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以祈岁谂:黍米糕和灯节的蒸属

标签:
美食风俗传统胶东黍米蒸糕蒸属线球 |
分类: 食言食语 |
黍米糕
过大年,南北各地喜食年糕,谐音“年年高”,祈福“万事顺”。南方人吃的是糯米糕,可甜可咸,滋味多多的,而北方一些地区的人们喜欢蒸黍米年糕,加上枣子和果仁,吃的时候蘸糖佐食。
黍米就是我们常说的大黄米,米粒比小米稍大一点,颜色淡黄,因为它粘性大,在胶东,人们年节时常用大黄米做饽饽、蒸黍米糕,此外,黍米还是很好的酿酒原料,据说上乘的即墨老酒就是用大黄米酿制而成的。婆家人还喜欢用黍米煮八宝粥,凉了之后的粥食如同果冻一般,口感粘糯。
“谐声制食品……籍以祈岁谂”,正月十五是大年的最后一天,是传统的元宵灯节,借物寄情,这一天除了要蒸年糕、吃汤圆,婆婆还要做面饽饽,老辈人叫“蒸属”,这也是胶东人的习俗,要按照家人的属相用面捏出吉祥生肖,蒸制成面灯。过去的面饽饽都是用豆面做的,要用豆油点灯,老奶奶常用黄豆、绿豆、黄米、小麦和玉米等混合的五谷面,取“五谷丰登”之意,现如今,婆婆用的就是普通面粉,用的是普通蜡烛,捏的时候小动物们都是栩栩如生的,不过用大火一蒸,嘿嘿,个个都胖了、敦实了,大家都在寻找“走形”之后的自己,呵呵,开心一刻!
变胖啦(去年的作品)
黍米糕
材料:大黄米,去核红枣,松子,葡萄干,适量的水;
步骤:
1、 大黄米淘洗干净,用清水泡上一个小时,然后放入盘子里,加上红枣、松子、葡萄干等果干和多一倍于米的水;
2、 入蒸锅蒸上30分钟,再焖上10分钟,稍凉了取出,佐糖食用。
黍米糕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