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2023-10-04 09:05:09)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诗序:《毛诗序》云:“《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
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词句注释
小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小雅部分今存七十四篇。
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将:行走,出征。
经营:往来奔走。
玄:黑,草枯烂的颜色。
矜(gu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一说可怜。
匪民:不是人。
匪:非。一说彼。兕(sì):野牛。
率:循,沿着。
有芃(péng):即芃芃,兽毛蓬松的样子。
幽:深暗。
有栈:即栈栈,役车高高的样子。一说栈为有篷的车。
周道:大道。
小雅·《何草不黄》正义编撰
序:《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背音佩。
疏【正义曰:上言下国,后云君子,则作者下国君子也。君子无尊卑之限,国君以下,有德者皆是也。言“四夷交侵,中国背叛”,序其用兵之意,於经无所当也。用兵不息,上二章是也。视民如禽兽,下二章是也。经言虎兕及狐,止有兽耳,言禽以足句,且散则兽亦名禽也。】
一章: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笺云:用兵不息,军旅自岁始,草生而出,至岁晚矣,何草而不黄乎?言草皆黄也。於是之间,将率何日不行乎?言常行劳苦之甚。传:言万民无不从役。
疏【正义曰:言天下之人,於草生正月之时从役,去时草始生耳。今至十月,何草而不黄乎?言草皆黄矣。去草生,至於草黄,於是之间,将率何日而不行乎?言常行,是劳苦之甚也。又言万民何人而不为将率所将之,以经营四方乎?言皆为将之以经营也。是非直将率为劳,万民又甚苦焉。笺“用兵”至“之甚”。正义曰:言用兵不息,是用之过久。何草不黄,是见黄而怨。若草大始去,或欲黄乃行,不应见草之黄,嗟怨若此。明草有生死之期,行者睹物而思,故云军旅自岁始,草生而出,谓正月二月之中也。至岁晚矣,何草而不黄乎?草皆黄矣,是九月十月之中也。气则时经寒热,物则革变死生,日月长久,征行不息,是其所以怨也。故云“於是之间,将率何日不行乎?是其劳苦之甚也”。知此句谓将率者,以言何日不行,明行者有人。下云“何人不将”,为人所将,则是士卒也。下句既为士卒,知此为将率也。】
马瑞辰曰:【何人不将?经营四方】周颂敬之篇“日就月将”,毛传:“将,行也。”此诗“何人不将”与“何日不行”同义,“何日不行”言日日行也,“何人不将”言人人行也。正义言“何人而不为将率所将之,以经营四方乎?”失其义矣。
二章: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笺云:玄,赤黑色。始春之时,草牙孽者将生,必玄於此时也,兵犹复行。无妻曰矜。从役者皆过时不得归,故谓之矜。笺云:征夫,从役者也。古者师出不逾时,所以厚民之性也。今则草玄至於黄,黄至於玄,此岂非民乎?
疏【正义曰:将率以草黄之时,既不得归,又至明年之春。言今何草不玄,言众草将生而皆玄之也。於此之时,何人而不为矜耳。言皆矜也。久而不归,失夫妇之道,而皆为矜夫也。既久役如此,哀我征行之夫,岂独为非民乎!若亦是民,当休息,何为使之从役,久而不得归也?笺“玄赤”至“之矜”。正义曰:郑於《冬官·钟氏》注差约之云:“玄色,在緅缁之间,其六入者与?”三人赤,三人黑,故云“玄,赤黑色”。《春秋·元命苞》、《稽耀嘉》皆云:“夏以十三月为正。”物生色黑,故知始春之时,草牙孽者,将生必玄也。《释天》云:“九月为玄。”孙炎曰:“物衰而色玄也。《诗》曰‘何草不玄’,与此始春之言不同者,《尔雅》所言月名,皆不以草色。”李巡曰:“九月万物草尽,阴气侵寒,其色皆黑。”是阴而气寒之黑,不由草玄色,孙炎之言谬矣。无妻曰矜,《书传》及《王制》文。彼言老,宜为六十之外。礼,六十不与服戎。自六十以下,不必皆老,但行役过时,久不得归,与无妻者同,故谓之矜也。舜年三十,以无室家之端,《书》亦谓之“有鳏在下”。矜与鳏,古今字。笺“古者”至“民乎”。正义曰:隐五年《穀梁传》曰:“古者征伐不逾时”。是古者师出不逾时也,所以厚爱民之性命,恐劳苦故也。今草玄至於黄,黄又至於玄,期年不归,是为非民,言其不厚之也。】
马瑞辰曰:【何草不玄】玄与黄同义。尔雅释诂:“玄黄,病也。”马病谓之玄黄,草病亦谓之玄黄,其义一也。孙炎曰:“物衰而色玄也。”引诗“何草不玄”为证,是也。【何人不矜】矜,古通借作鳏。尔雅释诂:“鳏,病也。”鳏即矜也。“何人不矜”犹言何人不病耳。尔雅释言又曰:“矜,苦也。”又广雅:“矜,危也。”义并与病近。笺训为鳏寡,失之。
三章: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传:兕、虎,野兽也。旷,空也。笺云:兕虎,比战士也。
疏【正义曰:言我此役人,若是野兽,可常在外。今非是兕,非是虎,何为久不得归,常循彼空野之中,与兕虎禽兽无异乎?时既视民如禽兽,故哀我此征行之夫,朝夕常行而不得闲暇。传“兕、虎,野兽”。正义曰:传言野兽者,解本举此之意,以役人不宜在野,故言视民如禽兽也。许慎云:“兕,野牛。其皮坚厚,可为铠。”《释兽》云:“兕似牛。”某氏曰:“兕牛千斤。”郭景纯云:“一角,青色,重千斤是也。”笺“兕、虎,比战士”。正义曰:序云“视民如禽兽”,则直取在野以比之。而下章以狐比有栈之车,则比中各自取象,故云“兕、虎,比战士”,取其猛也。】
马瑞辰曰:【匪兕匪虎】匪、彼古通用,“匪兕匪虎”犹言彼兕彼虎也。兕、虎野兽,固宜“率彼旷野”,以兴征夫之不宜疲於征役也。传、笺不解匪字,正义训匪为非,失之。
四章: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传:芃,小兽貌。栈车,役车也。笺云:狐草行草止,故以比栈车辇者。“辇者”,一本作“辇车”。
疏【正义曰:有芃芃然而小者,当狐也。此狐本是草中之兽,故可循彼幽草。今我有栈之辇车,人挽以行。此人本非禽兽,何为行彼周道之上,常在外野,与狐在幽草同乎?故伤之也。传“芃小”至“役车”。正义曰:以芃是狐之状,非大兽,故言“芃,小兽貌”也。此言用兵不息,明此车,士卒供役之车,故云“栈车,役车”。笺“狐草”至“辇者”。正义曰:以上言“率彼旷野”,而此又云“幽草”,明义取於草。以狐草行草止,故比辇者亦道行道止,故以幽草与周道相对也。故《周官·乡师》云:“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辇辇。”注云:“辇人挽行,所以载任器。止以为蕃营。”是行止常依於道,似狐之依於草也。以循草比人,故知比辇者也。《乡师》注引《司马法》曰:“夏后氏谓辇曰余车,殷曰胡奴车,周曰辎辇。辇一斧、一斤、一凿、一梩、一锄。周辇加二板、二筑。”又曰:“夏后氏二十人而辇,殷十八人而辇,周十五人而辇。”是军行必有辇,皆人挽以行也。《春官·巾车》王后五路有辇,虽载任,与此不同,亦人挽以行,故谓之辇也。若然《巾车》言“服车五乘”,有“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注云:“服车者,服事者之车。栈车,不革挽而漆之。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供役。”以此言之,则彼自有栈车,何知此非彼者?以彼栈车,士之所乘以服事,非此军旅徒役所当有,以此知非《巾车》之栈车也。若然,传云“栈车,役车”,则与彼庶人役车同。又知非彼役车者,以役车庶人之所乘,但庶人贱,以供役为名耳,非辇者也,即《唐·蟋蟀》言“役车其休”,是矣。彼不以人挽,故知不与此同。此谓从军供役之辇车耳,有栈,是车状,非士所乘之栈名也。】
马瑞辰曰:【有芃者狐】说文芃字注:“草盛儿。”芃本众草丛之蔟之貌。狐毛之丛杂似之,故曰“有芃者狐”。又芃、蓬音同。山海经海内经“玄狐蓬尾”,郭注:“蓬,叢也。”芃犹蓬也,盖狐尾蓬叢之貌。传训为小兽貌,失之。【有栈之车】古者编木为棚,通谓之栈,栈车,据说文:“栈,棚也。一曰,竹木之车曰栈。”至此诗“有栈之车”与“有芃者狐”,皆形容之词。据说文“嶘,尤高也,从山,栈声”,则栈当为车高之貌。正义谓“有栈是车状,非士所乘之栈车”,是也。毛传以栈车为役车,失之。
诗缉卷二十四
宋 严粲 撰
鱼藻之什 小雅
何草不黄下国刺幽王也四夷交侵中国背叛【背音佩】用兵不息视民如禽兽君子忧之故作是诗也
何草不黄【笺曰自岁始草生而出至岁晚矣】何日不行何人不将【鹊巢传曰将送也】经营四方
自初春草青行役至秋无草不黄宜可休息矣今乃无一日不行役无一人不将送于道路以经营四方劳苦之甚无人不将指行役之众也
何草不玄【长乐刘氏曰草之黄者又黑腐】何人不矜【音关笺曰无妻曰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至冬则草之黄者又变而黑腐矣从役者乆不得归故谓之矜哀我征夫岂非民乎若以民视之则不虐之如禽兽矣
匪兕匪虎【兕词之上浊解见卷耳】率彼旷野【防曰率循也传曰旷空也】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承上章匪民言征夫非兕非虎何以使循旷野而朝夕不得闲暇也
有芃者狐【芃音蓬丘氏曰毛尾长貌】率彼幽草有栈之车【栈残之上浊今曰春官巾车云士乘栈车庶人乘役车注栈车不革挽而漆之役车方箱可载任器以共役传以为此有栈之车役车也防曰毛义以为此栈是车状其説不分晓不若径以为士之栈车也】行彼周道狐则芃然毛尾长循彼幽草之中人非禽兽今士乘栈车行于周之道路与禽兽同非特民也
何草不黄四章章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