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佛光寺一路向东四十多公里就到了另一座唐代木构建筑寺庙——南禅寺。
南禅寺的确切建筑年代已无法考证。据有关史料记载,这处寺庙重建于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比五台县的佛光寺东大殿还早75年。重建时间时根据大佛
殿内西缝平梁有墨书题记“因旧名,时大唐建中三年岁次壬戌月居戊申丙寅朔庚午
日癸未时重修殿法显等谨志”而知。大殿重修63年之后的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法难”席卷全国,诸多寺庙被毁,南禅寺因地处偏僻,距五台山佛教中心区较远,
故避免了“会昌法难”而幸存下来。唐代安史之乱后,佛教禅宗分为北禅宗与南禅宗两大派别,该寺属南禅宗创立,故名南禅寺。
在这之间的1200余年中,有记载可考的五级以上地震有8次,但大殿从未从根本上损毁。相关实物资料等显示,该寺庙于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进行过维修,在明嘉靖、万历年间维修后,殿堂像设齐备,寺僧众多,香火旺盛。明代以后,寺院建筑逐渐减少。所幸的是,尽管宋、元、明、清各代对此寺都有过维修、补绘,部分构件略有损伤,但唐风依旧,无论建筑的规格还是结构以及塑像神韵都仍保持得很好。由此可见,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久的唐代建筑,也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
开车在一条乡间小路上,转过弯来看到不远处有一个小土坡,南禅寺孤零零的寺院静静地立于其上。山谷间清新的空气和苍松翠竹相间其中,人烟鲜至的黄土坡之上也能寻得世外桃源般的所在。
来到南禅寺前,可见寺庙坐北面南,规模不大。其南北长60米、东两宽51米多。南禅寺由两座小院组成,东院有僧舍18间,西院有殿堂12间,西院布局整齐,主次分明。山门3间为观音殿,东殿3间为菩萨殿,西殿3间为龙王殿。除主体建筑大佛殿三间是唐代原物外,山门内的四合院中,东、西配殿,即建于明代的龙王庙和建于清代的观音殿、菩萨殿。
大佛殿为南禅寺的主殿,外观形体恢弘、古朴。据实际测量,大佛殿面宽11.62米,进深9.9米。全殿由台基、屋架、屋顶三部分组成,方整的基台几乎占据了院落的一半,大大突出了大殿的主体地位。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也三间,平面接近正方形,单檐灰瓦歇山顶。
大殿共有12根檐柱,殿内没有天花板没有柱子,梁架制作极简练,墙身不负载重量,只起隔挡的作用。屋顶重量主要是通过梁架由檐墙上的柱子支撑。四周各柱头微微向内倾,与横梁构成斜角;四根角柱略高于梁,与层层迭架、层层出挑的斗拱构成“翘起”。梁、柱、枋的结合紧凑,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固性,同时令出檐深而不低暗。斗拱用材硕大,拱头券刹都为五瓣,每瓣都向内约3厘米,为我国木构建筑中的孤例。梁架举折,相当平缓,出檐深远翼展,刚健轻巧,整座大殿自然而然的形成有张有弛、抑扬有序、轮廓秀丽、气势雄浑的风格。全殿结构简练,形体稳健,端庄大方。大殿正中间开门,两尽间设直棂窗,朴实无华。整个大殿建筑坚实、质朴、苍古、秀雅,反映了唐代的建筑风格。
殿内的14尊唐塑佛像,仍然保持了唐代的原貌。殿内塑像分布在佛坛上,整个佛像群以释迦牟尼佛为中心,为一动静结合,尊卑有序,各尽其职,和谐协调,各具形态。佛坐莲台,慈光四照,尊贵而端庄,严肃而安详,似在讲经说法。骑狮的文殊、坐像的普贤菩萨分列两旁,带着侍从和教民赶来恭听。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凝神注目,显得虔诚而恭谨;胁侍菩萨戴璎珞,约宝环,亭亭玉立,容貌健美,耳若有闻,心似有思;护法天王,威武健壮,一边张目观察外界,一边侧耳倾听圣言。此外还有仰望童子、撩蛮、佛霖等塑像布满佛坛。这些塑像,姿态自然而若动,表情逼真似有神,丰满优美,夸张适度,衣纹简练准确,和谐流畅,一个个栩栩如生,给人以实感和动感。
具体来看,释迦牟尼居于佛坛中央北侧八角须弥座上,须弥座束腰周围分列四力士、四狮子、四束莲柱。力士负重,肌肉隆起,强健有力。释迦佛结跏趺坐,作说法印,足底饱满,手指修长,骨节不显。头部圆润近似圆形,面如满月,蓝色螺髻,红色白毫,颈部有三道圆环,双目向下微视,双耳垂肩,双唇对称,鼻梁挺直,神态雍容华贵,端庄大方。披通肩式袈裟,袒胸,着内衣,于腹前打结,衣纹流畅,通身贴金,里子彩绘以突出层次感。背光呈壼门状,上悬塑花卉、迦楼罗、云朵、驾狮乘象的文殊普贤等,十分精美。佛像造像是最严谨的,符合早期造像的形制。
佛的两侧为阿难、迦叶二弟子躬身侍立。阿难站立佛之西侧,面部丰满圆润,端庄自然,作沉思或聆听状。迦叶站立佛之东侧,脚踩莲座,皱纹显露,胸前肋骨突出,躬身拱手,虔心诚意。
四位胁侍菩萨分作拈花印,呈“S”形站姿,姿态自然优美,且东西两侧对称,东侧两胁侍向其左侧扭腰,西侧两胁侍则向其右侧扭腰,除了胁侍,金刚亦然,均向坛外侧扭腰站立,整体上呈现出对称的格局。四胁侍体态丰腴,肌肤白皙,面相方圆,头戴花冠,卷发根根如线,双目有神,红唇紧闭,颈部三道,璎珞环绕,飘带抚身,轻柔灵动,袒胸露肩,落落大方,耳若有闻,心若有思,神情自然,恭
敬虔诚,具有唐代盛世善良美丽女子的典型特征。
文殊、普贤分置佛坛两侧,均结跏趺坐于坐骑莲台上,头戴花冠,面部饱满,肩负披帛,胸佩璎珞,金彩结合,肌肤裸露处贴金,衣纹彩绘。文殊菩萨骑狮,青狮毛理顺畅,肌肉雄健,狮口大张,姿势威猛。普贤菩萨乘象,白象低头若思,温顺安详。普贤和文殊的位置在现存佛寺彩塑中,一佛二菩萨的典型位置为:佛祖居中,左文殊(狮子)、右普贤(大象),但从南禅寺可以发现早期塑像的位置刚好相反。
围绕二菩萨的有二童子,分别仰望文殊和普贤菩萨,双手合十,似跑似站,圆润白皙,活泼可爱,稚态可掬,生动有趣。为普贤牵象的昆仑奴,体形娇小,绛红色皮肤,头发卷曲,双目圆瞪,左手握拳作牵引状,强健有力,其姿势、神态耐人寻味。
护法金刚位于佛坛前沿东西两侧,身材魁梧高大,高于其余胁侍。金刚身着铠甲戎装,足蹬云头履,呈“S”形站姿,向佛坛外扭腰,左右对称,不同于后期金刚的“腰如满弓”状。西侧金刚头戴战盔,铠甲为“人”字甲片,东侧金刚头戴花冠,铠甲为“鱼鳞”状甲片,二金刚腿部铠甲短小,装束简洁干练。神态塑造一个双目圆瞪,嘴唇紧闭,英武威严,一个眼神温和,威武而亲切。在后世建造的大多数佛寺的彩塑中,力士的通常是怒目圆睁、凶神恶煞的样子,但南禅寺的力士是呈微笑状、更像是一位普通的“将军”形象。
殿内须弥座佛坛,四周嵌满精美砖雕,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这些塑像,同敦煌莫高窟唐代塑像如出一辙。佛坛四周壶门和叠梁上,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花边和莲瓣,是唐代砖雕艺术的杰作。
南禅寺大佛殿里的唐代塑像是国内寺庙中现存最早的佛教塑像。可惜在1999年这里曾发生了一次文物盗劫。据《中国文物报》报道,1999年11月24日晚7点左右,三名歹徒闯进南禅寺,将保管人员打伤捆绑起来,割断电话线,砸开佛坛的钢网门锁。大殿里的唐代佛像被当胸挖开,腹内宝物被偷走,文殊菩萨的后背也被掏开,其余几尊塑像同样受到破坏。两尊最美丽的“似宫娃”供养菩萨被锯断劫走,牵狮童塑像也从脚跟处被掰断劫走。这是一次由懂行人组织的有预谋地盗劫行动。一般人不会知道这个山间小寺的价值,更不会知道佛像的胸腹中藏有佛经宝物。被盗的文物如今杳无音信,令人不由扼腕叹息。
1999年被盗前的佛像位置照片
1999年冬被盗 2尊供养菩萨像和1尊牵狮人像
客观地说,虽然南禅寺建造年代早于佛光寺,但等级、规制以及保存的完好程度都远不及佛光寺。大殿的屋顶、鸱吻、窗户、台柱及多处斗拱都是后代修缮过,只有主体木构还是唐代遗物。南禅寺的艺术价值更主要体现在殿内保留的14尊唐代彩塑。佛光寺的彩塑在晚清和民国曾被当时人重新上色,故颜色非常艳丽;而南禅寺的彩塑则基本保留了唐代原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