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之前北京就有能住人的“地下室”

标签:
东汉北京通州地下室季涛 |
分类: 艺术与欣赏 |
北京城有大量的人防工程,当年因为战备的需要,建了很多防范空袭的地下人防工程。即便是现在开发商建设居住小区,也都要配套建设地下防空工程。
这些汉代水井有方形、有圆形,有用砖砌的,也有用木板贴在内壁的,一来是支撑作用,二来是为了防止流失,还有过滤井底沙子土层的作用。水井大小规模也有所不同,比较大的一口水井,直径两米多,深达7米,据推测至少可供近百人使用。
汉代人是如何生活的?随着考古的进一步深入,答案逐渐清晰。一处探方内,几口大缸已经能看出模样,此外还有一个个不规则的土坑。孙勐说,这里就是汉代人的房屋,而且是一个半地穴式的房址。
所谓“半地穴”就是从当时原地表向下挖,挖出一个规则的坑,再在上边砌墙立柱,人居住在里边,有一半是地面以下。
据此前考古文献记载,半地穴式建筑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出现在半坡遗址。这种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还能抵御野兽侵袭。文献还表明,在北方地区,西汉时多为半地穴建筑,东汉也有一些沿袭。