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的“天价”可信吗?

标签:
文玩价格拍卖天价季涛 |
分类: 艺术品收藏与投资 |
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这里所说的“文玩”原本是指那些文房四宝以及衍生出来的器物。如今,现代意义上的文玩可以广义地理解为带有传统文化气息的赏玩件或手把件,常指那些当代生产制作的工艺品。因为没有历史价值,只有艺术与工艺价值,收藏文玩的理由除了艺术欣赏性之外,实际上只应取决于其制作材料的稀缺性和工艺是否精致。
文玩收藏中的假货风险相比古玩要小了许多,真伪也相对容易鉴别。文玩收藏中的最大问题就是稀缺性与品质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同一个问题。投资收藏文玩一定要收精品,精品比普品数量少,具有一定稀缺性,这才有保值增值的空间;普品、“大路货”适合百姓“消费”、把玩,喜欢就好,因其稀缺性不够,品质一般,也就不必去考虑投资增值的问题。很多文玩爱好者经常混淆自己的消费与投资的身份,以为买什么都会增值。而实际上,暴涨“增值”如果没有稀缺性做基础,就一定是炒家在“拉高”而已,过后的“高位出货”必然会将文玩价格打回原形。
一般来说,行家、商家之间的价格比较合理,因为大家都是内行,了解市场,一分钱一分货,其价格根据成本和货源稀缺情况在讨价还价中确定。但这样的价格由于其不透明公开,也不适合外行参与交易,因而不具有普遍性。
业内较为认可的文玩价格是拍卖市场的价格,其价格通过买家公开竞争而来,相对透明和可信度高,也利于不懂的人了解和参与。当然,这里指的是那些知名、规范的拍卖行的成交价格。但由于文玩不等于古玩,其历史价值不足,因此,不是所有文玩都能进入拍卖市场。
至于一些卖家自己报出的价格,甚至是天价,因为没有透明、公开的交易,其可信度自然不高。尤其当交易对象是那些对于文玩知识和市场知之甚少的投资者时,卖方的报价,尤其是漫无边际的“天价”都是值得怀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