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今日头条”平台栏目之约而作。
汉阳陵是西汉景帝刘启与王皇后同茔异穴的合葬陵园,始建于公元前153年,至公元前126年竣工,陵园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修建时间长达28年。陵墓位于陕西渭河北岸五陵塬的二阶台地上。汉阳陵俑坑为陵墓附近以从葬陶俑为主体的地下坑道建筑,位于陕西咸阳张家湾村北阳陵东南。

汉阳陵的考古调查始于20世纪70年代。1990年,为了配合西安咸阳机场专用公路的建设,考古工作者在帝陵园东南约300米处钻探发现从葬坑一组,共计24座,占地9.6万平方米。随后又在帝陵西北发现类似的一组从葬坑,发掘出土各类裸体陶俑。

葬坑为地下隧道式木框架结构。各坑的从葬物略有不同。一般有排列整齐的陶武士俑、配备兵器
的木质车马、贮放兵器的大木箱、兵器架、陶动物模型及粮食等。已出土武士俑600多件,大多裸体敷彩,高60厘米左右。身躯修长,比例匀称,造型美观。这批裸俑戴兜鍪,穿长袍,披铠甲,执兵器。陶武士俑外,还有木俑、女俑。这是继秦兵马俑坑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

汉阳陵陶俑颜面、体表涂橙红色,有如真肤色;头发、须眉、瞳仁,均显墨黑。原本穿有丝或麻质衣物,安装有木质胳膊,但因深埋地下,年代久远,衣物及胳膊都已腐朽,出土时便以裸体断臂的姿态面世。
这些数以万计的陶俑与秦兵马俑截然不同,是汉代工匠们以汉军、宫廷中的宦者、侍女为蓝本,以写意的手法创造出来的艺术珍品,更为重视传神和表现复杂的感情。从形体大小到彩绘表情都异彩纷呈,尤其是这些陶俑大多数都是裸体俑,男女性特征清晰可辨,甚至连宦者俑也都性征确凿。从来都无人见过古代真实的宦官模样,汉阳陵却给世人一个最直白的答案。汉阳陵从葬坑出土的宦官俑,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宦官的实物裸体陶俑。他们身形比一般的男俑要矮小,而且面容阴柔,神情羞涩,生殖器的塑造也与常人显然有别,也清晰显明汉代被阉割到何种程度。这充分反映了当时的艺术成就,是中国特有的“以形写实”的典范。

与秦始皇兵马俑冷酷的脸部表情比较,汉阳陵的陶俑个个面带微笑。达芬奇的传世名作《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倾倒世人。汉阳陵出土的大量微笑陶俑,堪称东方“蒙娜丽莎”。也许正是“文景之治”时期太平盛世的“幸福”,都被深深刻画到所有人的面孔上。
除陶俑之外,汉阳陵还出土了大量各式陶塑动物、生活器具、建筑材料、车马器具、兵器等。
《季涛谈艺术品收藏与投资》微信公众号号码:jitao6699
扫描以下二维码可以关注该公众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