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魏风·伐檀
(2022-09-25 11:10:39)诗经·魏风·伐檀
诗序:《毛诗序》谓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魏风·伐檀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
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
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词句注释
坎坎:象声词,伐木声。
寘(zhì):同“置”,放置。
干:水边。
涟:即澜。
猗(y):义同“兮”,语气助词。
稼(jià):播种。
穑(sè):收获。
胡:为什么。
禾:谷物。
三百:意为很多,并非实数。
廛(chán):通“缠”,古代的度量单位,三百廛就是三百束。
狩:冬猎。猎,夜猎。此诗中皆泛指打猎。
县(xuán):通“悬”,悬挂。
貆(huán):猪獾。也有说是幼小的貉。
君子:此系反话,指有地位有权势者。
素餐:白吃饭,不劳而获。
辐:车轮上的辐条。
直:水流的直波。
亿:通“束”。
瞻:向前或向上看。
特:三岁大兽。
漘(chún):水边。
沦:小波纹。
囷(qn):束。一说圆形的谷仓。
飧(sn):熟食,此泛指吃饭。
大义指引→
序: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
疏【正义曰:在位贪鄙者,经三章皆次四句是也。君子不得进仕者,首章三句是也。经、序倒者,序见由在位贪鄙,令君子不得仕,如其次以述之;经先言君子不仕,乃责在位之贪鄙,故章卒二句皆言君子不素飧,以责小人之贪,是终始相结也。此言在位,则刺臣。明是君贪而臣效之,虽责臣,亦所以刺君也。】
《孔丛子》曰:“伐檀,见贤者之先事后食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又曰:'坎坎伐辐’、'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先其事,后其食,谓治身也。”
易中按:以“檀”、“辐”、“轮”为贤能之君子,治国必当“举贤任能”,以免“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主仁善,则伐檀为举贤,必待檀之成材而后伐之,且用之以为车轮之车轴,其旁枝亦有直曲(音屈)之不同,直者可用以为车轮之辐条,曲者可用以为车轮之轮盘。如此者,可谓贤者得其位、能者得其用。檀木生长缓慢,木质坚硬而细腻,故用以喻贤人。邦国如车舆,有檀木车轴、车辐、车轮,则车舆运行可正常而长久。然而,君主若偏私,则伐檀只为谋求私利,或嫌其成材过慢而不用;君主若邪恶,则伐檀或欲使之助纣为虐,或伐檀以消灭异己。贤者,必守道义而不计贫富贵贱,绝不同流合污,更不助纣为虐。
易中又按:“伐轮”是“檀可以为轮”,则“檀木主干”可以为车轴,“檀木之枝”可以为车辐,“檀木之杈”可以为轮盘。合之,则是车舆用以行动之车轴、车辐、轮盘,犹如朝中大臣、各地之臣、边疆之臣。人之行事,须用股肱;车之运行,须凭车轴、车轮。
一章: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传:坎坎:伐檀声。寘,置也。干,厓也。风行水成文曰涟。伐檀以俟世用,若俟河水清且涟。笺云:是谓君子之人,不得进仕也。传:种之曰稼,敛之曰穑,一夫之居曰廛。貆,兽名。笺云:是谓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也。冬猎曰狩,宵田曰猎。胡,何也。貉子曰貆。传:素,空也。笺云:彼君子者,斥伐檀之人,仕有功乃肯受禄。
疏【正义曰:言君子之人不得进仕,坎坎然身自斩伐檀木,置之于河之崖,欲以为轮辐之用。此伐檀之人既不见用,必待明君乃仕,若待河水澄清,且有波涟猗然也。君子不进,由在位贪鄙,故责在位之人云:汝不亲稼种,不亲敛穑,何为取禾三百夫之田谷兮?不自冬狩,不自夜猎,何为视汝之庭则有所悬者是貆兽兮?汝何为无功而妄受此也?彼伐檀之君子,终不肯而空餐兮,汝何为无功而受禄,使贤者不进也?传正义曰:以下云漘、侧,则是崖畔之处,故云“干,崖也”。《易·渐卦》“鸿渐于干”,注云:“干谓大水之傍,故停水处。”与此同也。风行吹水而成文章者曰涟。此云“涟猗”,下云“直猗”、“沦猗”。涟、直、沦论水波之异,猗皆辞也。《释水》云:“河水清且澜猗。大波为澜。小波为沦。直波为径。”李巡云:“分别水大小曲直之名。”郭璞曰:“澜言涣澜也。沦言蕴沦也。径言径侹也。”涟、澜虽异而义同。此诗涟、沦举波名直,波不言径而言直者,取韵故也。下二章言“伐辐”、“伐轮”,则此伐檀为车之轮、辐,非待河水之清方始用之。而经于“河干”之下即言“河水清”,故解其意。此人不得进仕,伐檀隐居,以待可仕之世,若待河水清且涟猗然也。河水性浊,清则难待,犹似闇主常多,明君稀出。既云置檀河崖,因即以河为喻。襄八年《左传》云:“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易纬》云:“王者太平嘉瑞之将出,则河水先清。”是河水稀清,故以喻明君稀出也。传正义曰:以稼穑相对,皆先稼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通。《大田》云“曾孙之稼”,非唯种之也。《汤誓》曰“舍我穑事”,非唯敛之也。一夫之居曰廛,谓一夫之田百亩也。《地官·遂人》云:“夫一廛,田百亩。”司农云:“廛,居也。”扬子云“有田一廛”,谓百亩之居,与此传同也。《地官·载师》云:“巿廛之征。”郑司农云:“廛,巿中空地,未有肆;城中空地,未有宅者也。”玄谓:“廛者,若今云邑、居、里矣。廛,民居之区域也。里,居也。”以廛、里任国中。而《遂人》授民田,“夫一廛,田百亩”,是廛不谓民之邑居在都城者与?则郑谓廛为民之邑居,不为一夫之田者,以廛者民居之名。夫田与居宅同名为廛,但《周礼》言“夫一廛”,复言“田百亩”,百亩既是夫田,故以廛为居宅,即《孟子》云“五亩之宅”是也。以《载师》连巿言之,故准《遂人》以廛为邑居。此言“胡取禾三百廛”,取禾宜于田中,故从传“一夫之居”,不易之。《释兽》云:“貈子,貆。”郭璞曰:“其雌者名。今江东通呼貉为<豸央><豸吏>。”笺“是谓”至“曰貆”。正义曰:《释天》云:“冬猎为狩,宵田为獠。”李巡曰:“冬围守而取禽。”故郭璞曰:“獠,犹燎也,今之夜猎载炉照者也。江东亦呼猎为獠。”《管子》曰:“獠猎毕弋。”是獠为猎之别名。经云“不狩不猎”,则狩与猎别,故以猎为宵田。此对文耳。散即猎通于昼夜,狩兼于四时,若《周礼》云“大田猎”,《王制》云“佐车止则百姓田猎”,不必皆宵田也。《中候》云“秦伯出狩”,《驷驖》云“从公于狩”,未必皆冬猎也。《释天》又云:“火田为狩。”孙炎曰:“放火烧草,守其下风。”是狩非独冬猎之名也。】
钱澄之曰:“此曰三百廛,则三百夫之家。《易》云‘逋其邑人三百户’,《论语》称‘伯氏骈邑三百’,盖下大夫食邑制也。此云取禾,以食邑所入言耳。”
二章: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传:辐,檀辐也。侧,犹厓也。直,直波也。传:万万曰亿,兽三岁曰特。笺云:十万曰亿,三百亿禾秉之数。
[疏]传正义曰:万万曰亿,今数然也。传以时事言之,故今《九章算术》皆以万万为亿。兽三岁曰特,毛氏当有所据,不知出何书。笺正义曰:笺以《诗》、《书》古人之言,故合古数言之。知古亿十万者,以田方百里,于今数为九百万亩,而《王制》云“方百里,为田九十亿亩”,是亿为十万也,故彼注云:“亿,今十万。”是以今晓古也。《楚语》云:“百姓千品万官亿丑。”皆以数相十,是亿十万也。诗内诸言亿者,毛、郑各从其家,故《楚茨》笺、传与此同。三百亿与三百廛、三百囷相类。若为釜斛之数,则大多不类,故为禾秉之数。秉,把也,谓刈禾之把数。《聘礼》注云“秉谓刈禾盈把”,是也。
三章: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传:檀可以为轮。溽,厓也。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韩诗》云:“顺流而风曰沦。沦,文貌。”。圆者为囷。鹑,鸟也。囷,圆仓。熟食曰飱。
[疏]传“圆者为囷。鹑,鸟”。正义曰:《月令》“修囷仓”,方者为仓,故圆者为囷。《考工记·匠人》注云“囷,圆仓”,是也。《释鸟》云:“鹩,鹑。其雄鶛,牝庳。”李巡曰:“别雄雌异方之言。鹑一名鹩。”郭璞曰:“鹑,鹌之属也。”传“熟食曰飧”。正义曰:传意以飧为飧饔之飧,客始至之大礼,其食熟致之,故云“熟食曰飧”。《秋官·掌客》云:“公飧五牢,侯伯飧四牢,子男飧三牢,卿飧二牢,大夫飧一牢,士飧少牢。”注云“公侯伯子男飧皆饪一牢”,则卿大夫亦有饪,故曰为熟食也。笺“飧读如鱼飧之飧”。正义曰:宣六年《公羊传》曰:“晋灵公使勇士将杀赵盾,入其门则无人焉,上其堂则无人焉,俯而窥之,方食鱼飧。”是其事也。郑以为鱼飧之飧,则非传所云熟食也。《说文》云:“飧,水浇饭也。从夕、食。”言人旦则食饭,饭不可停,故夕则食飧,是飧为饭之别名。易传者,《郑志》答张逸云:“礼,飧饔大多非可素,不得与‘不素餐’相配,故易之也。”
钱澄之曰:“貆、特、鹑,皆举其小者言之。獾为貉子,特为豕子,特比獾为易得,而鹑比特为犹小,然皆悬之于庭,以见未尝择其大而舍其细,则贪之至也。”
诗缉卷十
宋 严粲 撰
魏 国风
伐檀刺贪也在位贪鄙无功而受禄君子不得进仕尔坎坎伐檀兮【坎苦感反传曰坎坎伐檀声朱氏曰用力之声檀木性坚可为车曹氏曰四牡檀车幝幝檀木坚韧故伐之之声坎坎然非若丁丁之易也】寘之河之干兮【寘音至传曰寘置也干厓也】河水清且涟猗【音连伊传曰风行水成文曰涟疏曰释水云大波为澜涟澜义同朱氏曰猗义与兮同书断断猗大学作兮庄子亦云我犹为人猗诗记曰河水清且涟猗悠然于河之干阨穷而不闵者也】不稼不穑【传曰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疏曰以稼穑相对皆先稼后穑故知种之曰稼敛之曰穑若散则相通】胡取禾三百防兮【笺曰胡何也传曰一夫之居曰防疏曰谓田百也】不狩不猎【笺曰冬猎曰狩宵田曰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县貆音喧説文曰县系也笺曰貉子曰貆貉音鹤】彼君子兮【笺曰君子斥伐檀之人】不素餐兮【传曰素空也今曰朱氏孟子解云无功而食禄谓之素餐谓空食其禄而无补也餐七丹反】君子不得进仕自伐檀木其用力之声坎坎然寘之河之干厓欲以为车之轮辐而自给也伐檀则供劳贱之役河干则在寂寞之濵贤者不得其所矣然其心无入而不自得故当伐檀寘河干之时见河水既清又且风行吹水成文而为涟翫而乐之悠然成不戚戚于得丧也葢其心休休自得则随寓之景皆见其可乐此其长往无闷岂复以穷达婴懐者国人惜君子之在野愤小人之尸位自不能无臧否之论谓人而有功于国则不耕而食不猎而可也汝小人何功乃不稼穑而取三百夫之田谷不狩猎而庭有县系之貆是素餐矣彼河干之君子若用于时必有事焉以称其禄不如是之素餐也诗记以君子亲伐檀为义不素餐今不从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坎坎伐辐兮【辐音福疏曰伐檀为车之辐今曰辐车轑也冬官轮人为轮云辐也者所以为直指也老子云三十辐共一毂轑音毛】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传曰直波也苏氏曰水平则流直】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笺曰十万曰亿三百亿谓刈禾之把数今曰传云万万曰亿楚茨传同丰年传云数万至万曰亿与笺不同姑两存之】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传曰兽三嵗曰特疏曰毛氏当有所据不知出何书】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疏曰伐檀为车之轮】寘之河之漘兮【漘音唇传曰漘厓也】河水清且沦兮【沦音伦释水曰小波为沦传曰小风水成文转如轮也】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囷丘伦反传曰圆者为囷疏曰方者为仓】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鹑音纯鹑解见鹑之奔奔】彼君子兮不素飱兮【飱音孙传曰熟食曰飱説文曰水浇饭也】
伐檀三章章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