,故以茂喻盛德而原往焉。反陈古义以刺今,故言忧今不然。传“蹈,动。暱,近”。正义曰:蹈者,践履之名,可以蹈善,亦可以蹈恶,故为动。言王心无恒,数变动也,故王肃、孙毓述毛,皆以上帝为斥王矣。“暱,近”,《释诂》文。毛於下章“瘵焉”,病也,言王者躁动无常,行多逆理,无得自往近之,则为王所病,与此互相接也。笺“蹈读”至“之意”。正义曰:以上言庶几朝之,下句言“无自暱焉”,是其蹈为恶之状,故读为悼。言使人心中悼病。若蹈履,则非恶之状,故易传也。言王无美德,下诉其不可朝事,於理为切,故以上帝为天而诉之也。序言王者不可朝事,故云“释己所以不朝之意”。传“靖,治。极,至”。正义曰:并《释诂》文。此言王不可朝,而云使我治之,后我至焉,则毛意以为,恨王不使己治事,故后不至也。此恨王不任己事,则居以凶危,是又恨王使己。皆由王之无常,有事不任之,谗任即加罪,是不可朝事。笺“靖谋”至“朝事”。正义曰:“靖,谋。俾,使”,皆《释诂》文。“极,诛”,《释言》文。以序云“刑罚不中”,卒章云“居以凶矜”,反以类此,则极、迈皆罪事,故言“假使我朝王,王留我使谋政事,王信谗,反诛放我也”。以凶矜之文与此相类,故易传也。】
马瑞辰曰:【有菀者柳,不尚息焉】白帖引诗作苑,菀、苑古通用。有作茂木解者,晋语“人皆集于苑,我独集于枯”是也。有作枯病解者,淮南子“形苑而神壮”,又曰“百节莫苑”,高注“苑,枯病也”是也。苑、葾声亦相近,玉篇:“葾,於元反,败也。”又曰:“萎,葾也。”此诗释文:“菀,音鬰,徐於阮反。”案读鬰者为茂木,读於阮反则训如萎葾之葾。诗盖以枯柳之不可止息,兴王朝之不可依倚也。说文:“尚,曾也。”“不尚息焉”犹云不曾息耳。【上帝甚蹈】一切经音义引韩诗作“上帝甚陶”,陶,变也,变与动同义。蹈从舀声,舀古音如由,陶读如皋繇之繇,声亦与由同,故通用。蹈通作陶,犹鼓鈡诗“忧心且妯”,韩诗妯作陶;又江汉诗“江汉滔滔”,风俗通义山泽篇引作“江汉陶陶”,楚词九章“滔滔孟夏”,史记屈原传作陶陶也。礼记“人喜则斯陶”,淮南子本经篇云“乐斯动,动斯蹈”,蹈亦陶也。广雅:“匋,匕也。”淮南本经训言“阴阳之陶化万物”,陶化犹变化也。毛训动,动者,言其喜怒变动无常。下云“俾予靖之,后予极焉”,言王始用之以为治,后且极放诛责之,正以王之喜怒无常,证明“上帝甚蹈”之事。【无自昵焉】广雅释诂:“昵,病也。”训昵为病,与下章“无自瘵焉”传训病同义,较毛传训近为善。王观察谓其义本三家诗,是也。【后予极焉】尔雅释言:“殛,诛也。”笺以极为殛之假借,与次章迈之为行,读同左转“将行子南”同义,故笺又云“后反诛放我”。
二章: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
传:愒,息也。传:瘵,病也。笺云:“瘵,接也。”笺云:迈,行也。行亦放也。《春秋传》曰:“子将行之。”
疏【正义曰:毛依《释诂》云“瘵,病也”。郑以上暱类之,读为交际之际,故言接也。笺“迈行”至“行之”。正义曰:“迈,行”,《释言》文。以罪而使之行於外,故言“行亦放也”。引传曰“予将行之”者,昭元年《左传》文。时郑之大夫游楚有罪,子产将放之。子大叔者,游楚之宗。传曰:“将行子南,子产咨於大叔。大叔曰:‘吉不能亢身,焉能亢宗?吉若获戾,子将行之,何有於诸游?’”是行为放之义,故引证之也。吉,大叔之名。子南,游楚之子。】
马瑞辰曰:【无自瘵焉】瘵与际古通用,此笺读瘵为际,犹易“天际翔也”,郑读际为瘵也。笺训瘵为接,取与上章暱近相类,犹三家诗训暱为病相类也。盖言诗者各有所受,各皆以类言之也。
三章: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笺云:傅、臻皆至也。彼人,斥幽王也。鸟之高飞,极至於天耳。幽王之心,於何所至乎?言其转侧无常,人不知其所届。传:曷,害。矜,危也。笺云:王何为使我谋之,随而罪我、居我以凶危之地?谓四裔也。
疏【毛以为,鸟飞无定之物,人心有定之主,今鸟有所至,人心反无至,故以喻之。言有鸟高飞,谓其终无所至,亦至于天而止也。今彼人幽王之心,于何其所至乎?言其心转侧无常,人不知其所止,乃鸟之不如。由此不可朝事也。我若朝王,王使我治事,旋即罪我,故恨王云:何由使我治之,寻复居处我以凶危之地也?使即罪之,是刑罚不中,不可朝事也。郑唯以“靖,谋”为异。馀同。传“曷,害”。正义曰:传虽曷为害,亦训为何,故“害澣害否”皆为何也。笺“王何”至“四裔”。正义曰:以诛放类之,故知凶危是凶危之地,谓四方荒裔远处,即九州之外也。文十八年《左传》曰:“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四裔之文,即羽山东裔,崇山南裔,三危西裔,幽州北裔,是也。九州之外而言幽州者,以州界甚远,六服之外,仍有地属之,故系而言焉。】
马瑞辰曰:【居以凶矜】方言:“厉,今也。”戴震曰:“今当读矜。”厉与矜同义,厉为危,故矜亦为危。广雅:“矜、厉,危也。”
诗缉卷二十四
宋 严粲 撰
鱼藻之什 小雅
菀柳【菀音郁】刺幽王也暴虐无亲而刑罚不中【去声】诸侯皆不欲朝【音潮下同】言王者之不可朝事也
有菀者柳【传曰菀茂本也】不尚息焉【笺曰尚庶几也】上帝甚蹈【音悼防曰王肃孙毓皆以上帝为斥王传曰蹈动也曹氏曰躁动之貌】无自昵焉【传曰昵近也】俾予靖之【欧阳氏曰靖安也】后予极焉【传曰极至也】
兴也诸侯之欲朝者言有同侪告之曰有菀然茂盛之柳行道之人岂不庶几就之而止息乎犹王者有芘下之德诸侯岂不欲依归之以求芘乎今王方肆暴虐甚躁动而不常无往昵近之以自取祸遂使我且安靖以待其改然后至周以朝葢教以避祸之计也上帝斥王也诸侯之欲朝者闻人言而遂止则皆不朝矣
有菀者柳不尚愒焉【愒音弃韵亦作憇传曰愒息也】上帝甚蹈无自瘵焉【瘵音再郑音际传曰瘵病也】俾予靖之后予迈焉【李氏曰迈往也】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傅音附郑氏曰傅至也】彼人之心【补传曰彼人乃诸侯自指其同列也】于何其臻【笺曰臻至也】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此诸侯见同侪教以避祸遂言鸟则能高飞至天不在人间彼亦人耳而教我不朝其心欲何所至乎叹人心无所繋属其咎有在矣故又叹言尔何为使我靖以待之乎王方自居以凶暴骄矜不肯迁改也【诗记曰于是乎絶意于王室矣居以凶矜即角弓所谓式居娄骄也傅说告高宗云惟厥攸居政事惟醇自古圣贤之论治乱毎言夫居也】
菀柳三章章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