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2017-11-08 08:29:05)
标签:

被中香炉

香薰球

唐朝

季涛

分类: 艺术与欣赏

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被中香炉”即卧褥香炉香熏球。这是一个铜制的容器,里头放入火炭,置于被中,是中国古代用于冬天取暖、点燃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被中香炉”最初被称为鉔。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同心圆环(也有三层的)。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用同样方式,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壳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里面盛香的小盂总保持平衡向香球打开面上,不会倾倒,球内的火星、香灰自然不会撒出。

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被中香炉”的最早记载见于西汉司马相如(前179-117年)所作《美人赋》。在描写到美人床上华丽香艳的陈设时有这样一段文字:于是寝具既设,服玩珍奇,金鉔薰香,黼帐低垂。裀襦重陈,角枕横施。其中的金鉔薰香指的就是被中香炉。据宋代学者章樵注解,砸音匝,香球,衽席间可旋转者,可见“被中香炉在公元前二世纪的西汉就已经有了。

  汉代刘歆著述的《西京杂记》卷上记载:西汉时期长安巧工丁缓者,为常满灯……又为卧褥香炉,一名被中香炉。本出房风,其法后绝。至缓始更为之。为机环转运四周,而炉体常平,可置之被褥,故以为名,说的是在汉武帝时,首都长安有位叫丁谖的巧匠,他制成了当时已经失传的被中香炉。在香炉中贮存着香料,点燃以后,放在被褥之中,随意滚动,香炉能始终保持水平状态,不会倾翻,香火也不会倾撒出来。

    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地使用银香熏球。唐代以前的香熏球实物目前还没有发现。唐代诗人元稹有《香球》一诗:顺俗唯团转,居中莫动摇。爱君心不恻,犹讶火长烧。既描述了香球的结构,又语带双关。唐代更多称香球为香囊,元稹另一诗《友封体》:微风暗度香囊转,胧月斜穿隔子明。能转动的香囊自然就是香球。

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香球可以拿在手上把玩,寒冬可以暖手,白居易《江南喜逢萧九彻因话长安旧游戏赠五十韵》:拂胸轻粉絮,暖手小香囊。也可置于袖中,唐诗中的袖香”“香袖即此,放在袖中时,先把香球装入小丝囊,或许就是香囊称呼的来由。香囊也可放在床上熏被,日本正仓院所藏唐代熏球即是被中香炉。香球也可悬挂房内,王琚《美女篇》屈曲屏风绕象床,萎蕤翠帐缀香囊

因香球便于携带,外出时常挂在车上。宋代妇女乘车出行时,车厢悬挂小香球成为时尚,也有丫环手持香球,或贵妇袖中自持小香球,车驾所经处香烟如云,尘土皆香,数里不绝。香车宝马一词的起源,大概就是指的这种悬挂香囊的乘车,李清照有词: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南宋时,都城临安迎亲的队伍也有用到香球。

1963年,在西安沙坡村出土的200多件唐代金银器皿中,发现了好几个被中香炉,香炉球体外径约50毫米,制作精细,镂刻雅致(如下图)。

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1987年,在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地宫内出土了一大批唐代宫廷稀世珍品,其中就有两件鎏金双蜂团花纹镂空银薰球,一件直径128毫米,是国内现存最大的一枚银薰球。这应该是当时皇宫迎舍利到长安供奉时悬挂在车上之用的。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唐朝的“被中香炉”为何十分珍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