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西兰:毛利人利用地热做饭
标签:
美食新西兰毛利人利用地热绿色生存线球 |
分类: 走东看西 |
在新西兰:毛利人利用地热做饭
环太平洋地区的每一种文化都深深地受到火山的影响,在新西兰也是如此。
新西兰北岛为火山活跃地区,板块运动把地壳变得很薄,岩浆释放着巨大的热量,使地下水沸腾着冒出地表。在这里行走,不时能看到天然热水池在冒着青烟。火山的喷发虽然给新西兰人带来不快,但是天然的地热财富又给新西兰人带来生命的活力。
板块运动使地壳变得很薄
毛利人聪明地接受大自然的恩赐,早在很久以前,他们就选择在沸腾的泉眼之间的安全地带上安家落户了。台地位于休眠的火山旁边。几千年来,蒸腾的矿泉渗透到地面,形成色彩鲜明的瀑布和水洼地。世界上有许多拥有地热资源的地方,但没有任何地方的人像毛利人这样以地热为生,靠它生活,充分顺应和利用它。
台地温泉池
毛利人倡导的是利用地下喷发的余热,而不是去开发地热。他们有许多巧用地热的方法,别具一格的就是用地热能做饭。像木盒子一样的“蒸笼”散布在坡地上,都说蒸煮过的食物,自然有营养,易于人体吸收,具体怎么有营养这里就不再赘言了,还是好好看看这样的蒸笼吧~~
木盒子一样的“蒸笼”
用温泉池子里的沸水煮鸡蛋、煮玉米什么的,眼见着,几分钟就熟了~~毛利人称这样的天然热水池为“汤瓦”,就是“财富”的意思。如果是财富,就必须好好地珍惜它,使它成为子孙后代共同享用的财富。
火山附近的泥浆池内的温度一般都高达90至95度。火山泥能够治疗风湿病和皮肤病,用它加工制成的美肤化妆品已经成为新西兰的特色产品了。
毛利人巧妙利用地热的方法成为新西兰的资源。新西兰著名的奥克兰大学开设了专门研究地热资源的科系。新西兰将毛利人利用地热的传统方法加以开发,于1958年在新西兰北岛建成一座热电厂。目前,地热发电占新西兰总电力供应的8%左右,而且已经并入了覆盖整个新西兰的国家电网,使用绿色电力的用户也在上升。
虾园:用地热循环水养殖热带虾
在热电厂附近的一块坡地上,三个环保爱好者于1987年将马来西亚河虾引进到这里,把从电厂排出来的热水转化成热能养殖热带虾,建起了集养殖、餐饮、旅游和环境教育为一体的“虾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