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佛莫高窟观佛造像壁画
(2023-12-31 09:43:02)
标签:
敦煌莫高窟佛造像壁画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去莫高窟参观也真不容易,先要在网上预约,有A、B两类票,A类票只能由讲解员引领参观8个洞窟,B类票可以参观4个;A类票每日限额6000个,提前几天就预订一光,要早约;B类票两万张,容易订一些;参观莫高窟要先到离敦煌城近的数字中心看介绍莫高窟的环幕电影,然后上大巴去往18公里外的洞窟随机分组参观。不巧,预订参观那天前一日当地下雨,为保护文物莫高窟关门一天,改订第二天A票已经没戏,B票还有。总算莫高窟的工作人员看我像个真正感兴趣的内行人士,才帮我从内部解决了第二天的A类票参观。
莫高窟九层楼
数字中心球幕电影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它位于敦煌城东南25公里处的大泉河谷里,前临宕泉,东向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南北全长1680米,分布于高15~30多米高的断崖上,洞窟上下分布1~4层不等。其建筑有唐宋时代木构窟檐五座,还有民国初重修的作为莫高窟标志的九层楼,莲花柱石和舍利塔20余座,铺地花砖2万多块。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礼佛活动的场所;北区的243个洞窟,是僧侣修行、居住、瘗埋的场所,内有修行和生活设施土炕、灶坑、烟道、壁龛、灯台等,但多无彩塑和壁画。
藏经洞博物馆
经过历代兴建,莫高窟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成为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其现有洞窟735个,现存有壁画和泥塑的窟洞492个,其中北朝时期的洞窟共有36个,其中年代最早的第268窟、第272窟、第275窟可能建于北凉时期,还有隋窟95个,唐窟213个,五代窟53个。由从窟洞数字可见,唐代是敦煌艺术的极盛时期。莫高窟有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石窟开凿在砾岩上,其石质并不适合制作石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彩塑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彩塑布局多为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高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的彩塑只有10余厘米高。
人们通过石窟中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可以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通过绘画题材中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由法华经变、涅槃经变,可以了解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情况;壁画中还保存有属于体育类型的内容,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加上经洞文献中的曲谱等音乐资料,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表现出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壁画中描绘了无数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宫殿、阙、草庵、穹庐、帐、帷、客栈、酒店、屠房、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茔等,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的组群建筑,有单体建筑,还包括丰富的建筑部件和装饰,如斗拱、柱坊、门窗、以及建筑施工图等,展示了一部中国建筑史;壁画上不仅留下了商旅交往的活动情景,还留下了宝贵的交通工具的形象资料。他们有牛、马、驼、骡、驴、象、舟、船、车、轿、舆、辇等,常用的车辆类型各异,牛车有“通幰牛车”、“偏幰牛车”、敞棚牛车,马车有驷车、骆车,还有骆驼车、童车、独轮车等,特别是保存了中国为世界交通工具做出独有贡献的独轮车、马套挽具(胸带挽具和肩套挽具)、马蹬、马蹄钉掌等珍贵的图像资料;壁画中还包含一些玻璃类生活器皿,有碗、杯、钵、瓶、盘等器型,它们呈透明、浅蓝、浅绿、浅棕色,器型、颜色与纹饰表现出西亚萨珊风格或罗马风格,说明这些玻璃器皿是从西亚进口的,不仅反映了古代玻璃工艺的特点,还反映了中西间的玻璃贸易。
创造出莫高窟壁画的古代画师,大致分为三类:一种是僧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但为数不多;再就是画僧,他们是僧侣也会作画,人数较前者略多;最后便是纯粹的画工了,他们游走四方居无定所,在洞窟里作画,便在洞窟里起居,完工后就又会去别的地方找活干了。
1940年,张大千在此描摹壁画时,发现部分壁画有内外两层,他便揭去外层以观赏内层,这种做法后来引发了争议,依然争论不休。1940年至1942年,国画家张大千两次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在那里逗留的时间加起来约一年多,剥损壁画的事情就发生在这期间。张大千剥损的壁画总共约有30余处。莫高窟第130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窟内26米高的佛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张大千剥损的壁画位于进门甬道,据介绍,他首先剥去第一层的西夏壁画,然后又剥去第二层的晚唐壁画,如今人们只能看到最下面的盛唐壁画,而盛唐壁画因前人覆盖时为了增加泥土粘合力,已被划得面目全非。甬道的墙上,清晰地留下了他层层剥画的断面。据记载,这座石窟历时29年才筑成,平均一年掘进一米,而张大千在短时间内使它大大改观。如此典型的被他剥损壁画的石窟还有第108窟、454窟等。
1961年,莫高窟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我从莫高窟数字中心乘大巴来到莫高窟,远远看见带着洞窟的山崖心里一阵激动,想来这里有十多年了,终于来了。莫高窟的外观十分朴实无华,山前只有寥寥树影,漫山遍野一片土黄色。地处沙漠干旱的恶劣环境中,为了保护莫高窟,每一个洞窟都加上了厚实的大门,平时大门是上锁的,只有配备钥匙的讲解员带领游客参观时才会被打开,完毕后又会及时锁上大门。
参观中年代最久的有两个窟,北魏时期的259窟和北周的428窟。
第259窟是莫高窟早期的代表洞窟之一,大约开凿于北魏早期太和年间(公元477—499年),宋代重修,位于九层楼以北的石窟群中段。据介绍,本窟的塑像和壁画基本都为北魏时期的原作。第259窟窟顶为前部人字坡顶,后部平棋顶。西壁表现多宝塔从地涌出,在壁面上凸塑出半塔,上开一龛,内塑释迦牟尼和多宝佛并坐说法像。龛外塑两菩萨像,塔柱南北侧各塑一菩萨。南壁现存上层三个阙形龛,内塑弥勒菩萨像。下层一圆券龛,内塑趺坐佛。北壁现存上层四阙形龛,内塑弥勒菩萨像,下层三圆券龛,内塑禅定佛、说法佛像。龛之间绘千佛和供养菩萨,壁下部绘药叉。此窟塑像以塑造手法概括,底纹线条洗练,神情端庄含蓄,而成为敦煌石窟雕塑的上乘之作。
主尊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头上波状发髻,身穿偏袒右肩式袈裟。厚重的袈裟细密贴在佛的周身,凸起的衣纹线随着身体的起伏圆转曲回,反映了犍陀罗艺术的影响。龛外的菩萨,头戴三面宝冠,上身赤裸,下身着裙,神情怡然,显得古朴大方。双佛并坐的造型源自佛教经典《法华经-见宝塔品》,反映出大乘佛教思想在中国传播和流行。佛像头部虽经后代重修,但未完全改变原形。龛顶的宝盖上,八身飞天相向而飞,其中半数穿通肩袈裟。龛内佛的火焰纹背光中所用的蓝色颜料,是莫高窟所有颜料中最昂贵的一种,被称为“青金石”,是由产于阿富汗地区的蓝宝石磨制而成。这些蓝色经过一千多年,不仅没有变色,至今看上去仍非常鲜艳,奕奕发光。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说法像
洞窟南北两壁分作上下两层。上层的阙形龛内塑造的是弥勒交脚像和思维像。在佛教造像中,思惟造型有时是指释迦牟尼成佛前沉思解脱生、老、病、死之法时的形象,有时是指弥勒菩萨在兜率陀天的沉思形象。本窟上层龛中的思惟菩萨像,局部有所损坏,露出了中心所用的一束束芦苇和木垛,从这些破损处可以看出敦煌彩塑的制作过程和所用的材料。敦煌中小型彩塑的制作方法是首先用粗壮的木枝把人的形体框架绑好,然后缠上芦苇(唐代之后多用芨芨草或麦草),再塑泥巴,涂以色彩。塑像用的泥巴一般都要掺和大量的麦草、麻或棉花等纤维和少量的细砂,分别制成粗细不同的泥。塑造时由内到外,用泥由粗到细,分成若干层,层层压紧,收缩干燥。
南北壁下层龛内塑佛说法像、倚坐像和禅定像。其中北壁东侧的禅定佛像是莫高窟塑像中的代表作之一。禅定佛头生肉髻,身上穿通肩袈裟,波发高髻,脸面浑圆,耳大垂肩,挺胸收腹,体态端庄,比例适度,双腿盘起,结跏趺坐在长方形须弥座上,双手在腹前重叠作禅定印。身披深红色袈裟,在膝前呈三莲瓣状自然下垂,阴刻衣纹流畅自如疏密有致,紧贴躯体。此像结构严整,脸面和胸部,精刻细作,使之显得细腻滋润,富有血肉感。佛像两眉细长,双眼略开,弯眉下微睁下视的双眼,约略隆起的鼻翼,嘴角微翘和深深陷进的两个小窝,弯如半月形的双唇,都给人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会心的微笑。似乎在体味着参禅悟道后的满足和愉悦。此尊塑像表现出民族审美情趣与传统技法纯熟的运用,是敦煌石窟中不可多得的上乘佳作。这尊北魏坐佛塑得如此传神,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意境呢?北魏时期,北重禅定,坐禅是北方僧人主要的修行方式,这身禅定佛正是坐禅者的一个典范。众所周知,坐禅时经常要不吃不喝不动很长时间,主要以打坐为主,摒除思想中的一切杂念。对一般人来说,这种方式是比较痛苦的。但一个真正的禅修者,当他坐禅达到一定境界时,为自然而然由内心生出一种喜悦的感受,这种感受被称之为“禅悦”。这身坐佛像正是在表达进入禅悦的状态,浮现出一种含蓄的发自内心的满足的微笑。能把这种表情刻画的如此到位又带有几分神秘感,难怪这尊彩塑被人誉为是“东方的蒙娜丽莎”。
北壁东侧的禅定佛像——“东方的蒙娜丽莎”
西壁龛外南侧的菩萨立像高1.29米,头戴宝冠,冠后垂巾,上身袒裸,仅披天衣,下穿绿色羊肠大裙。面相略长而丰满,双耳垂环,璎珞严身。披巾及裙上,多饰阴刻线纹,以增强轻薄流畅的质感。
西壁龛外南侧的菩萨立像
西壁塔柱北向面菩萨立像,高1.25米,长发披肩,面容清秀饱满,细眉弯弯,嘴角上翘,神情中流露出一般自然的悟道的喜悦,仿佛刚听懂了佛法语,看破了一切,获得了解脱。
第428窟位于莫高窟入口上方三层,为莫高窟最大的中心塔柱窟。此窟建于北周(557—581年),洞窟主室平面呈方形,设中心塔柱,塔柱四面各开一龛。东壁门南画萨埵那太子本生等,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南壁画说法图、卢舍那法界人中像等;西壁画五分法身塔、涅槃图等;北壁画说法图、降魔变等,内容十分丰富。
第428窟主室
东壁连环画式的佛本生故事——萨埵太子舍身饲虎和须达拏广行布施。按照佛教经典的分类传统,“本生”描述的是释迦牟尼佛前世所做的众多善行故事。这些善行的积累导致了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成佛前的姓名)能够最终成就佛果。
此窟东壁门南的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故事画,描述了释迦牟尼佛前世的一则善行,是莫高窟早期壁画的重要题材。全画采用横卷连环画式的构图,情节发展自上而下,呈“S”形走向展开。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的故事是讲:宝典国国王的三位王子外出游玩,他们在山里遇见了一只母虎带着七只小虎,饥渴交迫,即将丧命。这情景激起了小王子萨埵强烈的慈悲心,他决定舍弃生命,救活老虎。但老虎已饿得奄奄一息,无力吃下萨埵。萨埵便登上山顶,用竹尖刺颈出血,纵身跳下山崖,舍身饲虎。国王和王后闻讯赶到山中,悲痛欲绝,众人将萨埵太子的遗骨盛到宝函中起塔供养。
东壁门南—萨埵太子舍身饲虎本生
东壁门北画须达拏太子本生。这幅故事的情节发展绘成上下三段,从上至下呈“Z”形走向。故事是讲:叶波国太子须达拏乐善好施,有求必应。敌国收买婆罗门,向他乞讨百战百胜的白象,太子慷慨相施。国王闻讯震怒,将太子驱逐出国。须达拏太子携妻儿驱马车而去,路上又遇婆罗门乞讨,他于是将马、车、衣物全部施舍。一家人千辛万苦来到遥远的深山中隐居修行。后来,又有一个婆罗门来索要他的两个儿子做奴仆。须达拏为了信守诺言,忍痛将二子也施舍给婆罗门。故事的最后,婆罗门将两个孩子带到叶波国出卖,为老国王知悉,将孙儿赎回,并迎太子回国。这幅连环故事画中的人物形象、衣冠服饰,均为中原式,并以山峦、树木、房屋作为故事情节的间隔和联结,把人物活动放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使画面富于生活气息,这是早期故事画受到中原绘画影响后的一个新发展。
西壁北侧有一铺莫高窟最早的涅槃图。画面描绘了释迦牟尼佛在娑罗双树下安详入灭的场景,众位弟子侍立左右,神情悲痛。根据佛教的描述,佛陀和常人一样必须经受生、老、病、死的生命之苦,但由于他已参透生命的实相,所以可从各种精神烦恼中解脱出来,不再陷入轮回。因此,涅槃是指一种不再陷入任何执着和烦恼的精神状态,并非仅是对佛陀生命结束的形容。这幅图中横卧的释迦佛,既不是犍陀罗的右手支卧状,也不同于后来的右胁而卧,而是受中原影响的半卧式,造型古朴,富有时代特色。
西壁-涅槃变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本窟中绘有约一千二百身供养人画像,是敦煌石窟中供养人最多的洞窟。根据这些画像,可知此窟的开凿创建是北周时期河西地区社会各界通力合作的典范。据《李君莫高窟佛龛碑》(圣历碑)等文献记载,北周王室贵族建平公于义曾在莫高窟造一大窟。公元565—576年间于义任瓜州刺史,此窟首位供养人像身着王公服饰,根据种种迹象,学界推测此窟窟主即是于义。
东壁南侧-僧俗供养
洞窟中主室东壁绘有千佛。千佛壁画在敦煌壁画中的所占比例很大,有壁画的492个洞窟中,343个洞窟中都有千佛图像。正因如此,莫高窟在民间也被称为千佛洞。千佛图像不仅是佛教徒修禅观想的对象,同时,对于出资开凿洞窟的供养人来说,也是他们所做功德的表现。在大乘佛教信仰中,鼓励通过抄写、诵读、称颂、礼敬佛名号来解脱诸苦,积累功德,所以,在古代,佛教徒可以在这个洞窟内,一边诵读千佛名号,一边围绕中心佛坛右旋,绕塔观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