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东流
李煜是南唐元宗李璟的儿子,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尊宋为正统,次年去除唐号,改称“江南国主”(有点自认“一国两制”的味道,可见一国两制早有先例)。开宝八年(975年),李煜兵败降宋,与小周后一起被俘至汴京(今河南开封),赵匡胤封其为“违命侯”。开宝九年(976年)赵匡胤死,赵光义继位。赵光义对李煜的爱妻小周后垂涎已久,每每召小周后入宫侍寝,还请画师将强幸小周后的过程画成《熙陵幸小周后图》。小周后每次回来见到李煜都失声痛哭。作为曾经的一国之君既不能保全国家,就连自己心爱的女人都不能保护,李煜内心的悲痛可想而知!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也是李煜的42岁生日,这一天李煜请来了昔日的臣僚到家里相聚,推杯换盏之间,李煜仿佛又回到了江南故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悲愤之下,一口气写下了他这一生最为著名也是最后的一首词《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写完之后,还让宫女演唱。太宗赵光义得知后,认定李煜有复国之心,便在当夜赐毒酒将李煜毒死。这首《虞美人》也就成了李煜的“绝命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