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唐早期修建的七个洞窟
(2024-01-05 18:50:54)
标签:
莫高窟唐朝武则天敦煌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在参观莫高窟的21个洞窟中,有7个窟为唐朝前期建造的。
唐高祖李渊建立大唐后,任命了精通术数的傅弈为太史令,傅为初唐的天文历法作出了很大贡献。武德七年,傅弈上书高祖李渊,请高祖废黜佛法。李渊看了奏疏很心动,他让大臣们讨论此事,高祖听了辩论,他很欣赏傅弈的观点,想到大唐以道教为国教,遂下决心罢黜佛教。没想到还没等法令发出去,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政变,李渊被迫禅位,废黜佛教的事才因此自此搁置。
隋与唐前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都居于当时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其艺术水平之高也同样令邻国赞羡。隋唐艺术家们在灵活运用中国传统艺术技法的同时,博采其他民族艺术之长,使敦煌石窟艺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唐前期十分重视装饰美,用色多浓郁华丽,与早期的古朴沉稳恰成对比。这时的艺术家们偏爱富丽堂皇、典雅庄重而又潇洒活泼的艺术效果,创作出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是煌煌大唐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在艺术领域中的反映。
唐前期彩塑在隋代30多年努力探索的基础上取得了更高的成就。这一时期完全采用圆塑的方式塑造人物形象,浮塑已很少见到,在形式上大大超越了影塑、浮塑、圆塑三者互相配合的阶段。艺术技巧上有了重大的发展,更加注重写实和接近现实生活,在人物性格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上愈益细腻生动。唐代彩塑最主要的形式依然是整铺的群像。艺术家们既注意群像组合在一起的整体效果,又重视单个塑像的独立风采,使它们在谐和一致的同时又能做到个性鲜明。群塑中最常见的是说法像,一般一铺七身至十余身,以佛为中心,成对的弟子、菩萨、天王、力士为胁侍,并常配有胡跪的供养菩萨像。弟子塑像中,庄重练达的老迦叶与聪敏睿智的小阿难,性格的对比更加鲜明。现存唐代前期十几身弟子像各有风姿,表现出塑工的卓绝技艺,其中第328窟的弟子像更是杰出的作品。
除了群像塑造方面的成就之外,唐代前期莫高窟彩塑的又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巨型佛像的出现。当时社会经济空前发展,政治力量空前强大,于是雄伟、壮丽成为艺术家所追求的时代风貌。在敦煌,巨型造像应运而生。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在载初元年(690年)命令天下各州建造大云寺,延载元年(694年)又令薛怀义造夹纻大像。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壁题《莫高窟记》明载:“至延载二年禅师灵隐共居士阴祖等造北大像,高一百卌尺。”这尊巨大的善跏坐弥勒像的出现,与武则天的上述诏令显然有关,而不是偶然的巧合。《莫高窟记》又记:“开元年中,僧处谚与乡人马思忠等造南大像,高一百廿尺。”现存莫高窟第96窟和第130窟各塑善跏坐弥勒像,分别高三十三米和二十六米,应当就是《莫高窟记》所称的北大像和南大像。北大像一再经晚唐张淮深、宋初曹元忠和夫人翟氏以及清代的富户出资重塑妆銮,其手势、衣纹、色彩均非原作,只有头部还保存着初唐丰满圆润的旧貌。南大像除右手为后加者外,基本上保存原状,比例适当,躯体健壮,曲眉丰颐,神态庄静,充分显示出盛唐风格。方锥形的洞窟,下大上小,与佛像造型恰相适应,使佛像显得很稳定,并有宏伟的气势。南大像与同样建造于开元年间的四川乐山嘉定大佛(高七十三米)相比,规模上虽远远不逮,但在艺术成就上似更为精湛。
进入唐代以后,莫高窟的壁画也进入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时代,展现了多方面的艺术成就。从题材内容上看,这一时期的莫高窟壁画可区分为佛像画、经变画、佛教史迹画、供养人像和装饰图案等5大类。唐前期壁画与彩塑关系密切,壁画常作为塑像的补充,与塑像共同表述某一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例如,要表现十大弟子时,往往塑出知名度最高的迦叶、阿难,其他八位则画在他们附近。这样既做到了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又省工省时,在不影响效果的前提下,避免了因塑像太多可能造成的壅塞压抑的感觉。
佛像画中突出的变化是一些佛、菩萨从说法图和经变画中独立出来,单独成画。随着净土思想的广泛传播,观世音和大势至两大菩萨的地位越来越高,为他们专门绘制的壁画日益精致富丽。同时佛的另外两大胁侍菩萨文殊和普贤也独立出来,被左右对称地画在佛龛帐门的两侧。画中文殊跨青狮,普贤乘白象,前后有天人簇拥,两位菩萨已成中心人物。
唐前期的供养人画像也有了很大发展,超越了早期单纯表示供养人虔诚敬佛的阶段,在表现其奉佛的同时还着力渲染了他们的身份地位和家族势力,因而这一时期的供养人不仅画于壁面下部,还常绘于甬道两侧,而且越画形象越大,越画装饰越繁丽。
唐前期的装饰图案花样繁多,美不胜收。其中最主要的装饰是对窟顶藻井的彩饰,一般都以覆莲为主,四周镶嵌层层花边,最外层缀饰彩铃和彩带,这样描绘出的华盖藻井庄重华丽,与窟中四围的壁画、塑像,及地上铺墁的莲花砖相配,组成了一个完整的佛国圣境。
此窟以佛教史迹画为主要题材,塑像经五代、西夏、清重修。窟顶藻井画团花井心,垂幔铺于四披,四披各画千佛。西壁开一平顶敞口方形龛,龛中塑像为清代重塑,共五身,正中为一倚坐像,南北两侧塑弟子和菩萨像各一身,皆立于莲花座上。龛顶画菩提宝盖、二飞天。龛壁浮塑山峦影壁(清修)与龛外南北壁画中山水相连。壁画以青绿山水为景,合理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为盛唐山水画家李思训一派之风格(已变色)。龛上画化佛、云气。龛下西夏画趺坐佛,底层有五代、初唐残画。龛外南北两侧画圭纹边饰。
323窟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壁画
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2.东晋扬都金像出渚;3.隋文帝迎昙延法师入朝,下部画菩萨七身。北壁上部画千佛,中部画佛教史迹画,自西向东依次为:1.张骞出使西域拜别汉武帝;2.释迦浣衣池与晒衣石;3.佛图澄之神异事迹;4.阿育王拜外道尼乾子塔;5.康僧会感应故事,下部画菩萨七身。东壁门上画千佛,门下五代画不动佛、弥勒菩萨等十一身;门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四身;门北画佛教戒律画,下西夏画趺坐佛三身,画面以组图形式表现僧人守戒所发种种誓愿。
323窟西晋吴淞江石佛浮江壁画
甬道顶西夏绘团花图案,南北壁绘供养菩萨各三身。前室西披西夏画团花图案三幅(已毁)。西壁门南西夏画普贤变;门北西夏画文殊变(模糊)。底层有五代画千佛、初唐残画。
第329窟为初唐时开凿,此窟的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顶,四面斜披内收至中心形成一个方形倒斗,故称覆斗顶。西壁开一敞口龛。龛内塑一佛、二弟子、四菩萨,这些塑像经清代重修,已非唐代塑像原貌。
西壁龛内佛光两侧绘佛弟子、飞天,下画婆薮仙和鹿头梵志。龛顶画佛传故事乘象入胎、夜半逾城。乘象入胎讲的是:传说两千多年前喜马拉雅山脚下有一个十分富饶的国家——迦毗罗卫,其国王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领,妻子是摩耶夫人,他们婚后一直没有儿子。有一天摩耶夫人做了一个梦:梦中她在菩提树下乘凉,突然一朵洁白的云自远方飘然而来,云端站着一头大象,一菩萨骑在大象背上,头戴宝冠,饰璎珞。摩耶夫人看着菩萨心里一阵紧张,恍惚间,菩萨好像变成一个男孩钻入她的右腋下,于是,摩耶夫人孕怀了太子悉达多。
夜半逾城讲的是悉达多太子因为出游四门,看见了生老病死,感到人生无常,决心出家摆脱生老病死,寻找真理。一天夜晚他骑了一匹高头大马,四天王托起马蹄,飞越城墙出了王宫,去到深山里潜心苦修。
329窟西壁龛顶南侧
这个窟里只绘制了佛传故事的“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两个较为重要的情节,前一个情节表示释迦牟尼降生、也可说是入世,后一个情节表示释迦牟尼脱离人生的初始走向成佛的道路,因此这两个情节最能代表释迦牟尼一生从入世到出世而成道的经历。这两个情节对称地画在佛龛顶部西侧,淡黄的底色上,大象和马已经变为深赭色,色彩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右边飞奔的大象,健壮威武,前后两脚站在两个飞天所托的莲花上,前面是一乘龙天人引路。左边的飞马,潇洒矫健,天王紧托马蹄飞奔,前面是一乘龙天人一路。大象和飞马的周围是飞动的流云和盛开的鲜花,整个龛顶给人一种满壁风动,热烈而又欢快的气氛。
329窟西壁龛顶北侧
窟内北壁上部绘弥勒经变一铺。画面分为两部分,上部中间为《弥勒上生经》中所描绘的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说法的情景。其余画面描绘的是《弥勒下生经》中弥勒降世后的龙华三会的情景。兜率天宫说法场面的下方为龙华三会之初会,左右两侧为二会和三会。
窟顶是莲花飞天藻井,它是莫高窟现存最精美的藻井壁画之一,藻井井心以淡蓝色作地,象徵天空,中心绘一大朵莲花。佛教认为莲花是西方净土的象徵,孕育着灵魂。佛经上讲:要摆脱生、老、病、死等痛苦,只有从莲花中再生,从莲花中进入西方极乐世界,在莲花中成长。这朵莲花,由14个卷瓣莲和14朵卷云纹相间环绕莲心而成。中间绿色的圆形内有白色的莲蓬籽。在青、绿、红为地色的卷瓣莲上,白色的短弧线作波形状排列三圈相互环绕,形成旋转性的团花中心。外层的卷云纹则以最亮的白色为主色,辅以青、绿、红、黄等色,使人观之犹如莲花正在旋转的色轮上放光,色彩绚丽,灿烂夺目。《华严经》说:“莲花妙宝为璎珞,处处庄严净无垢,香水澄淳具众色,宝华旋布放光明……”古代画师们就是根据经文创造了这些璀璨的莲花。围绕着莲花是四身执花飞天,在蓝天的映衬下,长巾飘举,翱游曼舞,周围浮云流动,似有风在吹拂。井心以外有卷草纹、联珠纹、垂角纹、帷幄等,颜色有淡红、深红、赭石、黄、白、绿、黑等,色彩丰富并且描绘细致。最外层是一组伎乐飞天,他们手握琵琶、箜篌、腰鼓等,淡黄的底色,与内层的蓝色相呼应,气氛热烈欢快。在窟内仰看,倍觉富丽堂皇,绚丽多彩,第329窟的藻井是唐代藻井图案的杰作之一。
飞天,又名乾达婆、香音神。是佛教八部护法神之一,是歌舞散花之神,它不像西方的天使身上长着像鸟一样的翅膀;又不像中国的羽人,浑身长满羽毛;它仅两条丝绸的飘带,就在碧空飘飘荡荡,任意翱翔。它是古代艺术家高度想象力的结晶。敦煌的飞天,几乎每个窟里都有,而每一个飞天的动态各具特色,很少有重复的。第329窟的飞天就很有代表性。窟顶藻井中心有围绕莲花旋转的四身飞天,她们都是按逆时针方向转动,动作犹如水中畅游的仙子般舒展自由,辗转的飘带,洋洋洒洒,周围飘动的流云与飞天飞行的方向一致,旋转的律动感更加强烈。藻井的外围也有一组12身飞天,他们手持各类天乐,有琵琶、箜篌、腰鼓、笙、古筝、横笛等。与内层的四身飞天遥相呼应,他们的飘带,翻卷略平直,飞的节奏似乎很快,洞窟西壁佛龛顶部也有12身飞天,他们或手握天乐,侧身吹奏;或手捧供品飘然而下,或扬手撒花,与窟顶飞天的整齐排列的形式迥然不同,显得更为潇洒、自由。
第332窟建于武则天时期,主室前部人字披顶,后部中心塔柱。塔柱南北西三面都不开龛,南面画卢舍那佛一铺,西面画药师佛一铺,北面画灵鹫山说法图一铺。南北壁前部壁前、塔柱东向面壁前各塑一佛二菩萨立像。南壁后部画涅槃经变,西壁开龛,塑涅槃像,北壁后部画维摩诘经变。东壁门南画一佛五十菩萨图,门北画灵鹫说法图一铺。
332窟南壁涅槃经变 出殡图 壁画
中心方柱正面壁前及南北壁前部各塑三铺像。此窟的三铺立佛说法像,表示佛教的三身佛,即法身、报身、应身。法身佛指体证真理的佛身,即毗卢遮那佛。应身佛指教化众生的佛身,即释迦牟尼佛,报身佛指体证智慧的佛身,即卢舍那佛。
方柱正面的三尊像,头部和躯体的比例都很适当。主尊高额、丰颊、弧形的眉毛、修长的眼睛、丰润的嘴唇,在宁静的相貌中显出慈悲的神态。向主尊靠拢的胁侍菩萨,腰肢婀娜,脸、臂、胸、腹、大腿部柔美丰满,即写实、又富有微妙的情趣,只可惜被后世补上花俏刺眼的色彩,因而掩饰了塑像固有的美感。
此窟西壁的涅槃像,头南脚北,右胁累足而卧,身长5.6米,肩宽1米有余。涅槃是释迦牟尼佛经过几十年的苦修而达到的一种“常乐我净” 的永恒境界——不死之死,即从死中转化出的永生。这是佛教的最高境界。这个时刻,外在的身体约束彻底解脱了,精神升华了。
第334窟开凿于初唐,为覆斗顶方形洞窟。主室窟顶藻井画莲花井心,周围连珠、卷草、方格花、花串边饰,四披画千佛。
西壁开一龛,龛内塑像为清代重修。龛顶“说法图”画在椭圆形五彩云层之中,弥勒佛居中倚坐,周围菩萨姿态各异,肤色不同,神情和悦,造像优美。龛壁南北侧画维摩诘经变“文殊师利问疾品”与“方便品”,维摩诘(北)、文殊(南)及听法从众相对,均面向龛外,整龛壁画布局、构图形式别具一格。
334窟西壁佛龛内塑像
南壁画《弥勒经变》。上端画弥勒菩萨在兜率天为圣众说法的情景。中端及两侧画三身佛像,表现的是《弥勒下生经》中的弥勒三会。下端画儴佉王及王妃、大臣、宫女剃度出家的场面。
北壁画《阿弥陀经变》。画面中部画阿弥陀佛、两胁侍菩萨及众供养菩萨,下部画十二人组成的舞乐及坐于莲花池中的供养菩萨,上部画西方净土的建筑、虚空、赴会佛及飞天,为初唐内容最简单的阿弥陀经变。
东壁门上的十一面观音是莫高窟最早的密宗菩萨画像,规模较大,构图为横长方形。碧水池中托出莲花座,十一面观音结跏趺坐于莲座上,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大指和二指屈成环形,其余三指微屈成说法相。身侧各有一身供养菩萨胡跪莲花上,一身双手合十,一身双手托盘供养。
十一面观音是密宗六观音之一,其名称作大光普照观音。不同的经典对于十一面观音造像的轨迹略有不同。其臂有二臂、四臂、六臂、八臂等形象,且持物及印相也均有不同。其头为十一面:正三面为菩萨面(慈悲相),左三面为嗔怒面(威怒相),右三面为凶猛面(利牙出相),后一面为笑怒面(暴恶大笑相),顶上为佛面(如来相)。每面戴宝冠,宝冠中有阿弥陀化身。十一面尊容所表现的,似乎是表现观音在人间灾厄时,发挥其不同的神力。
第328窟是开凿于初唐时期的代表洞窟。此窟窟形平面为正方形,窟顶是覆斗形,中心绘交杵莲花藻井图案,四披绘棋格团花图案;西壁敞口龛内绘塑结合,表现佛、弟子、菩萨,龛顶绘弥勒说法图;南壁北壁及东壁上方均为净土变,东壁下方为西夏时期的八身供养菩萨。
328窟西壁佛龛
328窟西壁佛龛顶部
在莫高窟现存的两千多身彩塑中,各个时代保留的雕塑原作有一百四十余身,其余大都经过后代重绘或重塑。第328窟西壁佛龛内的群像,均为唐代原作。
西壁佛龛中,释迦牟尼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身披田相袈裟,右手平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抚膝。佛像造型丰润,神情威严而端庄,两眼俯视,给人一种亲切感。随着佛陀手臂的动态而改变的衣纹褶皱十分细致,结跏双腿和被包裹的双脚,使袈裟的横向褶纹疏密有致,极富韵律。
328窟西龛主尊佛像
在佛像两侧塑的是佛的两位弟子迦叶和阿难。左侧为迦叶,他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因少欲知足被称为“头陀第一”。这身塑像身着水纹田相格袈裟,端严直立,双手合十,双眉紧缩,表现出一位老年高僧庄严虔敬的神情。
右侧为阿难像。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19岁皈依佛门,侍佛25年,多闻佛法,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一”。此身阿难像身躯微斜,两手笼于袖内,昂首侍立,面貌丰润,双目微睁,似在出神聆听。
328窟龛内南侧阿难像
弟子两侧为两身胁侍菩萨,一腿盘于莲座上,一腿下垂,足踏莲花,作闲适的“游戏座”。发髻高耸,面相丰腴,双手纤巧,胸饰璎珞,腰围锦裙。艺术家对菩萨身形线条的塑造精准而富有质感,栩栩如生。
328窟西龛内南侧阿难与半跏坐菩萨像
佛教艺术发展到唐代,已经走向世俗化、人文化,出现了大量富有时代精神的艺术形象。第328窟的唐代彩塑反映出繁荣开放的大唐气象。
328窟东壁北侧
第331窟是初唐时期开凿的洞窟,洞窟前室、甬道均绘制有壁画,前室壁画保存完整,前室西壁门上是五代时期绘制的地藏菩萨、水月观音,门南、北各画天龙八部。甬道顶部为盝形顶,顶中央为五代时期绘制的十一面观音变一铺,南、北披画趺坐佛各六身,甬道顶部及两披壁画保存完好,色泽鲜艳。
洞窟主室为覆斗形顶的方形窟,西壁开一斜顶敞口佛龛,龛内初唐塑一趺坐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清修),清塑二菩萨。龛顶画趺坐佛九身、飞天二十三身。龛壁塑佛光,两侧各画四弟子、四菩萨。龛沿用团花边作为装饰。龛外南侧画文殊变,下画菩萨一身,龛外北侧画普贤变,下画菩萨一身。窟顶藻井井心为牡丹团花,垂角帷幔铺于四披,四披还画千佛,西、北披有一部分被毁坏了。
洞窟南壁画弥勒经变一铺,即根据佛经《弥勒经》而绘制的。初唐时期,弥勒上生、下生多绘制在同一图中,以下生经为主。上生经的内容主要绘制在画面上部,以云端或须弥山上的三院形式表现。三院两侧殿堂数座,象征四十九重微妙宫。下生变位于图的中下部,以龙华三会为主体,三会居水榭上,正中为初会,弥勒佛身着袈裟,善跏趺坐,两侧有菩萨圣众。初会左右两侧分别画二会、三会。水榭下有宝池、莲花以及乐舞、剃度图。第二、三会居图主位,拆幢绘于初会前,剃度列两侧,其它情节穿插于三会两侧空隙处。这种形式整体性强,内容比较完整,情节错落有致,富于变化而又有平衡感。在弥勒经变的下部画女供养人十九身、侍女二十七身。
北壁画西方净土变,是敦煌佛教经变画之一。331窟北壁的这铺西方净土经变最为典型:通壁大画,上段为飞来飞去之一佛二菩萨,楼阁、孔雀、迦陵频伽、白鹤、宝幢,宝幢之上绘出“七重楼阁”、“珠宝罗网”,其中一幢至今仍色彩斑斓。中段为水上平台,中间为主尊及二大菩萨(立像)及众多菩萨,左右各一大菩萨及众多小菩萨。下段亦是水上平台,中间为舞乐,左右两边为佛菩萨,最边上为楼阁。阿弥陀经变没有任何小故事,只有西方极乐世界如何美好的画面,因而艺术家极尽想像力,充分描绘了西方极乐世界的无限美好。
第71窟位于莫高窟南区中段第一层,初唐时营造的覆斗形顶洞窟,西壁开一龛。窟顶四披画有千佛,西壁平顶敞口龛内塑释迦坐佛、阿难、迦叶、二菩萨。龛顶画千佛。龛壁浮塑佛光,两侧各画二飞天、赴会佛一铺及项光、莲花。龛外南、北侧各存孔雀卷草边饰一段。
71窟
南壁画弥勒经变一铺。《弥勒经变》是依据《弥勒上生经》绘制的。弥勒菩萨着红色袈裟,头戴宝冠,饰有项饰、手镯,其表现的是兜率天宫中说法的弥勒菩萨。弥勒菩萨五十一亿七千万年之后,将下生阎浮提世界,那时此世将是为乐土:庄稼一种七收,树上生衣,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处处充满宁静、安乐与祥和。
北壁画阿弥陀经变一铺。《阿弥陀经》也称《小无量寿经》,姚秦(公元384——417年)鸠摩罗什所译。本经的内容是说有一次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给舍利弗等众弟子讲解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景象和阿弥陀佛的无限功德,宣称只要发愿皈依佛法,念念不忘阿弥陀佛的名号,死后即可去极乐世界生活。由于该经详细地讲述了大乘佛教关于彼岸世界的观点,对于向往美好来世的广大信徒具有极强的感召力,加之文句通俗,篇幅不长,容易背诵,修行方法简便,所以流传很广,影响很大,也是净土宗信仰者每天必读的功课。
71窟北壁
阿弥陀经变之菩萨 壁画
第71窟壁画《西方净土变》中的一身思惟菩萨位于阿弥陀佛座下,头戴宝冠,梳高髻,青发分披双肩,交脚趺坐于伏瓣莲上;前一身形容姣好,身姿扭捏,右手拈花,眼望鲜花含笑出神;下面一身姿态自然,左手叉腰,右肘依托在右膝上,右手支颐沉思,表现出内心澄静与外表宁谧的完美统一,菩萨千年不变的微笑正是对煌煌大唐的时代赞叹。国家一个半世纪来的相对安定,为来自民间的艺术家们提供了空间。唐代的壁画是敦煌佛教艺术最为灿烂的时代,融合了西域兄弟民族艺术和外来艺术的表现技法,形成了统一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