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救世主》拍场谜题试解

标签:
达芬奇救世主佳士得季涛拍卖 |
分类: 拍卖见闻 |
事先,我预测这次破掉2015年5月纽约佳士得1.79亿美元拍出的毕加索作品《阿尔及尔的女人》的世界纪录应该不成问题,拍到4.5亿美元高价确实出乎了意料。
一、《救世主》为何会拍出这么高?
首先,达·芬奇《救世主》的流传经过了国王和贵族们的递藏,流传基本有序;其次,2010年曾由伦敦国家美术馆召集的国际达芬奇专家团队进行了鉴定,定为达·芬奇真迹;随后几年中,这幅画辗转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英国莱斯特大学进行过鉴定,并于2011年在伦敦国家美术馆首次展出,成为16幅获广泛承认的达芬奇存世真迹之一;第三,达芬奇作品很少,而且除此幅之外都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里。
二、谁买了这件作品?
自11月15日纽约晚场拍卖之后,揣测、传言从未间断。当天就有传说是法国大收藏家皮诺。皮诺先生是法国知名奢侈品集团的老板,也是著名的收藏家,开办有多家美术馆,他买走《救世主》似乎顺利成章。这种说法我是不以为然的:皮诺先生还是佳士得拍卖行的大股东,老板买自家拍卖会的东西还要花这么多钱去和客户争,最后再说出来让没买到的人不开心,这怎么可能呢?!佳士得内人士也谈道:“老板‘躺枪’也不是第一次了,前几年‘大唐卡’拍卖就传过一回了!”
过了几日,法国《周日报》透露,这次交易属于两个投资基金联合多家大型博物馆组成的一项精密复杂的财务方案,买到这件作品后,将由这些博物馆轮流承租,在七到九年的租期后,博物馆可行使优先购买权,并支付剩余款项。这种投资组合实在太新鲜,如果成功一定会成为艺术金融的创新案例。我以为十分不可能:首先,这么贵的价格,靠门票衍生品谋生的博物馆,能有投资回报的任何可能吗?做财务方案有什么实际意义?!其次,这位买家在拍场上从2.86亿美元到3亿美元,3.7亿美元到4亿美元,跳叫过两次,根本就不像集体合伙的竞买行为,也不像花着博物馆受捐款的行为,难道不要和大家商量着慢慢出价吗?而这种出价方式像极一个“不差钱”的拍场生手所为!
12月6日,阿布扎比卢浮宫官方推特发布了一条简洁的推文:“达·芬奇的《救世主》即将光临阿布扎比卢浮宫。”《纽约时报》随后透露,沙特巴德王子是买主,而且,真正的买家可能是沙特王储穆罕穆德本萨勒曼,他买到《救世主》后会提供给阿布扎比卢浮宫进行展览。虽然沙特人迄今还没有出来确认这条消息,但拍场出价方式确实像他们的做法!
三、谁出的成交前一口价?
拍卖会后不久,坊间就传说成交前一口价是亚洲买家出的。12月8日,终于上海某知名收藏家的家人与好友在微信上确认了这件事情:是这位收藏家出到了3.7亿美元!我一直不太相信这件事情,因为,如果是内地买家,一般都是通过佳士得的华人高管现场接听电话并代为出价,这样没有语言障碍,现场反应速度快。而这次出价在2.6亿美元之后只剩下两位男老外雇员拿着电话报价。而实际上,佳士得电话委托出价有同期双语的服务,虽然最终是老外举牌,中间是有汉语同声传译的。如此说来,是这位低调的上海收藏家有意不让外人猜出是他在出价的了。而且他在开始一直是“稳扎稳打”,每次只加200万美元,只是到了3.55亿不耐烦地一下跳叫到3.7亿的,谁知也惹得那位“石油巨富”一步出到了4亿美元,两个人都想用“高价止价法”,但后者得逞了。不然,达芬奇《救世主》也许就到上海了!
四、买《救世主》会是一桩很好的投资生意吗?
也许不是!虽然达芬奇的作品十分稀缺,但稀缺并不一定值得投资,因为价格太高了,能买得起的人自然就十分稀少。也就是说,这件画作确实具有绝对稀缺性,但不具有相对稀缺性,而值得投资的艺术品必须具有相对稀缺性!《救世主》未来翻番、增值数倍的时间也许会很遥远,但作为个人或博物馆收藏一定是适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