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2017-11-01 08:56:03)
标签:

清朝

朝珠

东珠

季涛

分类: 艺术与欣赏

应“今日头条”平台专栏之约而作。

朝珠,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

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称分珠,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都有区别。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东珠朝珠

朝珠多用东珠(一种珍贵的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朝官﹐凡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以上﹐军机处﹑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等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能挂用朝珠。光禄寺署正、署丞、典簿,国子监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在庙坛执事及殿廷侍仪时准用,平时及在公署则不许用。内廷行走人员不分品级均可用。这种制度到后期逐渐放松,晚清时连捐纳为科中书(从七品)者也挂朝珠。

朝珠两旁共附小珠三串:一边一串,另一边两串,名为纪念;另外有一串珠垂于背,称背云。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清代帝后朝服像中可以看到,最初的三位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帝没有佩戴朝珠,而顺治帝的皇后佩戴了朝珠,顺治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在晚年朝服像中也佩戴了朝珠,自康熙帝以后,历代帝后朝服像均有朝珠。

根据史料记载,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时期,就已经开始奉行支持藏传佛教的政策,并经常把佛珠赏赐给属下,各级官吏将领也把佛珠当作礼品进贡。后来作为清廷冠服佩饰标准的朝珠,其样式就源于藏传佛珠。

清朝皇室的祖先信奉佛教,佛家僧侣通常手持念珠,每串粒数有十八颗、二十七颗、五十四颗、一百零八颗之分。朝珠由佛珠演化而来,结构与佛珠类似。朝珠周长大致在130170厘米之间,主体由108颗珠子组成,意寓12月、24节气、72候为一年的说法,总数定为108。还有一种说法,即佛教认为人生有108种烦恼,旧时佛寺每日朝暮各撞钟108下,称为“醒百八烦恼”。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翡翠朝珠

清人祖先女真人有衣上挂数珠的习惯,将一串珠子挂在衣襟的纽扣上,随身携带,诵经时手指逐个捻珠数数。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经常把数珠赏赐属下,各级将领也把数珠当作礼品进贡。

清入关后,各项制度渐趋完备,其中也包括服饰制度的确立。朝珠成为宫廷冠服佩饰确立于顺治帝入关后,随着服饰制度渐趋完备,朝珠的制作和佩戴规范也载入乾隆28年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皇帝、后妃、文官五品及武官四品以上,另外侍卫和京官等,均可佩挂朝珠,并且成为皇帝对文武百官的赏赐以示恩重。

一般来说,在108颗子珠中,每隔27颗穿入一颗不同材质的大珠,称为结珠”(或分珠、隔珠),颜色与子珠形成鲜明对比。4颗结珠将朝珠分成4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挂在脖子后面与结珠相连的珠子称为佛头,分列两边的结珠称为佛肩,最下面结珠称佛脐。佛头有孔与背云相接,背云意为一元复始,垂于背后。背云最下端缀有葫芦形大坠,称为佛嘴

朝珠的佩戴方式有严格规定,须将背云垂于背部,紧靠后背心,背云长度大约在6570厘米之间,与清代男子所蓄辫子长度相当。佛头在颈后,前胸的珠子以3个结珠作中心对称,纪念随朝珠垂于胸前。

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珠子和丝绦的质料均作了详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譬如东珠(一种珍稀的珍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均属僭越,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蜜蜡朝珠

朝珠与宫廷手串一般由清代御用作坊造办处督造。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朝珠和宫廷手串的材质十分广泛,包括青金石、绿松石、碧玺、东珠、海蓝宝石、翡翠、水晶、玛瑙、琥珀蜜蜡、珊瑚、伽楠香、菩提子、檀香、沉香木、椰壳、砗磲、象牙、牛角等数十种材质。根据地位的不同,清代达官贵人佩戴不同质料的朝珠。所有质料中,以东珠串结而成的朝珠最为珍贵。

珍珠按产地可分为南珠和北珠。南珠又称“廉珠”,是产于广东廉江和雷州沿海一带的海水珍珠。北珠又称“东珠”,是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淡水珍珠。东珠是河蚌所生,南珠则为海蚌所产。

产于清王朝龙兴之地白山黑水间的东珠,以其匀圆莹润深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与珍爱,将其定为清朝冠服制度中品级最高的珠宝,并在打牲乌拉(今吉林省吉林市西北)设总管衙门,专门为皇室采捕东珠,所采东珠全部送入清宫内务府。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东珠朝珠

    清朝统治者规定东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太后和皇后才能佩戴,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其他人等佩戴或拥有东珠朝珠均属僭越犯上,这也是为何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

  官员们所佩戴的朝珠,除了皇帝赏赐外,通常自己置备。置办不起的,只能用旧货或替代品。当时也确有置办不起朝珠的,只好买一挂瓷珠充数。

现今存世的东珠朝珠十分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东珠朝珠也为数不多。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宫廷珍宝》一书中,共收录了八盘朝珠,其中只有两盘是东珠朝珠。沈阳故宫博物院也珍藏了20余盘朝珠,大部分系由北京故宫调拨,也有少部分是从民间购置的。其中最珍贵的是一盘皇帝御用的东珠朝珠,这也是沈阳故宫唯一的东珠朝珠。

清朝根据亲贵等级对所佩戴朝珠的颜色、数量、质料作了规定,以显示不同的地位。

  皇帝朝珠用东珠,祀天以青金石为饰,祀地用蜜珀珠,朝日用珊瑚珠,夕月用绿松石珠,均明黄绦。
  皇后、皇太后朝服朝珠三盘、东珠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均明黄绦。
  
皇贵妃、贵妃、妃朝服朝珠三盘、蜜珀一、珊瑚二,吉服朝珠一盘,明黄绦。
  嫔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
  皇子、亲王、
亲王世子、郡王,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金黄绦。

   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朝珠,不得用东珠,余随所用,石青绦。
  民公、侯、伯、子、男朝珠,珊瑚、
青金石、绿松石、蜜珀随所用,石青绦。
  皇子福晋朝服朝珠三盘,珊瑚一、蜜珀二,吉服朝珠一盘,金黄绦。亲王
福晋、世子福晋、郡王福晋均同。贝勒夫人、贝子夫人、镇国公夫人、辅国公夫人石青绦。
  民公、侯、伯夫人朝服朝珠三盘,吉服朝珠一盘,珊瑚、青金石、蜜珀、绿松石随所用,石青绦。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青金石朝珠
  朝珠的大小质量也表示了官位的高低。官员觐见皇帝时必须伏地跪拜,只要朝珠碰地,即可代替额头触地。朝珠的直径越大,珠串就越长,佩挂者俯首叩头的幅度就可减小,这可以说是皇上对不同官职的不同恩赐。

妇女悬挂的朝珠,与男子所佩者略有不同。其区别主要看朝珠上的纪念,两串在左者为男,两串在右者为女,两者不能颠倒。此外,还有一些规定:如命妇穿着吉服参加祈谷、先蚕等古礼,只需佩挂一盘朝珠;若遇重大朝会,如祭祀先帝、接受册封等时,则要佩挂三盘朝珠,同时还必须穿着朝服。三盘朝珠的具体佩挂是正面一盘佩于颈间,另外两盘由肩至肋交叉于胸前。至于男子,在任何场合都只悬挂一盘朝珠。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2010年香港蘇富比拍出6786万元的东珠朝珠

以东珠串结而成的朝珠最为珍贵。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串清朝御制东珠朝珠曾掀起激烈竞投,10分钟内经过61次叫价,最终由一名电话投标者以6786万港元拍得,清代皇室珠宝的价值可见一斑。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清朝朝珠的来龙去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