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的“馋”:家常杂菜炒饼
一直对吃米、吃面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三餐不可缺少的主食而已。总体来说,米饭好做,而面食花样繁多,做起来也费力、费时间,好在主食厨房很多,想吃,买上几样就行了。
思念面食达到“馋”的程度还是在外学习的那年,直到有一天在学校图书馆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发现了中文的《梁实秋文集》,并从文本的第五集中发现了《雅舍谈吃》的系列美文,老北京的风味面饼在他的笔下真的飘出了香气,可想而知,当时我的这种“馋”的程度了。曾经“霸占”过这本书,两次续借都没“馋”够,还从先生的言语中找到了印证:“人之最馋的时候是在想吃一样东西而又不可得的那一段期间”。
细想起来,真正爱上做面食就是在这一年被自己的“馋”逼出来的,尽管妈妈是面食高手,尽管家乡的面饼供应充足,嗨,遥远的距离,只能“画饼充饥”了……就这样,从馒头开始做起,到做包子、馅饼和烙饼,从诸多不成功中捉摸出些许经验来,还曾遇到过一位面食做得很棒的同乡呢!周末的同学聚会多是以吃为主题的,都是各自带上自己的拿手饭菜和甜点,当然了,吃的时候往往都是先瞄上别人家的东东。有一次我用自己做的烙饼炒了饼丝,没想到相当受欢迎,不一会就没了踪影,却花了很长时间“讲解”炒饼的制作过程……
想起了梁实秋先生的话,“馋非罪,反而是胃口好、健康的现象,比食而不知其味要好得多”,也给自己的这种思乡的“馋”冠上健康的帽子吧


健康的“馋”:家常杂菜炒饼
材料:烙饼2小块,小油菜叶,杭椒2个,嫩姜,鸡蛋2个,豆豉;
食用油,盐,味精,生抽,香油;
步骤:
1、
大饼切成细丝,嫩姜切成小片,鸡蛋打散,蔬菜洗净,杭椒切成小圈;
2、
炒锅放入2勺食用油,油热之后放入鸡蛋,翻炒成小块至金黄,盛出待用;
3、
炒锅放一点油,下姜片煸炒一会儿,之后依次加入杭椒和豆豉,翻炒出香,加入炒好的鸡蛋,混合均匀,最后放入饼丝;
4、
中火,不停翻炒,所有材料混合均匀之后,放入2勺生抽,并将油菜叶放入,大火翻炒至饼丝焦黄、入味,撒上适量的盐,滴上几滴香油,搅拌均匀,关火,即可食用了。

家常杂菜炒饼,很香!
小提示:
1、
烙饼中加了盐,又添加了生抽,所以撒盐的时候要适量;
2、
天气干燥,没吃完的烙饼放置久了会变硬,可以先用蒸锅将硬饼用热气“嘘”一下,不仅好切丝,而且易于入味出香。
~~
周末愉快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